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62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防寒服,属于服装领域,包括衣体、袖子、衣领、口袋,所述衣领包括固定层、帽布、筋条,所述固定层与衣体缝合,所述帽布折叠收纳于衣领处,且通过束紧装置收紧,所述筋条固定于帽布上,且筋条伸出帽布的两端固定于束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从衣领形态和帽子形态之间来回转变,再通过束紧装置,使帽布始终贴于脖颈处,起到防风保温作用,且切换为衣领时视野更宽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寒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服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防寒服。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会通过防寒服来保暖,防寒服实际上是把防寒服的两个部分缝合在一起,里面的一部分防寒,外面的一部分起挡风的作用。内层部分主要使用一层尼龙衬里,然后加上关键的成分:稳定和保护隔热材料的薄膜,再加上厚厚的一层涤纶保暖材料。目前市场上部分上衣其领子设置有可拆卸的帽子,但在使用过程中,单独使用领子时需要把帽子单独拆卸下来,帽子易丢失,使用不便。目前,出现了如专利号CN210726725U的技术,上述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领子,包括领子和帽布,所述领子包括边缘相互缝合的前布层和后布层,所述前布层和后布层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帽布容纳在容纳腔内,所述前布层和后布层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帽布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第一开口上下两侧并与前布层或后布层固定连接,所述帽布包括位于两个第一开口之间的重叠部,所述重叠部用于向上下两侧展开以撑开第一开口,该重叠部展开与领子形成用于容纳人体头部的帽腔,上诉技术解决了可拆卸帽子容易丢失的问题,但在收纳时过程较为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形的衣领,通过将衣领与帽子设置为一体,两种形态自由切换,切换为衣领时视野更宽阔,且可以通过调节束紧装置,时刻保持帽布贴紧于脖颈,使用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寒服,包括衣体、袖子、衣领、口袋,所述衣领包括固定层、帽布、筋条,所述固定层与衣体缝合,所述帽布折叠收纳于衣领处,且通过束紧装置收紧,所述筋条固定于帽布上,且筋条伸出帽布的两端固定于束紧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衣领拉起来即形成帽腔,放下来又还原成衣领,两种形态切换自如,且不需要特地的去折叠。作为优选,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拨块、导轨一,所述导轨一设置于固定层上,且导轨一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拨块活动限位于导轨一上,且筋条伸出帽布的两端固定于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成衣领形态后,沿导轨一移动拨块,拨块带动筋条以及帽布活动,使帽布贴紧脖颈,保暖防风。作为优选,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滑块、导轨二、纽扣带,所述导轨二设置于固定层上,所述滑块活动于导轨二上,且筋条伸出帽布的两端固定于滑块,所述纽扣带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滑块,活动端穿过滑块且扣于纽扣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成衣领形态后,拉动纽扣带,纽扣带带动滑块以及筋条帽布一起沿导轨活动,帽布贴紧脖颈后将纽扣带活动端扣在纽扣带上,以此来保暖防风。作为优选,所述拨块设置有按钮,该按钮连接于拨块内部的顶杆,且所述按钮与拨块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成衣领形态后,按下按钮时顶杆有向拨块内侧活动的空间,此时可以将拨块沿导轨一自由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松开按钮,将顶杆往拨块外侧顶出,卡住导轨一设置的半圆形凸起,达到限位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衣体设置有饰品条,所述饰品条两端贴合缝纫于衣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防寒服上穿戴一些饰品,尤其像一些用别针别在衣服上的徽章等,避免了防寒服被扎出若干小洞,影响外观。作为优选,所述衣体腰部设置有绳扣,所述绳扣穿有束紧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上防寒服后,束紧束紧带,将日子扣上的插条穿上束紧带上打好的通孔,以此来防风保温。作为优选,所述袖子靠袖口内侧设置有拉伸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袖口侧始终贴紧手部,防风保暖。作为优选,所述帽布材质为杜邦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帽布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衣领与帽子一体的设置,使衣领拉起来即形成帽腔,放下来又还原成衣领,两种形态切换自如,且不需要特地的去折叠,转换成衣领形态后,通过束紧装置带动筋条以及帽布活动,使帽布贴紧脖颈,同时也使视野更开阔,再束紧束紧带,将日子扣上的插条穿上束紧带上打好的通孔,加上袖口侧设置的拉伸筋,保证袖口始终贴紧手部,以此来保暖防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寒服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寒服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寒服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寒服衣领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寒服实施例一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寒服实施例二纽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寒服饰品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衣体;2、袖子;3、衣领;30、固定层;31、帽布;32、筋条;33、拨块;331、按钮;332、顶杆;333、弹簧;34、导轨一;35、滑块;36、导轨二;37、纽扣带;4、口袋;5、饰品条;6、束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1所示的新型防寒服,包括衣体1、袖子2、衣领3、口袋4、饰品条5、束紧带6,衣领3包括固定层30、帽布31、筋条32,固定层30与衣体1缝合,帽布31折叠收纳于衣领3处,方便展开和收纳,且帽布31通过束紧装置收紧于脖颈,帽布31选用杜邦纸材质,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有效的防风保温,筋条32固定于帽布31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两端固定于束紧装置,能够随着束紧装置的活动带动帽布31贴紧脖颈,饰品条5两端贴合缝纫于衣体1,可用来悬挂饰品,束紧带6缠绕在衣体1腰部,用于保暖防风。图2为一种束紧装置,包括拨块33、导轨一34,导轨一34设置于固定层30上,且导轨一34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拨块33活动限位于导轨一34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两端固定于拨块33。图4为衣领3收纳时的侧视图,恢复成衣领3时,帽布31在筋条32的作用下自行折叠,省去手动折叠的步骤,节省时间。图5为拨块33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按钮331、顶杆332、弹簧333,按钮331连接于拨块33内部的顶杆332,并且按钮331设置有供顶杆332活动的凹槽,另外按钮331与拨块33之间设置有弹簧333。图7为饰品条5结构示意图,该饰品条5为一条布条两端贴合缝纫于衣体1,可用来佩戴徽章等装饰品。使用时,先按下拨块33上的按钮331,活动拨块33将衣领3调至宽松状态,再穿上防寒服,束紧束紧带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寒服,包括衣体(1)、袖子(2)、衣领(3)、口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3)包括固定层(30)、帽布(31)、筋条(32),所述固定层(30)与衣体(1)缝合,所述帽布(31)折叠并通过束紧装置收紧于衣领(3)处,所述筋条(32)固定于帽布(31)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两端固定于束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寒服,包括衣体(1)、袖子(2)、衣领(3)、口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3)包括固定层(30)、帽布(31)、筋条(32),所述固定层(30)与衣体(1)缝合,所述帽布(31)折叠并通过束紧装置收紧于衣领(3)处,所述筋条(32)固定于帽布(31)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两端固定于束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拨块(33)、导轨一(34),所述导轨一(34)设置于固定层(30)上,且导轨一(34)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拨块(33)活动限位于导轨一(34)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两端固定于拨块(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滑块(35)、导轨二(36)、纽扣带(37),所述导轨二(36)设置于固定层(30)上,所述滑块(35)活动于导轨二(36)上,且筋条(32)伸出帽布(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格瑞德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