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世坤专利>正文

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542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叠放有多个巢脾架,所述箱体的左、右以及后侧均设置有遮阳板,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多个蜂箱门,所述蜂箱门上设置有通风口或出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的使用方法。采用上下对称设置,正放与倒放均可使用;采用可掀开的顶板与底板,采收蜂蜜时快速迁移蜜蜂;设置有遮阳板,并且遮阳板与箱体之间存在间隙,有效避免箱内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中蜂是我国优良的本地蜜蜂品种,但人工规范养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相对来说是比较粗犷的一种养殖模式,普遍多是蜂农采用木板加钉子自制的简易蜂箱养殖,这类蜂箱虽然比较适合蜜蜂筑巢的习性,但是却对于蜂农收割蜜极为不方便,同时往往都需要丢弃大量蜜蜂子脾,误伤大量蜜蜂甚至蜂王,极不利于蜜蜂健康的发展壮大,对蜜蜂伤害极大,长远来看严重影响蜂蜜产量。近年来也有多款蜂箱相继问世,如申请号为CN201811376947.7的一种量产优质蜜型组合升降式中蜂箱,其主要是通过人为的干预设置好不同功用区块模型进行引导生产,如优质蜜巢框、子脾巢框、育王巢框等来引导蜜蜂对号入座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这并不是完全按照中蜂的天然习性设计的,而且这种功能区块的设计只在已经发展为大群体的蜜蜂家族有一定可行性,对于大部分小群刚开始繁殖阶段的蜂群并不适用。另外过多的功能区设置也给蜂农带来管理操作上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及其使用方法,该芯蜂箱适应蜜蜂筑巢特性,能保护蜜蜂在人工采收蜂蜜过程中不受伤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叠放有多个巢脾架,所述箱体的左、右以及后侧均设置有遮阳板,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多个蜂箱门,所述蜂箱门上设置有通风口或出入口。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均通过螺钉或角钢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遮阳板并可控制遮阳板与箱体间隙的固定钉,所述遮阳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钉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卡孔与固定钉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两根垫条,所述顶板与底板的后端均通过铰链与后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与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左侧板或右侧板可拆连接的活扣。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前端面与底板的前端面均超出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的前端面,形成便于蜜蜂进出的落脚平台。进一步地,所述蜂箱门包括上箱门、下箱门以及设置于上箱门与下箱门之间的通风箱门,所述出入口设置于上箱门的顶部以及下箱门的底部,所述通风口设置于通风箱门的中部,所述通风口的开度可调。进一步地,所述蜂箱门的左端或右端均通过铰链与左侧板或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蜂箱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右侧板或左侧板可拆连接的活扣。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巢脾架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内穿设有支撑钉。进一步地,所述巢脾架包括两个巢脾架端板,两个巢脾架端板之间通过多根竖梁连接,所述巢脾架端板通过两根边梁、两根中梁以及两根支撑梁组成,两根支撑梁与两根中梁交叉形成“井”字形,所述边梁位于支撑梁的两端,所述边梁与中梁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竖梁的上下两端与边梁固连,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两根同侧边梁之间通过斜向加固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边梁与竖梁靠近箱体的一面以及两个叠放巢脾架相贴的边梁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间隙的钉扣。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芯蜂箱组装完毕;②移入新的蜂群或将旧芯蜂箱的顶板掀开180°并封堵蜜蜂出入口,将新芯蜂箱的底板掀开180°,将新芯蜂箱罩在旧芯蜂箱上,轻敲旧蜂箱的箱体,驱使蜂群沿箱体内壁向上爬入新的芯蜂箱中,并在顶部结团,关上新芯蜂箱的底板饲养蜜蜂并收集旧芯蜂箱内蜂蜜;③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天气、蜜蜂的数量调节通风口的开度,保证箱内空气流通;并定时对各个巢脾架上的蜜蜂巢脾进行检查管理;④重复①~③步骤,持续饲养蜜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下对称设置,正放与倒放均可使用;采用可掀开的顶板与底板,采收蜂蜜时快速迁移蜜蜂;设置有遮阳板,并且遮阳板与箱体之间存在间隙,有效避免箱内温度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巢脾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后板,6-巢脾架,7-遮阳板,8-钉扣,9-支撑孔,10-固定钉,11-垫条,12-铰链,13-活扣,14-落脚平台,15-上箱门,16-箱门,17-出入口,18-通风口,19-竖梁,20-边梁,21-中梁,22-支撑梁,23-斜向加固梁。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图2。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叠放有多个巢脾架,所述箱体的左、右以及后侧均设置有遮阳板,避免阳光直射箱体,降低箱体内温度,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多个蜂箱门,所述蜂箱门上设置有通风口或出入口,实现更好的观察蜂群情况,多门设计避免一次性全开大门的不方便操作,分门也使蜂箱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均通过螺钉或角钢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遮阳板并可控制遮阳板与箱体间隙的固定钉,所述遮阳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钉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卡孔与固定钉一一对应,使得遮阳板与箱体之间形成间隙,空气可以在间隙内自由流动,达到二次降温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两根垫条,所述顶板与底板的后端均通过铰链与后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与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左侧板或右侧板可拆连接的活扣,使得顶板与底板可以沿着铰链转动180°,在转移蜜蜂的过程中,可以掀开待转出蜂箱的顶板以及待转入蜂箱的底板,将二者叠放,轻敲待转出蜂箱的侧板,驱赶蜜蜂进入待转入蜂箱,能保护蜜蜂、蜂王免受人为误伤或者蜜蜂群体被赶出箱外逃跑以及方便蜂农割蜜采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下方以及底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纱网,避免蜜蜂逃逸,转移蜜蜂时,先移除纱网再行转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前端面与底板的前端面均超出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的前端面,形成便于蜜蜂进出的落脚平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蜂箱门包括上箱门、下箱门以及设置于上箱门与下箱门之间的通风箱门,大流蜜期多一个门减少拥堵,也方便蜜蜂换箱的时候可以无差别使用任意一端作为顶端或底端,避免操作上会出现的不刚好的情况,所述出入口设置于上箱门的顶部以及下箱门的底部,所述通风口设置于通风箱门的中部,所述通风口的开度可调,调节开口可采用机械光圈等装置,手段众多不予赘述,可以根据天气、蜜蜂的数量调节透气量的多少,保证箱内空气流通,在酿蜜高峰期的时候可作为蜜蜂的另一个应急临时进出口。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开关箱门,所述蜂箱门的左端或右端均通过铰链与左侧板或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蜂箱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右侧板或左侧板可拆连接的活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叠放有多个巢脾架,所述箱体的左、右以及后侧均设置有遮阳板,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多个蜂箱门,所述蜂箱门上设置有通风口或出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构成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叠放有多个巢脾架,所述箱体的左、右以及后侧均设置有遮阳板,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多个蜂箱门,所述蜂箱门上设置有通风口或出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均通过螺钉或角钢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遮阳板并可控制遮阳板与箱体间隙的固定钉,所述遮阳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钉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卡孔与固定钉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两根垫条,所述顶板与底板的后端均通过铰链与后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与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左侧板或右侧板可拆连接的活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前端面与底板的前端面均超出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的前端面,形成便于蜜蜂进出的落脚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门包括上箱门、下箱门以及设置于上箱门与下箱门之间的通风箱门,所述出入口设置于上箱门的顶部以及下箱门的底部,所述通风口设置于通风箱门的中部,所述通风口的开度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中蜂繁殖习性的芯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门的左端或右端均通过铰链与左侧板或右侧板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坤
申请(专利权)人:郑世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