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0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方舱;所述射线方舱内部设置有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第一支架和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射线方舱顶部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相对所述射线方舱转动;所述屏蔽箱体与所述探测器配合旋转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检测装置能够兼顾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检测,车辆成像覆盖率高,成像效果好,检测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背散射检查装置通常是安装在检查车中,例如:将辐射源、空间调制器和探测器完全容纳在检查车的车体内,辐射源发出的射线经过空间调制器进行调制,向固定的方向发射扫描光束。在扫描过程中,让待扫描的物体进入扫描范围,再通过探测器接收从待扫描物体返回的射线,从而完成扫描检查。然而,现有的背散射检查装置只能向固定的方向发射扫描光束,在使用过程中,只有车辆尺寸符合检查要求,才能进行扫描检查。例如:当大型车和小型车同时经过时,由于射线面位置较高,不能很好的对小型车进行检查,成像效果差,适用范围很小;若要同时对大型车和小型车进行检查,只能布置多台不同高度的背散射检查装置分别扫描,人力物力的投入非常大,而且使用不方便。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屏蔽箱体,能够通过调整射线面角度保证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最大成像覆盖率;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探测器,能够与屏蔽箱体相配合,接收不同射线面角度的射线;通过屏蔽箱体与探测器相配合,实现了对不同高度车辆的快速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方舱;所述射线方舱内部设置有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第一支架和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射线方舱顶部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相对所述射线方舱转动;所述屏蔽箱体与所述探测器配合旋转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检测。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车辆的检测方舱其射线面不能够转动,且射线面的高度一般以其能够检测的最大尺寸车辆为主,这就导致了当大型车与小型车同时经过时,小型车辆的成像效果较差,而如果想要保证对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成像效果,只能布置多台不同高度的背散射检查装置分别扫描,人力物力的投入非常大,而且使用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屏蔽箱体,能够通过调整射线面角度保证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最大成像覆盖率,保证了不同高度车辆的成像效果;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探测器,能够与屏蔽箱体相配合,接收不同射线面角度的射线;通过屏蔽箱体与探测器相配合,实现了对不同高度车辆的快速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且无需设置多台不同高度的背散射检查装置,节约了检测成本。优选的,所述射线方舱与所述探测器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能够驱动探测器相对射线方舱进行旋转,实际旋转时,探测器相对射线方舱可旋转的角度为90°。优选的,所述探测器包括固定框和射线接收板;所述射线接收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旋转轴相连。射线接收板接收从车辆反射回的射线,并根据反射回的射线信息进行成像,实现对车辆的检测。优选的,所述射线发射器一侧设置有斩波器;所述斩波器包括斩波轮和第二支架,所述斩波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斩波轮与所述屏蔽箱体相连。斩波轮能够对射线进行斩波,产生一束由下而上周期性的飞点式射线束,对待检测车辆进行检测扫描。优选的,所述射线方舱内安装有底座;所述射线发射器和所述斩波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底座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使射线发射器发射的射线面水平时为对大型车辆进行检测的状态。优选的,所述屏蔽箱体与所述第一支架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主动机构和从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从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屏蔽箱体上;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相配合以实现所述屏蔽箱体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旋转。通过主动机构带动从动机构旋转,从而控制屏蔽箱体的旋转,从而保证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最大成像覆盖率。优选的,所述主动机构为主动齿轮,所述从动机构为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实现射线面的旋转,传动精度高,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优选的,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均为同步带轮,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间设置有同步带。通过同步带轮配合驱动屏蔽箱体的旋转,实现射线面的旋转,传动精度高,且运行平稳,设计灵活。优选的,所述主动机构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机构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手轮或者驱动电机。当控制装置为驱动电机时,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相连,通过控制电机对射线面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当控制装置为手轮时,将手轮安装在旋转轴上,使手轮与主动齿轮同心,通过转动手轮即可控制射线面进行旋转。优选的,所述射线方舱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装置为万向轮。通过设置行走装置,便于车辆检测装置的移动,能够根据实际使用地点驱动车辆检测装置至适宜位置。优选的,所述射线方舱面对车辆的一面设置有射线接收器;所述射线接收器中间形成有缝隙以用于所述射线发射器发出的射线通过。在实际使用时,射线接收器与探测器共同接收反射回的射线信息,保证射线收集效率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车辆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屏蔽箱体,能够通过调整射线面角度保证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最大成像覆盖率,保证了不同高度车辆的成像效果;(2)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探测器,能够与屏蔽箱体相配合,将不同类型车辆成像时的射线收集效率最大化;(3)通过屏蔽箱体与探测器相配合,实现了对不同高度车辆的快速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且无需设置多台不同高度的背散射检查装置,节约了检测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大车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小车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0-行走装置;20-射线方舱;201-射线接收器;202-缝隙;30-底座;40-屏蔽箱体;50-旋转电机;60-旋转轴;70-探测器;701-固定框;702-射线接收板;80-斩波轮;90-从动机构;100-第二支架;110-第一支架;120-主动机构;130-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线方舱;所述射线方舱内部设置有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第一支架和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射线方舱顶部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相对所述射线方舱转动;所述屏蔽箱体与所述探测器配合旋转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线方舱;所述射线方舱内部设置有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第一支架和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射线方舱顶部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能够相对所述射线方舱转动;所述屏蔽箱体与所述探测器配合旋转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车辆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方舱与所述探测器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固定框和射线接收板;所述射线接收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发射器一侧设置有斩波器;所述斩波器包括斩波轮和第二支架,所述斩波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斩波轮与所述屏蔽箱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方舱内安装有底座;所述射线发射器和所述斩波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海波赵杰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