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植顺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8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收集,且提高钢管成型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包括有底板和气缸,底板一侧设有气缸;折弯机构,底板一侧设有折弯机构;夹紧机构,底板一侧设有夹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防护机构,可以防止管材在进行折弯时意外飞出,而砸伤人,可以提高本设备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
技术介绍
钢管在市面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工程上,经常需要用到弯曲结构的管状零件,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钢管折弯设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且需要人工操作的步骤较多,当人们对钢管进行折弯时,需要手动将钢管放置于折弯设备内,再用工具对其进行折弯,导致钢管成型的质量不高,且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如此制作的效率较低,制作完成的钢管不便于收集,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因此,综上所述需研发一种便于收集,且提高钢管成型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对钢管进行折弯质量较低,且生产效率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收集,且提高钢管成型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包括有:底板和气缸,底板一侧设有气缸;折弯机构,底板一侧设有折弯机构;夹紧机构,底板一侧设有夹紧机构。可选地,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底板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活动杆,第一支撑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气缸伸缩杆滑动式连接;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杆;转盘,第一支撑杆上部连接有2个转盘,转盘均与第二活动杆滑动式连接;压缩弹簧,一侧的转盘与第一活动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第二活动杆中部;第一转轴,一侧的转盘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活动板,第一转轴中部连接有活动板;扭簧,第一转轴与一侧的转盘之间连接有扭簧。可选地,夹紧机构包括有:限位板,底板一侧设有限位板;第二支撑杆,底板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限位板一侧;第二转轴,第二支撑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三活动杆,第二转轴一侧转动式连接有2个第三活动杆,第三活动杆均与限位板滑动式连接;第一伸缩弹簧,一侧的第三活动杆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弹簧。可选地,还包括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杆,底板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与限位板一侧连接;第一齿条,气缸伸缩杆一侧设有第一齿条;第三转轴,第三支撑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单向齿轮,第三转轴一侧连接有2个单向齿轮,一侧的单向齿轮与第一齿条配合;第一支撑柱,底板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齿条,第一支撑柱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一侧的单向齿轮配合。可选地,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柱,底板一侧设有2个第二支撑柱;下料架,第二支撑柱一侧之间连接有下料架,下料架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杆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柱;第四转轴,第三支撑柱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锥齿轮组,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第五转轴,下料架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皮带组件,第五转轴与第四转轴之间连接有皮带组件;下料板,第五转轴一侧连接有下料板,下料板与下料架转动式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挡板,底板一侧设有挡板;第六转轴,挡板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六转轴;活动门,第六转轴一侧连接有活动门。可选地,还包括有存储机构,存储机构包括有:装料框,挡板一侧滑动式连接有装料框;活动轮,装料框一侧转动式连接有2个活动轮,活动轮均在挡板一侧滑动;第二伸缩弹簧,装料框与挡板之间设有2个第二伸缩弹簧。可选地,装料框形状为长方体。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防护机构,可以防止管材在进行折弯时意外飞出,而砸伤人,可以提高本设备的安全系数;通过设有下料机构,使得人们无需手动下料,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弯机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存储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存储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板,2-气缸,3-折弯机构,31-第一支撑杆,32-第一活动杆,33-转盘,34-第二活动杆,35-压缩弹簧,36-活动板,37-第一转轴,38-扭簧,4-夹紧机构,41-限位板,42-第二支撑杆,43-第二转轴,44-第三活动杆,45-第一伸缩弹簧,5-推料机构,51-第三支撑杆,52-第一齿条,53-第三转轴,54-单向齿轮,55-第一支撑柱,56-第二齿条,6-下料机构,61-第二支撑柱,62-下料架,63-第三支撑柱,64-第四转轴,65-锥齿轮组,66-第五转轴,67-皮带组件,68-下料板,7-防护机构,71-挡板,72-活动门,73-第六转轴,8-存储机构,81-装料框,82-活动轮,83-第二伸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实施例1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气缸2、折弯机构3和夹紧机构4,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气缸2,底板1后侧设有折弯机构3,底板1中部设有夹紧机构4。当人们需要将管材进行折弯时,先将管材放在夹紧机构4部件和折弯机构3部件,启动气缸2,气缸2伸缩杆拉伸带动折弯机构3部件对管材进行折弯,折弯完毕,关闭气缸2,气缸2伸缩杆收缩,带动折弯机构3部件复位。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11所示,折弯机构3包括有第一支撑杆31、第一活动杆32、转盘33、第二活动杆34、压缩弹簧35、活动板36、第一转轴37和扭簧38,底板1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杆3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2,第一活动杆32前侧与气缸2伸缩杆滑动式连接,第一活动杆32后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4,第一支撑杆31上部连接有2个转盘33,转盘33均与第二活动杆34滑动式连接,上侧的转盘33底部与第一活动杆32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5,压缩弹簧35套在第二活动杆34中部,下侧的转盘33底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37,第一转轴37中部连接有活动板36,第一转轴37与下侧的转盘33之间连接有扭簧38。人们先将管材放置在上侧的转盘33,气缸2伸缩杆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板(1)和气缸(2),底板(1)一侧设有气缸(2);/n折弯机构(3),底板(1)一侧设有折弯机构(3);/n夹紧机构(4),底板(1)一侧设有夹紧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板(1)和气缸(2),底板(1)一侧设有气缸(2);
折弯机构(3),底板(1)一侧设有折弯机构(3);
夹紧机构(4),底板(1)一侧设有夹紧机构(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其特征是,折弯机构(3)包括有:
第一支撑杆(31),底板(1)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31);
第一活动杆(32),第一支撑杆(31)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2),第一活动杆(32)与气缸(2)伸缩杆滑动式连接;
第二活动杆(34),第一活动杆(32)一侧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4);
转盘(33),第一支撑杆(31)上部连接有2个转盘(33),转盘(33)均与第二活动杆(34)滑动式连接;
压缩弹簧(35),一侧的转盘(33)与第一活动杆(32)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5),压缩弹簧(35)套在第二活动杆(34)中部;
第一转轴(37),一侧的转盘(33)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37);
活动板(36),第一转轴(37)中部连接有活动板(36);
扭簧(38),第一转轴(37)与一侧的转盘(33)之间连接有扭簧(38)。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其特征是,夹紧机构(4)包括有:
限位板(41),底板(1)一侧设有限位板(41);
第二支撑杆(42),底板(1)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42)位于限位板(41)一侧;
第二转轴(43),第二支撑杆(42)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43);
第三活动杆(44),第二转轴(43)一侧转动式连接有2个第三活动杆(44),第三活动杆(44)均与限位板(41)滑动式连接;
第一伸缩弹簧(45),一侧的第三活动杆(44)与限位板(41)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弹簧(45)。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快速弯管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推料机构(5),推料机构(5)包括有:
第三支撑杆(51),底板(1)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杆(51),第三支撑杆(51)与限位板(41)一侧连接;
第一齿条(52),气缸(2)伸缩杆一侧设有第一齿条(52);
第三转轴(53),第三支撑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植顺
申请(专利权)人:汪植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