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01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回字形架,所述回字形架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回字形架的内腔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所述回字形架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长孔,所述矩形长孔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两个导向机构之间设置有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横向平移机构能够最终实现图像摄取装置的左右运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动壳在齿板的表面前后运动,最终实现了图像摄取装置的前后运动,使得图像摄取装置能够在零件放置盘的顶部任何位置移动,记录放置在零件放置盘内的零件检测结果并输送至电脑中,使用者只需根据电脑的显示来剔除对应的次品,即可达到高效率检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检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人工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流,对于手机、医疗、汽车等行业中的精密的小型零部件,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在小型零部件的大批量工业生产中,错料、混料、产品瑕疵等现象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目前对于这些小型零部件的检测工作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检测的,人工长时间的检测后,易出现疲劳,导致检测出现误差,进而使得次品掺杂在优品里,给企业的名誉造成损害,而且人工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具有高效率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于这些小型零部件的检测工作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检测的,人工长时间的检测后,易出现疲劳,导致检测出现误差,进而使得次品掺杂在优品里,给企业的名誉造成损害,而且人工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回字形架,所述回字形架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回字形架的内腔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所述回字形架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长孔,所述矩形长孔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两个导向机构之间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齿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壳,所述活动壳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活动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图像摄取装置,前侧两个支撑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板,后侧两个支撑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托架,所述支撑板和承托架的顶部放置有零件放置盘。优选的,所述横向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回字形架右侧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至回字形架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与回字形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所述丝套的底部与连接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矩形长孔内腔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套,两个导向滑套相对的一侧均与齿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壳右侧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至活动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相啮合。优选的,所述活动壳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架相适配的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横向平移机构能够最终实现图像摄取装置的左右运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动壳在齿板的表面前后运动,最终实现了图像摄取装置的前后运动,使得图像摄取装置能够在零件放置盘的顶部任何位置移动,记录放置在零件放置盘内的零件检测结果并输送至电脑中,使用者只需根据电脑的显示来剔除对应的次品,即可达到高效率检测的目的,解决了目前对于这些小型零部件的检测工作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检测的,人工长时间的检测后,易出现疲劳,导致检测出现误差,进而使得次品掺杂在优品里,给企业的名誉造成损害,而且人工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横向平移机构的设置,电机一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则带动丝套在丝杆的表面左右运动,进而通过连接架带动齿板、活动壳和图像摄取装置左右运动,即可实现左右运动的目的。3、本技术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齿板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滑套在导向杆的表面滑动,为齿板的运动提供导向,提高了齿板运动的稳定性。4、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电机二驱动齿轮转动,由于齿板与齿轮为啮合状态,则带动活动壳在齿板的表面前后运动,以此来实现图像摄取装置的前后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腿与零件放置盘的立体拆分图。图中:1、回字形架;2、横向平移机构;21、电机一;22、丝杆;23、丝套;3、矩形长孔;4、导向机构;41、导向杆;42、导向滑套;5、齿板;6、连接架;7、活动壳;8、驱动机构;81、电机二;82、齿轮;9、图像摄取装置;10、豁口;11、支撑板;12、承托架;13、零件放置盘;14、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回字形架1,回字形架1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回字形架1的内腔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2,横向平移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回字形架1右侧的电机一21,电机一21的输出轴贯穿至回字形架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丝杆22,丝杆22的左端与回字形架1转动连接,丝杆2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23,丝套23的底部与连接架6固定连接,通过横向平移机构2的设置,电机一21带动丝杆22转动,丝杆22则带动丝套23在丝杆22的表面左右运动,进而通过连接架6带动齿板5、活动壳7和图像摄取装置9左右运动,即可实现左右运动的目的,回字形架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长孔3,矩形长孔3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4,两个导向机构4之间设置有齿板5,导向机构4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矩形长孔3内腔的导向杆41,导向杆4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套42,两个导向滑套42相对的一侧均与齿板5固定连接,通过导向机构4的设置,齿板5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滑套42在导向杆41的表面滑动,为齿板5的运动提供导向,提高了齿板5运动的稳定性,齿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齿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壳7,活动壳7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壳7右侧的电机二81,电机二81的输出轴贯穿至活动壳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齿轮82,齿轮82与齿板5相啮合,通过驱动机构8的设置,电机二81驱动齿轮82转动,由于齿板5与齿轮82为啮合状态,则带动活动壳7在齿板5的表面前后运动,以此来实现图像摄取装置9的前后运动,活动壳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图像摄取装置9,活动壳7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架6相适配的豁口10,前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板11,后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托架12,支撑板11和承托架12的顶部放置有零件放置盘13。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检测的零件放置在零件放置盘13的内腔,接着放置在两个支撑板11的顶部,推动零件放置盘13,使得零件放置盘13的后侧位于承托架12的内腔,直至推不动零件放置盘13即可,接着启动横向平移机构2和驱动机构8,使得图像摄取装置9能够对零件放置盘13内腔的每一个零件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至电脑中,检测完毕后,使用者将零件放置盘13从取出,根据电脑显示的数据对次品进行剔除,即可达到高效率的目的。综上所述:该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通过横向平移机构2能够最终实现图像摄取装置9的左右运动,驱动机构8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回字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形架(1)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回字形架(1)的内腔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2),所述回字形架(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长孔(3),所述矩形长孔(3)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4),两个导向机构(4)之间设置有齿板(5),所述齿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所述齿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壳(7),所述活动壳(7)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8),所述活动壳(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图像摄取装置(9),前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板(11),后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托架(12),所述支撑板(11)和承托架(12)的顶部放置有零件放置盘(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回字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形架(1)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回字形架(1)的内腔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2),所述回字形架(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矩形长孔(3),所述矩形长孔(3)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4),两个导向机构(4)之间设置有齿板(5),所述齿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所述齿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壳(7),所述活动壳(7)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8),所述活动壳(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图像摄取装置(9),前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板(11),后侧两个支撑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托架(12),所述支撑板(11)和承托架(12)的顶部放置有零件放置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平移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回字形架(1)右侧的电机一(21),所述电机一(21)的输出轴贯穿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沂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