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晨翔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5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结构包括:枕垫板块、背靠垫护板、耳板弧托轮架、轴筒基座槽、脚垫板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背靠垫护板与耳板弧托轮架相配合,通过簧架轮体与弧垫护板在精神科康复治疗的病人背部托垫锻炼,形成躺椅和肌肉促进锻炼操作效果,且通过辊轮架块与框环盘座左右摆动簧管弧板槽形成机架翻转托板的三角肌和尾椎骨肌肉的上下调整摩擦操作,保障肌肉张紧度配合神经元形成肌肉神经的传感刺激,辅助瘫痪病人健康的自主平躺运动时间,提升瘫痪后康复效率和防护背部脊椎神经持续健康养护的操作效果,让设备的机动性和神经科医疗护理复健适配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属于神经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神经科的锻炼椅是配合静坐和倾翻形成一个背部延展锻炼操作效果,使整体的肌肉神经元对接脊柱神经传感形成术后康复锻炼的操作,保障设备辅助病人自主锻炼,降低医护人员的陪护周期,提升病人锻炼积极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神经科的背部肌肉锻炼对脊柱神经提升活性有帮助,但瘫痪病人背部无法自主运动且在久卧病床上医护人员与家人倾翻身体擦拭十分费力,也对锻炼幅度大大降低,对背部三角肌和脊柱侧肌都容易造成肌无力的久卧分支病情延伸,致使瘫痪病人受到长期精神无力感的影响,最后神经活性降低,干扰触感知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以解决神经科的背部肌肉锻炼对脊柱神经提升活性有帮助,但瘫痪病人背部无法自主运动且在久卧病床上医护人员与家人倾翻身体擦拭十分费力,也对锻炼幅度大大降低,对背部三角肌和脊柱侧肌都容易造成肌无力的久卧分支病情延伸,致使瘫痪病人受到长期精神无力感的影响,最后神经活性降低,干扰触感知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结构包括:枕垫板块、背靠垫护板、耳板弧托轮架、轴筒基座槽、脚垫板块,所述耳板弧托轮架插嵌在背靠垫护板的底面下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脚垫板块与枕垫板块分别安装于轴筒基座槽的左右两侧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耳板弧托轮架与轴筒基座槽机械连接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轴筒基座槽安装于背靠垫护板的正下方并且相互平行,所述耳板弧托轮架设有辊轮架块、框环盘座、簧管弧板槽、耳板弧支座,所述辊轮架块安装于耳板弧支座的底部下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框环盘座与耳板弧支座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簧管弧板槽插嵌在耳板弧支座的内部,所述辊轮架块与耳板弧支座机械连接,所述耳板弧支座插嵌在背靠垫护板的底面下并且相互垂直。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轮架块由折边刷板架、辊轮体组成,所述折边刷板架安装于辊轮体的内部,所述折边刷板架与辊轮体焊接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环盘座由框盘架、滑转轨道架组成,所述滑转轨道架安装于框盘架的内部,所述框盘架与滑转轨道架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管弧板槽由扭簧短管、弧衬板槽组成,所述扭簧短管安装于弧衬板槽的内部,所述扭簧短管与弧衬板槽插嵌在一起并且相互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靠垫护板由簧架轮体、弧垫护板组成,所述簧架轮体安装于弧垫护板的内部,所述簧架轮体与弧垫护板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架轮体由框座簧管、内垫杆轮块组成,所述框座簧管安装于内垫杆轮块的内部,所述框座簧管与内垫杆轮块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筒基座槽由轴刷筒槽、电控基座组成,所述轴刷筒槽安装于电控基座的内部,所述轴刷筒槽与电控基座机械连接相互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刷筒槽由毛针刷杆、轴简体组成,所述毛针刷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轴简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毛针刷杆与轴简体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边刷板架为折角弧板板块插扣吊架框的复合板架结构,方便绕刷减速摩擦操作高效,提升整体的轮引耳板联动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转轨道架为勾玉板块摩擦条轨内滑梭块的复合轨道条架结构,方便条板和条框形成滑块的联动调试绕阻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短管为上下带柱块中隔甬道通过插接斜囊垫环的扭簧管结构,方便短距离弧面形成承压和上下隔垫弹动推伸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座簧管为框板座斜弧边插接弹簧管的复合簧管架结构,方便绕阻外撑顶压形成外扩顶垫肌肉辅助弹动的张紧锻炼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毛针刷杆为左右带长短毛针的刷体架杆结构,方便左右绕刷形成辊转摩擦耳板轮体交叉联动的操作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医护人员将瘫痪病人放置在背靠垫护板与枕垫板块顶部上,使簧架轮体在弧垫护板内通过框座簧管与内垫杆轮块辅助挤压垫撑外扩形成轮垫按摩锻炼肌肉的操作效果,使肌肉的神经元传递流畅,让耳板弧托轮架在轴筒基座槽顶部通过辊轮架块的折边刷板架与辊轮体推转耳板弧支座带动框环盘座的框盘架包裹滑转轨道架偏转摆动顶压簧管弧板槽的扭簧短管与弧衬板槽形成上下垫护承重弹动操作效果,让病人脚步在脚垫板块垫护时,头尾固定通过背部机械机架按摩和摩擦刺形成激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的机动性和提升肌肉运动让神经活性得到刺激复健操作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运用背靠垫护板与耳板弧托轮架相配合,通过簧架轮体与弧垫护板在精神科康复治疗的病人背部托垫锻炼,形成躺椅和肌肉促进锻炼操作效果,且通过辊轮架块与框环盘座左右摆动簧管弧板槽形成机架翻转托板的三角肌和尾椎骨肌肉的上下调整摩擦操作,保障肌肉张紧度配合神经元形成肌肉神经的传感刺激,辅助瘫痪病人健康的自主平躺运动时间,提升瘫痪后康复效率和防护背部脊椎神经持续健康养护的操作效果,让设备的机动性和神经科医疗护理复健适配高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靠垫护板、耳板弧托轮架、轴筒基座槽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耳板弧托轮架详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簧架轮体工作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轴刷筒槽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辊轮架块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框环盘座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簧管弧板槽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枕垫板块-1、背靠垫护板-2、耳板弧托轮架-3、轴筒基座槽-4、脚垫板块-5、辊轮架块-3A、框环盘座-3B、簧管弧板槽-3C、耳板弧支座-3D、折边刷板架-3A1、辊轮体-3A2、框盘架-3B1、滑转轨道架-3B2、扭簧短管-3C1、弧衬板槽-3C2、簧架轮体-21、弧垫护板-22、框座簧管-211、内垫杆轮块-212、轴刷筒槽-41、电控基座-42、毛针刷杆-411、轴简体-4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结构包括:枕垫板块1、背靠垫护板2、耳板弧托轮架3、轴筒基座槽4、脚垫板块5,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结构包括:枕垫板块(1)、背靠垫护板(2)、耳板弧托轮架(3)、轴筒基座槽(4)、脚垫板块(5),其特征在于:/n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插嵌在背靠垫护板(2)的底面下,所述脚垫板块(5)与枕垫板块(1)分别安装于轴筒基座槽(4)的左右两侧,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与轴筒基座槽(4)机械连接,所述轴筒基座槽(4)安装于背靠垫护板(2)的正下方;/n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设有辊轮架块(3A)、框环盘座(3B)、簧管弧板槽(3C)、耳板弧支座(3D);/n所述辊轮架块(3A)安装于耳板弧支座(3D)的底部下,所述框环盘座(3B)与耳板弧支座(3D)嵌套成一体,所述簧管弧板槽(3C)插嵌在耳板弧支座(3D)的内部,所述辊轮架块(3A)与耳板弧支座(3D)机械连接,所述耳板弧支座(3D)插嵌在背靠垫护板(2)的底面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结构包括:枕垫板块(1)、背靠垫护板(2)、耳板弧托轮架(3)、轴筒基座槽(4)、脚垫板块(5),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插嵌在背靠垫护板(2)的底面下,所述脚垫板块(5)与枕垫板块(1)分别安装于轴筒基座槽(4)的左右两侧,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与轴筒基座槽(4)机械连接,所述轴筒基座槽(4)安装于背靠垫护板(2)的正下方;
所述耳板弧托轮架(3)设有辊轮架块(3A)、框环盘座(3B)、簧管弧板槽(3C)、耳板弧支座(3D);
所述辊轮架块(3A)安装于耳板弧支座(3D)的底部下,所述框环盘座(3B)与耳板弧支座(3D)嵌套成一体,所述簧管弧板槽(3C)插嵌在耳板弧支座(3D)的内部,所述辊轮架块(3A)与耳板弧支座(3D)机械连接,所述耳板弧支座(3D)插嵌在背靠垫护板(2)的底面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架块(3A)由折边刷板架(3A1)、辊轮体(3A2)组成,所述折边刷板架(3A1)安装于辊轮体(3A2)的内部,所述折边刷板架(3A1)与辊轮体(3A2)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锻炼椅及神经科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环盘座(3B)由框盘架(3B1)、滑转轨道架(3B2)组成,所述滑转轨道架(3B2)安装于框盘架(3B1)的内部,所述框盘架(3B1)与滑转轨道架(3B2)嵌套成一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翔
申请(专利权)人:陈晨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