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67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限流器、冷凝组、回流盒和工作台,其中限流器内设增压管、缓冲管和排料管,增压管一侧安装有进料管,两者之间设有限流阀,缓冲管与增压管之间设有增压阀,两阀均为单向阀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凝器中设置限流器,利用其内部的增压管、缓冲管、限流阀和增压阀,利用限流阀和增压阀的单向阀结构,同时通过设置增压杆,使其与增压管构成活塞结构,能够在活塞挤压下将硅油蒸汽限流加压,直至通过增压阀排出至缓冲管减压并参与冷凝,期间各结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硅油蒸汽回流进反应器而污染原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硅油(包括改性硅油)的提炼加工,通常都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一般是将原材料混合放置于反应器中进行高温反应,产生的蒸汽经冷凝作用液化收集或排放至下一工序;但在硅油的冷凝加工过程中,现有的冷凝设备在排放蒸汽过程中,容易使蒸汽回流进反应器,从而污染原材料,降低蒸馏生产的效率;因此,针对这一缺陷,我们设计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解决现有的冷凝设备无法防止蒸汽回流导致的原材料被污染和蒸馏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包括限流器、冷凝组、回流盒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面与回流盒通过螺栓栓接固定,使回流盒与工作台之间成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且回流盒上表面与限流器和冷凝组均栓接固定;所述限流器与冷凝组相互连通,冷凝组与回流盒相互连通;所述限流器包括增压管、缓冲管和排料管,且增压管、缓冲管、排料管三者依次焊接连通,其中增压管为硅油蒸汽增压,缓冲管为硅油蒸汽缓冲减压,排料管用于将冷凝后的物料排出至收集结构;所述增压管内部套接有增压杆,且增压杆与增压管滑动配合,两者之间构成活塞结构;所述增压管一侧面焊接连通有进料管,且增压管与进料管之间安装有限流阀,缓冲管与排料管之间安装有增压阀;所述限流阀与增压阀均为单向阀结构,其中进料管与改性硅油的反应器连接,蒸汽物料进入增压管后,增压杆与限流阀配合将蒸汽压缩,当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通过增压阀排出至缓冲管减压缓冲,再通过排料管冷凝排料;所述冷凝组包括若干冷凝盒,且若干冷凝盒之间胶接连通有若干连通管;所述排料管横向贯穿若干冷凝盒,并与冷凝盒内部相互隔绝,其中若干冷凝盒相互连通,其内部利用冷流体为蒸汽物料冷却降温;所述冷凝组一端安装有进液管,另一端安装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分别与冷凝组相对两端的冷凝盒胶接连通,且进液管和排液管均与回流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周侧面栓接有抽液泵,且抽液泵与回流盒上表面栓接固定;所述回流盒底表面栓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面栓接有冷却盘,且冷却盘安装于回流盒内部;所述冷却盘为圆椎盘结构,且其顶部与排液管管口相对;在此结构中,回流盒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经抽液泵抽出至冷凝盒内部,再经排液管排出至冷却盘,并在冷却盘旋转过程中降温冷却,参与冷凝回流。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传动室,且传动室内表面轴承连接有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且从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设置链轮和链条相互传动配合;所述增压管一端面卡接有驱动螺套,驱动螺套与增压杆之间通过开设螺纹嵌套啮合,且两者构成往复丝杠结构;所述驱动螺套与传动齿轮之间安装有传动皮带;其中通过设置的传动皮带和链轮链条结构,能够利用驱动电机依次通过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增压杆往复滑动,实现周期性的蒸气压缩增压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液管,且进液管通过抽液泵延伸至回流盒内部;所述冷凝盒内部上表面粘连有隔离板,且隔离板隔绝于相邻两连通管之间,能够使冷却液充满每一个冷凝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凝器中设置限流器,利用其内部的增压管、缓冲管、限流阀和增压阀,利用限流阀和增压阀的单向阀结构,同时通过设置增压杆,使其与增压管构成活塞结构,能够在活塞挤压下将硅油蒸汽限流加压,直至通过增压阀排出至缓冲管减压并参与冷凝,期间各结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硅油蒸汽回流进反应器而污染原材料;通过设置冷却盘和抽液泵,能够将升温后的冷却液快速降温冷却并重复抽送至冷凝组内部参与冷凝工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展示图;图5为图3中D部分的局部展示图;图6为图3中E部分的局部展示图;图7为图2中剖面B-B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F部分的局部展示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限流器;2、冷凝组;3、回流盒;4、工作台;101、增压管;102、缓冲管;103、排料管;104、增压杆;105、进料管;106、限流阀;107、增压阀;201、冷凝盒;202、连通管;203、排液管;204、抽液泵;301、驱动电机;302、冷却盘;401、传动室;402、传动齿轮;403、从动齿轮;108、驱动螺套;109、传动皮带;2011、隔离板;205、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包括限流器1、冷凝组2、回流盒3和工作台4,工作台4一侧面与回流盒3通过螺栓栓接固定,使回流盒3与工作台4之间成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且回流盒3上表面与限流器1和冷凝组2均栓接固定;限流器1与冷凝组2相互连通,冷凝组2与回流盒3相互连通;限流器1包括增压管101、缓冲管102和排料管103,且增压管101、缓冲管102、排料管103三者依次焊接连通,其中增压管101为硅油蒸汽增压,缓冲管102为硅油蒸汽缓冲减压,排料管103用于将冷凝后的物料排出至收集结构;增压管101内部套接有增压杆104,且增压杆104与增压管101滑动配合,两者之间构成活塞结构;增压管101一侧面焊接连通有进料管105,且增压管101与进料管105之间安装有限流阀106,缓冲管102与排料管103之间安装有增压阀107;限流阀106与增压阀107均为单向阀结构,其中进料管105与改性硅油的反应器连接,蒸汽物料进入增压管101后,增压杆104与限流阀106配合将蒸汽压缩,当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通过增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包括限流器(1)、冷凝组(2)、回流盒(3)和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一侧面与回流盒(3)通过螺栓栓接固定,且回流盒(3)上表面与限流器(1)和冷凝组(2)均栓接固定;所述限流器(1)与冷凝组(2)相互连通,冷凝组(2)与回流盒(3)相互连通;/n所述限流器(1)包括增压管(101)、缓冲管(102)和排料管(103),且增压管(101)、缓冲管(102)、排料管(103)三者依次焊接连通;所述增压管(101)内部套接有增压杆(104),且增压杆(104)与增压管(101)滑动配合;所述增压管(101)一侧面焊接连通有进料管(105),且增压管(101)与进料管(105)之间安装有限流阀(106),缓冲管(102)与排料管(103)之间安装有增压阀(107);所述限流阀(106)与增压阀(107)均为单向阀结构;/n所述冷凝组(2)包括若干冷凝盒(201),且若干冷凝盒(201)之间胶接连通有若干连通管(202);所述排料管(103)横向贯穿若干冷凝盒(201),并与冷凝盒(201)内部相互隔绝;所述冷凝组(2)一端安装有进液管(205),另一端安装有排液管(203);所述进液管(205)和排液管(203)分别与冷凝组(2)相对两端的冷凝盒(201)胶接连通,且进液管(205)和排液管(203)均与回流盒(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包括限流器(1)、冷凝组(2)、回流盒(3)和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一侧面与回流盒(3)通过螺栓栓接固定,且回流盒(3)上表面与限流器(1)和冷凝组(2)均栓接固定;所述限流器(1)与冷凝组(2)相互连通,冷凝组(2)与回流盒(3)相互连通;
所述限流器(1)包括增压管(101)、缓冲管(102)和排料管(103),且增压管(101)、缓冲管(102)、排料管(103)三者依次焊接连通;所述增压管(101)内部套接有增压杆(104),且增压杆(104)与增压管(101)滑动配合;所述增压管(101)一侧面焊接连通有进料管(105),且增压管(101)与进料管(105)之间安装有限流阀(106),缓冲管(102)与排料管(103)之间安装有增压阀(107);所述限流阀(106)与增压阀(107)均为单向阀结构;
所述冷凝组(2)包括若干冷凝盒(201),且若干冷凝盒(201)之间胶接连通有若干连通管(202);所述排料管(103)横向贯穿若干冷凝盒(201),并与冷凝盒(201)内部相互隔绝;所述冷凝组(2)一端安装有进液管(205),另一端安装有排液管(203);所述进液管(205)和排液管(203)分别与冷凝组(2)相对两端的冷凝盒(201)胶接连通,且进液管(205)和排液管(203)均与回流盒(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污染原材料的用于改性硅油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05)周侧面栓接有抽液泵(204),且抽液泵(204)与回流盒(3)上表面栓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超孙会易张星明黄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