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98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6
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和吸收管,该吸收管包括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下吸收管内,所述进气管位于下吸收管的端部呈封闭的L型,该L型端部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贴合,并做滑动配合,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磁铁块,所述滑动板上沿滑动方向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所述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对应第一滤孔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气泡吸收管上套设有第一磁铁套,该第一磁铁套驱动滑动板移动,使第一滤孔与第二滤孔交错或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
本技术涉及检测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
技术介绍
空气中污染物(甲醛、氨、硫化氢等)检测,通过现场采样后送入实验室分析。气态污染物通过采样器和气泡吸收管进入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含酸碱性化学成分,甲醛吸收液为酚试剂、氨吸收液为硫酸、硫化氢吸收液为硫酸镉、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磷酸铵混合物,对采样器有腐蚀作用。目前气泡吸收管存在的问题是:气泡吸收管大部分加吸收液10毫升至50毫升,整个奇台污染物吸收或阻滞过程即为气泡由吸收管底部上升至吸收液表面约5至10厘米左右的气泡上升过程,这样转瞬即逝的吸收过程很难达到100%吸收效率,而且受产生气泡大小,吸收效果也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和吸收管,该吸收管包括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下吸收管内,所述进气管位于下吸收管的端部呈封闭的L型,该L型端部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贴合,并做滑动配合,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磁铁块,所述滑动板上沿滑动方向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所述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对应第一滤孔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气泡吸收管上套设有第一磁铁套,该第一磁铁套驱动滑动板移动,使第一滤孔与第二滤孔交错或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的第一磁铁套,便可以隔着气泡吸收管,对内带着磁铁块的滑动板进行操作,例如磁铁套上装有一颗磁铁,将这颗磁铁转向滑动板的一端,滑动板便会受其吸引,向该端移动,这样滑动板上的第一滤孔,便会与进气管的L型端部上第二滤孔,由原先的重合变为交错或重合,或由原形的交错或重合变回重合,这样就达到了调节滤孔大小,从控制进气管出来的气泡大小的目的,使气体更为充分的与吸收液进行接触。气体上升,故第二滤孔设置于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吸收管内同轴设置有挡板,该挡板位于气泡上升路径,所述挡板与下吸收管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板对上升的气泡进行阻挡,气泡会停滞于挡板的表面,增加了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随着气泡汇聚,又会由挡板与下吸收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处离开。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朝向L型端部的端面上,沿圆周设有滤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泡通过间隙之前,再设置一道滤网,对气泡进行组合和分散,进一步加强与吸收液的接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上设有磁铁块,所述气泡吸收管上套设有第二磁铁套,该第二磁铁套驱动挡板升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标准添加的吸收液不同,液位高度也不同,因此设置的第二磁铁套,驱动带有磁铁块的挡板进行升降,以适应液位高度进行移动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型端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板结构图。其中,A1-进气口、A2-出气口、A3-进气管、A31-L型端部、A32-第二滤孔、A4-吸收管、A41-上吸收管、A42-洗啊吸收管、B1-滑动板、B11-第一滤孔、B2-磁铁块、B3-第一磁铁套、B4-挡板、B41-滤网、B5-第二磁铁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A4,包括进气口A1、出气口A2、进气管A3和吸收管A4,该吸收管A4包括上吸收管A41和下吸收管A42,所述进气管A3一端与进气口A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下吸收管A42内,所述进气管A3位于下吸收管A42的端部呈封闭的L型,该L型端部A31内设有滑动板B1,所述滑动板B1与L型端部A31竖直上方的内表面贴合,并做滑动配合,该滑动板B1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磁铁块B2,所述滑动板B1上沿滑动方向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B11;所述L型端部A31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对应第一滤孔B11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A32,所述气泡吸收管A4上套设有第一磁铁套B3,该第一磁铁套B3驱动滑动板B1移动,使第一滤孔B11与第二滤孔A32交错或重合。通过在外的第一磁铁套B3,便可以隔着气泡吸收管A4,对内带着磁铁块B2的滑动板B1进行操作,例如磁铁套上装有一颗磁铁,将这颗磁铁转向滑动板B1的一端,滑动板B1便会受其吸引,向该端移动,这样滑动板B1上的第一滤孔B11,便会与进气管A3的L型端部A31上第二滤孔A32,由原先的重合变为交错或重合,或由原形的交错或重合变回重合,这样就达到了调节滤孔大小,从控制进气管A3出来的气泡大小的目的,使气体更为充分的与吸收液进行接触。气体上升,故第二滤孔A32设置于L型端部A31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所述下吸收管A42内同轴设置有挡板B4,该挡板B4位于气泡上升路径,所述挡板B4与下吸收管A4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设置的挡板B4对上升的气泡进行阻挡,气泡会停滞于挡板B4的表面,增加了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随着气泡汇聚,又会由挡板B4与下吸收管A42内壁之间的间隙处离开。所述挡板B4朝向L型端部A31的端面上,沿圆周设有滤网B41。在气泡通过间隙之前,再设置一道滤网B41,对气泡进行组合和分散,进一步加强与吸收液的接触。所述挡板B4上设有磁铁块B2,所述气泡吸收管A4上套设有第二磁铁套B5,该第二磁铁套B5驱动挡板B4升降。由于各个标准添加的吸收液不同,液位高度也不同,因此设置的第二磁铁套B5,驱动带有磁铁块B2的挡板B4进行升降,以适应液位高度进行移动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和吸收管,该吸收管包括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下吸收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下吸收管的端部呈封闭的L型,该L型端部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贴合,并做滑动配合,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磁铁块,所述滑动板上沿滑动方向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所述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对应第一滤孔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气泡吸收管上套设有第一磁铁套,该第一磁铁套驱动滑动板移动,使第一滤孔与第二滤孔交错或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气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和吸收管,该吸收管包括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下吸收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下吸收管的端部呈封闭的L型,该L型端部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贴合,并做滑动配合,该滑动板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磁铁块,所述滑动板上沿滑动方向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所述L型端部竖直上方的内表面上,对应第一滤孔成排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气泡吸收管上套设有第一磁铁套,该第一磁铁套驱动滑动板移动,使第一滤孔与第二滤孔交错或重合。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余冬冬卢伟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一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