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08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内设置有工控机、物联网通讯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和多排立体栽培架,所述立体栽培架设有多层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农作物,所述承托板底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设备用于实现工控机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系统可以自动按时执行种植计划,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理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作物种植领域,种植计划通常需要农业工作者制定并亲自执行,执行种植计划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操作灌溉设备等农机设备,并可能需要考虑到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农作物信息改变种植计划,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若无法按时执行种植计划则可能导致收成收到较大影响,工作效率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以上问题。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内设置有工控机、物联网通讯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和多排立体栽培架,所述立体栽培架设有多层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农作物,所述承托板底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设备用于实现工控机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取放机构、移动轨道、带有摄像头的可动机构,每层所述承托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可动机构在移动轨道上移动并通过摄像头采集下方承托板上的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取放机构用于将可动机构从移动轨道中取出并放入其他移动轨道。进一步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带有第一滑台的第一电动导轨、带有第二滑台的第二电动导轨,所述第一电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电动导轨垂直设置于第一滑台上,所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推杆电机和电动夹持臂,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与电动夹持臂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电机设置于第二滑台上,所述推杆电机与电动夹持臂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可动机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行走轮和摄像头,壳体一端设有凸起部,壳体内设有通讯模块、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和电源模块,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所述摄像头、电机控制器与通讯模块信号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摄像头、通讯模块、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轨道包括左轨道和右轨道,所述左轨道和右轨道均为C字形且开口相对,左轨道和右轨道的顶部与承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设置于左轨道或右轨道夹层中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以及设置于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下方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导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一喷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分别与第二电磁阀、第二喷头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与营养液罐、储水罐相连通,并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可动机构的壳体左或右侧面设有凸起的金属触点,所述左轨道或右轨道的内侧面设有导电条,所述金属触点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电条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可动机构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时,所述金属触点与导电条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工控机设置种植计划,在计划执行时间到达时,工控机可以控制灌溉机构自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同时工控机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种植计划,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通过温湿度调节设备调节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使农作物在适宜环境下生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图像采集机构所采集的农作物生长图像,并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修改种植计划,所述系统可以自动按时执行种植计划,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收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室大棚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轨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轨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温室大棚,2工控机,3物联网通讯设备,4温湿度传感器,5温湿度调节设备,6图像采集机构,61取放机构,611第一滑台,612第一电动导轨,613第二滑台,614第二电动导轨,615夹持机构,62移动轨道,621左轨道,622右轨道,623导电条,63可动机构,631壳体,632行走轮,633摄像头,634凸起部,635金属触点,7立体栽培架,71承托板,8灌溉机构,81第一导管,82第二导管,83第一喷头,84第二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室大棚1,所述温室大棚1内设置有工控机2、物联网通讯设备3、温湿度传感器4、温湿度调节设备5、图像采集机构6和多排立体栽培架7。所述立体栽培架7设有多层承托板71,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农作物72。所述承托板72底部设有灌溉机构8。所述图像采集机构6用于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温湿度调节设备5、图像采集机构6分别与工控机2信号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设备3用于实现工控机2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掌上PDA之类的设备。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连接物联网通讯设备3,向工控机2发送种植计划指令,例如,设置在何时控制灌溉机构8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室大棚1内温湿度超出/低于阈值时控制温湿度调节设备5对温湿度进行调控等。工控机2可以控制图像采集机构6采集立体栽培架7上的农作物生长图像,并将农作物生长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供用户查看,用户可以根据图像判断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并对种植计划进行调整。所述工控机2、物联网通讯设备3、温湿度传感器4、温湿度调节设备5均可以采用市面上的现有型号。温湿度调节设备5可以采用加湿器和冷暖空调。具体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包括取放机构61、移动轨道62和带有摄像头的可动机构63。在各个立体栽培架7的每层承托板71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移动轨道62,所述可动机构63在移动轨道62上移动并通过摄像头采集下方承托板71上的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取放机构61用于将可动机构63从某条移动轨道移动到另外一条移动轨道,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农作物的图像采集。所述取放机构61包括带有第一滑台611的第一电动导轨612、带有第二滑台613的第二电动导轨614,所述第一电动导轨水612平设置,所述第二电动导轨614垂直设置于第一滑台611上,所述第二滑台613上设置有夹持机构615,所述第一电动导轨612、第二电动导轨614分别与工控机2信号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内设置有工控机、物联网通讯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和多排立体栽培架,所述立体栽培架设有多层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农作物,所述承托板底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设备用于实现工控机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内设置有工控机、物联网通讯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和多排立体栽培架,所述立体栽培架设有多层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农作物,所述承托板底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用于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设备、图像采集机构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设备用于实现工控机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取放机构、移动轨道、带有摄像头的可动机构,每层所述承托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可动机构在移动轨道上移动并通过摄像头采集下方承托板上的农作物生长图像,所述取放机构用于将可动机构从移动轨道中取出并放入其他移动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带有第一滑台的第一电动导轨、带有第二滑台的第二电动导轨,所述第一电动导轨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电动导轨垂直设置于第一滑台上,所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分别与工控机信号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作物信息管理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推杆电机和电动夹持臂,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与电动夹持臂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电机设置于第二滑台上,所述推杆电机与电动夹持臂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甄李海南蔡淑敏韩君刘鑫陈桂兰王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垦赛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