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80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它涉及液气相变激发与控制技术领域;电加热器固定安装于膨胀管内部,并通过电极和电源线与控制台连接,电加热器的右端通过密封螺纹与膨胀管固定密闭,所述电磁阀通过电源线与控制台连接,并通过密封螺纹固定在膨胀管泄压端,所述膨胀管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充气/闭气阀门,所述充气/闭气阀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台保持连接,所述膨胀管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泄能孔,它可重复使用,相对一次性产品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精确可控,通过电加热器和电磁阀的组合应用,可实现个位数标准的兆帕级压力的气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气相变激发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激发相变由于其技术特性,激发时间极短(通常以毫秒计),要对其作业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极其困难,由此,对于气体相变技术的应用延伸扩大,尤其是实现自动化控制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这使得目前气体相变技术只能用于爆破,而制约了其作为一种大动能的新能源方面的应用。电加热实现液气相变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电加热模式使得气体相变过程从化学激发的毫秒拉长到十秒级,在采用过去传统的定压破裂片方式的条件下,单管作业可以适用,但对于需要多管同步作业的相变爆破则十分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超高压电磁阀技术已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技术与物质基础——通过电加热实现气体液气相变,使之到达预设压力;通过电磁阀密闭/泄压可基本避免多管作业中的秒差现象,通过对相变压力的精确有效控制,不仅可实现有效的同步作业,也为远程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安全、经济、环保方面以及未来的自动化作业方面考虑,电加热和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充气/闭气阀门(1)、电加热器(2)、电磁阀(3)、控制台(4)、泄能孔(5)、压力传感器(6)、膨胀管(7)、密封螺纹(8)、电极(9)、电源线(10)和数据线(11);所述电加热器(2)固定安装于膨胀管(7)内部,并通过电极(9)和电源线(10)与控制台(4)连接,所述电加热器(2)的右端通过密封螺纹(8)与膨胀管(7)固定密闭,所述电磁阀(3)通过电源线(10)与控制台(4)连接,并通过密封螺纹(8)固定在膨胀管(7)泄压端,所述膨胀管(7)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充气/闭气阀门(1),所述充气/闭气阀门(1)的上端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加热和电磁阀技术的液-气相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充气/闭气阀门(1)、电加热器(2)、电磁阀(3)、控制台(4)、泄能孔(5)、压力传感器(6)、膨胀管(7)、密封螺纹(8)、电极(9)、电源线(10)和数据线(11);所述电加热器(2)固定安装于膨胀管(7)内部,并通过电极(9)和电源线(10)与控制台(4)连接,所述电加热器(2)的右端通过密封螺纹(8)与膨胀管(7)固定密闭,所述电磁阀(3)通过电源线(10)与控制台(4)连接,并通过密封螺纹(8)固定在膨胀管(7)泄压端,所述膨胀管(7)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充气/闭气阀门(1),所述充气/闭气阀门(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通过数据线(11)与控制台(4)保持连接,所述膨胀管(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泄能孔(5),所述控制台(4)和膨胀管(7)为分离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胜奇盛利奎胡习文辛燎原杨利荣曾长虹郭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拓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汉寿中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