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和眼底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90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网膜物镜、眼睛、中继镜头形成第一次成像面和第二次成像面,固视模块设置在第一次成像面或第二次成像面附近。当固视模块设置在第一次成像面附近时,设置固视模块及中继镜头中的至少一中继镜片可沿主光轴移动;当固视模块设置在第二次成像面附近时,设置中继镜头中的至少一中继镜片可沿主光轴移动,且固视模块中设置起偏器和检偏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和眼底相机
本技术涉及眼底相机相关
,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和眼底相机。
技术介绍
眼底相机是一种通过眼底成像来检查眼球基底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将光源导入被观察眼球的眼底,再通过成像结构将眼底成像于相机的感光部件,眼底相机可拍摄眼底的照片或摄制视频,便于保存和分析。眼底相机由眼底成像镜头和图像感测模块组成。现有技术中,为了引导被观察者的眼球聚焦在指定的距离和方向,通常采用在眼底相机中设置固视屏的方式,并通过设置光学元件将固视屏成像到眼底。例如,名称为一种可视度调节的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公开号CN103271717A)的技术中,公开了通过在眼底相机的眼底成像光路上分出旁支光路,并在旁支光路中加入透镜器件和固视屏的结构,将固视屏成像到眼底,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使用不够便捷,且不够便携。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出现了一些便携式的眼底相机。现有的便携式眼底相机通常采用在眼底的第一次成像面或第二次成像面附近设置有分束器和固视屏组成的固视模块的方案,使得固视屏与眼底像面形成共轭关系。具体的,名称为透镜模块及眼底相机(公开号CN103926679A)的技术,采用了在第一次成像面附近设置固视模块的方案。由于眼睛屈光度的差异(例如近视患者和远视患者的屈光度差异较大),眼底经过网膜物镜成像的第一次成像面位置会随着不同的屈光度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该方案只针对某一特定屈光度值的眼睛,实现固视屏和第一次成像面共轭。对不同的屈光度的眼睛成像时,固视屏和第一次成像面不再是共轭的,也即和第二次成像面不再共轭。这时第二次成像面精确的和相机的图像感测模块重合,和眼睛看到清晰的固视屏无法同时实现。可见,对不同屈光度的眼睛,此方案中固视模块无法精确地引导眼底相机的对焦。名称为眼底相机(公开号CN105581771A)的技术,采用了在第二次成像面附近设置固视模块的方案。相对于第一种方案,该方案只需将固视模块与图像感测模块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就能够让固视屏始终和第二次成像面保持共轭关系,通过固视模块来引导眼底相机的对焦。但是,该方案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固视模块紧邻图像感测模块,固视屏发出的光会受到临近镜片的反射形成鬼像和杂散光,严重影响拍摄到的图像质量。综上,本领域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同时满足方便操作、便携、精确对焦、高质量拍摄的要求。现有的眼底成像镜头、眼底相机以及眼底成像方法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底成像镜头,能够针对不同屈光度的眼睛,在不增加旁支光路的情况下,精确地引导对焦,且可有效消除鬼像和杂散光,提高拍摄到的图像质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应用所述眼底成像镜头,有效减小体积,同时保证拍摄图像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中继镜头包括至少一片可沿主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镜片,所述固视模块可沿主光轴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网膜物镜和所述第一次成像面之间。优选地,所述中继镜片与所述固视模块联动。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包括所述眼底成像镜头和图像感测模块,所述图像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次成像面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中继镜头包括至少一片可沿主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镜片,所述固视模块位于所述中继镜头和所述第二次成像面之间;所述固视模块包括固视屏、分束器、起偏器以及检偏器,所述固视屏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垂直设置,所述分束器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及所述固视屏光轴共面,且所述分束器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呈45°角设置,所述起偏器设置在所述固视屏和所述分束器之间,且所述起偏器与所述固视屏平行设置,所述检偏器设置在所述分束器后部,且所述检偏器与所述主光轴同轴。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包括所述眼底成像镜头和图像感测模块,所述图像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次成像面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包括眼底成像镜头和图像感测模块,所述眼底成像镜头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固视模块位于所述中继镜头和所述第二次成像面之间;所述固视模块包括固视屏、分束器、起偏器以及检偏器,所述固视屏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垂直设置,所述分束器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及所述固视屏光轴共面,且所述分束器光轴与所述主光轴呈45°角设置,所述起偏器设置在所述固视屏和所述分束器之间,且所述起偏器与所述固视屏平行设置,所述检偏器设置在所述分束器后部,且所述检偏器与所述主光轴共光轴;所述图像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次成像面处;所述图像感测模块可沿所述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固视模块可沿所述主光轴方向移动,且所述固视模块与所述图像感测模块移动同步且轨迹相同。优选地,所述固视模块包括固视屏,所述固视屏上具有若干子区域。优选地,所述照明光源由近红外光源和白光源组合构成。优选地,所述网膜物镜包括至少一片物镜镜片;当所述网膜物镜包括一片物镜镜片时,所述物镜镜片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当所述网膜物镜包括至少两片物镜镜片时,所述物镜镜片组成多胶合透镜,且所述多胶合透镜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优选地,所述光阑中部具有圆形的通光孔,所述照明光源包括若干个白光光源和若干个近红外光源,且若干所述白光光源和若干所述近红外光源均匀混合成环状排列,所述照明光源紧邻所述光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和眼底相机的优点在于:所述眼底成像镜头能够适用于不同屈光度眼睛的成像,且对焦精确度高,成像质量好;所述眼底成像镜头通过设置照明光被角膜相对于光轴大角度反射,滤除大部分角膜反射光,且通过光阑滤除照明光引入的残余的鬼像和杂散光,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在所述固视屏上形成多个子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中继镜头包括至少一片可沿主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镜片,所述固视模块可沿主光轴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网膜物镜和所述第一次成像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中继镜头包括至少一片可沿主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镜片,所述固视模块可沿主光轴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网膜物镜和所述第一次成像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镜片与所述固视模块联动。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视模块包括固视屏,所述固视屏上具有若干子区域。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由近红外光源和白光源组合构成。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膜物镜包括至少一片物镜镜片;当所述网膜物镜包括一片物镜镜片时,所述物镜镜片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当所述网膜物镜包括至少两片物镜镜片时,所述物镜镜片组成多胶合透镜,且所述多胶合透镜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中部具有圆形的通光孔,所述照明光源包括若干个白光光源和若干个近红外光源,且若干所述白光光源和若干所述近红外光源均匀混合成环状排列,所述照明光源紧邻所述光阑设置。


7.一种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成像镜头和图像感测模块,所述图像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次成像面处。


8.一种眼底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网膜物镜、光阑、照明光源、中继镜头以及固视模块,所述网膜物镜、所述光阑、所述中继镜头同光轴依次排列,所述光轴为主光轴;所述网膜物镜与眼睛对齐设置;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经过所述网膜物镜入射所述眼睛,所述照明光投射至所述眼睛的眼底,眼底产生反射光从所述眼睛出射,所述反射光经所述网膜物镜后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所述反射光继续经过所述中继镜头将所述第一次成像面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所述中继镜头包括至少一片可沿主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镜片,所述固视模块位于所述中继镜头和所述第二次成像面之间;所述固视模块包括固视屏、分束器、起偏器以及检偏器,所述固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因确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