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11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探测器和报警模块;所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主要包括:报警管理模块、报警输出控制模块和界面管理模块,所述控制器主要包括:处理器、显示屏、按键模块和存储flash,控制器还设有按键模块用于查看记录的数据信息和关闭VGA,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耦接微控制器设置于控制器内,用于发送手机短息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当探测器检测出的气体浓度异常时,探测器的微处理器直接通过SIM卡座接口电路给工作人员发送报警短信,且根据探测器的编号发送的报警短信不同,报警短信中写有具体的报警探测器编号,可以直接确定探测器的报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
,具体为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报警系统多用于当工业环境中,当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气体报警系统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采取安全措施,气体报警系统一般由人机交互系统、控制器和探测器组成,通过控制器现场控制各采集点信息的显示、报警、输出控制信号、信息传递,通过探测器检测环境中的气体浓度,在人机交互系统中显示供工作人员查看。一方面,当控制器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即使探测器报警,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危险已经发生,目前的控制器没有设置当探测器报警后直接与工作人员通信的相关模块,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报警信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探测器内需要GPS定位模块,且气体报警系统在探测器报警后,通过GPS定位模块查看具体的探测器报警位置,且需要工作人员去工作现场手动关闭报警,GPS定位模块增加了经济成本,且手动关闭报警使用不方便且不够智能化;现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基于现状,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探测器和报警模块;所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主要包括:报警管理模块、报警输出控制模块和界面管理模块。所述控制器主要包括:处理器、显示屏、按键模块和存储flash,所述处理器接收探测器发送的气体数据,并发送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还具有一显示屏用于显示探测器检测的气体浓度数据等,控制器还设有按键模块用于查看记录的数据信息和关闭VGA,关断蜂鸣器和LED指示灯报警,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存储数据的存储flash,存储flash读取或写入报警记录,以及从备份区恢复该关键存储区数据;所述控制器内设有无线射频通信模块(型号NRF24L01),内部集成有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时钟振荡器。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器供电模块,控制器供电模块具有一充电脉冲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具有隔离功率管T2,所述三极管T2的基极耦接处理器的控制端,实现充电控制,且所述充电脉冲调节电路还对称设有三极管T3和三极管T4,且三极管T3的基极耦接限流电阻R17实现充电电流限制,且所述三极管T4的基极耦接限流电阻R20、R21实现充电输出短路保护;所述控制器供电模块还设有电流测控电路,所述电流测控电路在充电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出端耦接电流检测芯片U1,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1的正向输入端、负向输入端分别设有二极管VD1和VD2,电流测控电路有效的减小器在输入电压下降时的峰值迂回效应,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1的输出端设有场效应管Q7串联连接采样电阻R11组成的电流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芯片U1通过采样电阻R11进行双向电流的检测,当无差分输入时,电流检测芯片U1控制电流输出控制电路输出为其电源电压值的一半,当供电电流增加时,输出从电源电压值的一半开始减小输出。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不同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模拟信号,包括A/D转换器、整流桥,在采集信号时会出现干扰信号,整流桥进行抗干扰处理。所述传感器模块设有传感器匹配电路,该传感器匹配电路设有更换不同的传感器部件的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分压电路耦接连续的初级运放电路、次级运放电路,为了充分匹配不同工作电压类型的传感器,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端采用可调整分压电阻,且初级运放电路和次级运放电路分别设低阻值和高阻值的调整电阻R4、调整电阻R7,使得传感器检测的气体浓度值输出精准,有效的减少了传感器端供电电压变化造成的信号输出变化幅度;所述传感器匹配电路的供电端设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设有一自锁开关,在探测器上电时暂缓几秒钟后再对传感器进行供电,有效的避免了传感器被烧坏。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型号WISMO228),包括射频电路和GSM协调处理器,所述射频电路主要功能是完成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所述GSM协调处理器协调射频信号,且为了防止探测器内其他部分的芯片工作频率较高影响无线移动通信模块的正常工作,需要对无线移动通信模块进行噪声抑制处理,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还设有抗干扰电路,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数字隔离芯片(型号NSi8121N1),所述抗干扰电路还包括电流调节电路,且电流调节电路由分流线圈串联连接电阻R25、电阻R26以及电容C4、C5构成,且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数字隔离芯片,电流调节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整流,抑制干扰的同时提高红外传输速度;所述抗干扰电路还包括由四只放电管双向桥式耦接组成的电磁隔离器,该电磁隔离器耦接于电流调节电路输出端,在发生特殊的高压配电情况时,电磁隔离器能够抑制浪涌电压,进一步促进无线移动通信模块红外传输更加通畅;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路、SIM卡座接口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VGA(可编程控制器)、LED指示灯、蜂鸣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引脚通过保护电阻耦接三极管的基极,且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VGA,且VGA的控制端耦接蜂鸣器和LED指示灯;所述VGA的控制端并联连接控制开关设置于探测器外侧,VGA为可编程控制器,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关断,也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关断。报警电路耦接微控制器设置于探测器内,当报警电路报警时,蜂鸣器发出刺耳的报警声,LED指示灯不断闪烁,若想关闭报警,可以手动关闭控制开关关闭报警,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远程控制VGA实现关闭报警。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耦接微控制器设置于控制器内,用于发送手机短息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设有一静电保护芯片SMF05c,SIM卡座的每个引脚通过并联连接静电保护芯片耦接微控制器。有益之处:本技术设有SIM卡座接口电路,当探测器检测出的气体浓度异常时,探测器的微处理器直接通过SIM卡座接口电路给工作人员发送报警短信,且根据探测器的编号发送的报警短信不同,报警短信中写有具体的报警探测器编号,可以直接确定探测器的报警位置,工作人员可以立即去查看,无需额外的设计GPS模块,节约了经济开支,且本技术可以手动直接关闭探测器的控制开关停止报警模块报警,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远程指令控制探测器的VGA关闭探测器的报警,更加的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与探测器通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报警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无线射频通信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控制器供电模块的充电脉冲调节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控制器供电模块的电流测控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传感器匹配电路和稳压电路的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抗干扰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SIM卡座接口电路图;图10为本技术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探测器和报警模块;/n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路、SIM卡座接口电路;/n所述报警电路包括VGA、LED指示灯、蜂鸣器;/n所述探测器具有一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的控制引脚通过保护电阻耦接三极管的基极,且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VGA,且VGA的控制端耦接蜂鸣器和LED指示灯;/n所述VGA的控制端并联连接控制开关设置于探测器外侧;/n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耦接微控制器设置于控制器内,用于发送手机短息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n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设有一静电保护芯片SMF05c,SIM卡座的每个引脚通过并联连接静电保护芯片耦接微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器、探测器和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路、SIM卡座接口电路;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VGA、LED指示灯、蜂鸣器;
所述探测器具有一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的控制引脚通过保护电阻耦接三极管的基极,且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VGA,且VGA的控制端耦接蜂鸣器和LED指示灯;
所述VGA的控制端并联连接控制开关设置于探测器外侧;
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耦接微控制器设置于控制器内,用于发送手机短息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SIM卡座接口电路设有一静电保护芯片SMF05c,SIM卡座的每个引脚通过并联连接静电保护芯片耦接微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人机交互模块主要包括:报警管理模块、报警输出控制模块和界面管理模块。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立辉潘福柱潘威张鸿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斯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