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65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包括食道插管,食道插管内活动连接有推送管,推送管的长度大于食道插管的长度,推送管一端的边缘与食道插管对应一端的边缘之间连接有医用浸润布,推送管靠近医用浸润布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气囊,推送管靠近支撑气囊的一端封闭,推送管于支撑气囊内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推送管远离支撑气囊的一端伸出食道插管连接有密封充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局部浸润涂抹光敏剂,代谢周期快,可快速进行靶向治疗,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并且不需要避光,减轻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
技术介绍
光动力疗法(PDT)是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肿瘤疾病的一种新方法。用特定波长照射肿瘤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新一代光动力疗法(PDT)中的光敏药物会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能与附近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进而杀伤肿瘤细胞。与传统肿瘤疗法相比,PDT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进行有效的治疗,这种疗法的副作用也很小。光敏剂在正常细胞内的代谢速度远快于肿瘤细胞内的代谢速度,在皮肤表面涂抹使用的光敏剂,正常细胞2~4小时就能全部代谢,但是肿瘤细胞需要24小时的代谢周期,就可以利用这个代谢周期差用激光进行靶向治疗。食道肿瘤难以涂抹光敏剂,现有技术只能采用静脉全身注射光敏剂的方法,全身注射光敏剂会让光敏剂代谢非常慢,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代谢完,这期间患者需要避光,否则可导致日光皮炎,严重者出现脱落性皮炎,因此治疗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还会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可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局部浸润涂抹光敏剂,代谢周期快,可快速进行靶向治疗,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并且不需要避光,减轻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包括食道插管,所述食道插管内活动连接有推送管,所述推送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食道插管的长度,所述推送管一端的边缘与所述食道插管对应一端的边缘之间连接有医用浸润布,所述推送管靠近医用浸润布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气囊,所述推送管靠近所述支撑气囊的一端封闭,所述推送管于所述支撑气囊内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所述推送管远离所述支撑气囊的一端伸出所述食道插管连接有密封充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先推动推送管将医用浸润布推出,用配好的光敏剂溶液浸润一定时间,拉动推动管使医用浸润布收回到食道插管内,从患者的鼻腔将食道插管插入到食道内,当到达肿瘤位置后,推动推动管将医用浸润布送至肿瘤中间,用注射器通过密封充气阀向支撑气囊内充入指定量的气体,气囊膨胀将医用浸润布撑开与肿瘤部位充分接触,固定好留在体外的食道插管、推动管及吸液管,让医用浸润布在体内留置一定时间,让肿瘤细胞充分吸收光敏剂,浸润一定时间后,用注射器通过密封充气阀抽气,使支撑气囊变小,抽动推动管,将医用浸润布收回到食道插管内,最后将食道插管拔出后,等待一定时间后便可配合胃镜进行激光靶向治疗食道肿瘤。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食道插管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医用浸润布处,所述吸液管的另一端从所述食道插管的开口端向外延伸,所述吸液管靠近所述医用浸润布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吸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程中若患者吞咽口水在食道内积存大量口水时,将吸液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将口水吸出,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医用浸润布采用高吸水性布料。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充气阀远离所述推送管的一端开口,所述密封充气阀的开口端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中部设置有气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可对患者的食道进行局部浸润涂抹光敏剂,代谢周期快,可快速进行靶向治疗,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并且不需要避光,减轻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伤害;其二、本专利技术在进入食道和退出食道的过程中,带有光敏剂的医用浸润布始终被收回到食道插管内,防止过程中让正常组织不必要的接触光敏剂;其三、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吸液管,由于吸出患者吞咽的口水,防止口水在食道积存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也避免光敏剂溶解在口水中,防止过多的正常组织吸收光敏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展示食道插管、推送管、医用浸润布及支撑气囊连接关系与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食道插管;2、推送管;3、医用浸润布;4、支撑气囊;5、充气孔;6、密封充气阀;7、橡胶塞;8、吸液管;9、吸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包括食道插管1,食道插管1内活动连接有一根推送管2,推送管2的长度大于比食道插管1的长度,推送管2一端的边缘与食道插管1对应一端的边缘之间连接有一张医用浸润布3,医用浸润布3采用高吸水性布料。推送管2靠近医用浸润布3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一个支撑气囊4,推送管2靠近支撑气囊4的一端封闭,推送管2于支撑气囊4内的侧壁开设有三个充气孔5,推送管2远离支撑气囊4的一端伸出食道插管1连接有一个密封充气阀6,密封充气阀6远离推送管2的一端开口,密封充气阀6的开口端连接有一个橡胶塞7,橡胶塞7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气嘴。食道插管1的侧壁设置有一根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液管8,吸液管8的一端延伸至医用浸润布3处,吸液管8的另一端从食道插管1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吸液管8靠近医用浸润布3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吸液孔9。使用方式:使用前先推动推送管2将医用浸润布3推出,用配好的光敏剂溶液浸润一定时间,拉动推动管使医用浸润布3收回到食道插管1内,从患者的鼻腔将食道插管1插入到食道内,当到达肿瘤位置后,推动推动管将医用浸润布3送至肿瘤中间,用注射器通过密封充气阀6向支撑气囊4内充入指定量的气体,气囊膨胀将医用浸润布3撑开与肿瘤部位充分接触,固定好留在体外的食道插管1、推动管及吸液管8,让医用浸润布3在体内留置一定时间,让肿瘤细胞充分吸收光敏剂;过程中若患者吞咽口水在食道内积存大量口水时,将吸液管8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将口水吸出,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浸润一定时间后,用注射器通过密封充气阀6抽气,使支撑气囊4变小,抽动推动管,将医用浸润布3收回到食道插管1内,最后将食道插管1拔出后,等待一定时间后便可配合胃镜进行激光靶向治疗食道肿瘤。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包括食道插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插管(1)内活动连接有推送管(2),所述推送管(2)的长度大于所述食道插管(1)的长度,所述推送管(2)一端的边缘与所述食道插管(1)对应一端的边缘之间连接有医用浸润布(3),所述推送管(2)靠近医用浸润布(3)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气囊(4),所述推送管(2)靠近所述支撑气囊(4)的一端封闭,所述推送管(2)于所述支撑气囊(4)内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5),所述推送管(2)远离所述支撑气囊(4)的一端伸出所述食道插管(1)连接有密封充气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包括食道插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插管(1)内活动连接有推送管(2),所述推送管(2)的长度大于所述食道插管(1)的长度,所述推送管(2)一端的边缘与所述食道插管(1)对应一端的边缘之间连接有医用浸润布(3),所述推送管(2)靠近医用浸润布(3)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气囊(4),所述推送管(2)靠近所述支撑气囊(4)的一端封闭,所述推送管(2)于所述支撑气囊(4)内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5),所述推送管(2)远离所述支撑气囊(4)的一端伸出所述食道插管(1)连接有密封充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动力靶向治疗用食道局部光敏剂浸润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崇涛李霆王琳卢伟伟屈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