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通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5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通扣,包括主体部、销钉和插片;其中,主体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主板具有呈直线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部侧板与主板的上边缘连接,下部侧板与主板的下边缘连接;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均位于主板的第一主表面侧,并均与主板垂直设置;上部侧板具有供插片穿过的上部插口,下部侧板具有供插片穿过的下部插口;插片活动地插接在上部插口和下部插口内,并与主板平行设置或相互贴合;销钉与主板固定连接,并从主板的第二主表面侧垂直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通扣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且节约材料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通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铝模板加固系统的方通扣。
技术介绍
铝模板是新一代的建筑模板系统,其通常设置在在待浇筑墙体的相对两侧,以形成供混泥土浇筑的腔体。混泥土浇筑时,会对铝模板产生巨大的侧向挤压力,为保证浇筑时铝模板的平整度,并防止涨模或爆模,通常需要在铝模板的外侧安装方通,用于对铝模板进行加固。一般地,通过方通扣将方通可拆卸地固定在铝模板的外侧。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924442U公开了一种方通扣,包括矩形状的主体板、定位销和压紧插片,其中,与定位销设置在同一侧的主体板另一端上方设置有固定托板,该固定托板的弯折方向朝向定位销一侧,在阻挡板下方还向后延伸有凸起板,该凸起板与主体板连接。基于安全性、加固可靠性等考虑,要求方通扣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固定托板、凸起板和定位销设置在主体板的同一侧,导致方通扣存在结构强度较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结构强度的方通扣。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通扣,包括主体部、销钉和插片;其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所述主板具有呈直线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上边缘连接,所述下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下边缘连接;所述上部侧板和所述下部侧板均位于所述主板的第一主表面侧,并均与所述主板垂直设置;所述上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上部插口,所述下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下部插口;所述插片活动地插接在所述上部插口和所述下部插口内,并与所述主板平行设置或相互贴合;所述销钉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从所述主板的第二主表面侧垂直伸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销钉与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分别设置在主板的相对两侧,能够有效提高方通扣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下边缘还设置有朝其第二主表面侧倾斜的定位侧板;在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定位侧板设置在所述下部侧板和所述销钉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部侧板沿所述主板的上边缘的整个长度设置,以进一步增强主体部的结构强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部插口具有大于所述下部插口的长度,所述上部插口和所述下部插口远离所述销钉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更具体地,所述插片靠近所述销钉的侧边具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直边和第一斜边,所述插片远离所述销钉的侧边具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第二直边、第二斜边和第三直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相互平行;当所述第一直边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下部插口靠近所述销钉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上部插口远离所述销钉的一端接触。如此设置,能够达成更佳的方通紧固效果,也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方通。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片下端靠近所述销钉的一侧具有台阶部,所述插片靠近所述销钉的侧边与所述台阶部之间形成圆角过渡。如此设置,可以更为方便地将插片插入上部插口和下部插口内。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销钉上设置有用于插入锁紧销片的锁孔;所述锁孔的上端朝所述插片一侧倾斜设置,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0°~3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上具有朝其第一主表面一侧凸出的冲压凸部;在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冲压凸部设置在所述插片和所述销钉之间。冲压凸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主体部的结构强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片的上端形成有上止挡凸起,所述插片的下端形成有下止挡凸起,所述上止挡凸起和所述下止挡凸起用于阻止所述插片脱离所述主体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上对应于所述插片的位置形成有贯穿所述主板的电镀工艺孔。在电镀过程中,镀液可经过电镀工艺孔进入主板和插片之间的间隙,达成更佳的电镀效果。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通扣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方通扣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方通扣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方通扣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的方通扣包括主体部1、以及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两端的插片2和销钉3;其中,主体部1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11、上部侧板12和下部侧板13,主板11具有第一主表面101和第二主表面102,销钉3焊接固定在主板11的一个端部,并从主板11的第二主表面102一侧垂直伸出;上部侧板12和下部侧板13均位于主板11的第一主表面101一侧,并均与主板11垂直设置,使得方通扣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具体的,主板11大致呈矩形,具有呈直线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部侧板12与主板11的上边缘连接;优选的,上部侧板12沿主板11的上边缘的整个长度设置,能够更佳地增强主体部1及方通扣的结构强度。下部侧板13与主板11的下边缘连接。主板11的下边缘还设置有朝其第二主表面102一侧倾斜的定位侧板14;在主板11的长度方向上,定位侧板14设置在下部侧板13和销钉3之间。基于节省材料的考虑,主板11上设置销钉3一端的下侧被局部切除而形成斜角113。为了进一步增强主体部1的结构强度,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主板11上成型朝其第一主表面101一侧凸出的一个或多个冲压凸部112(主板11的第二主表面102相应形成凹部);在主板11的长度方向上,冲压凸部112设置在插片2和销钉3之间。上部侧板12具有供插片2穿过的上部插口121,下部侧板13具有供插片2穿过的下部插口131;插片2活动地插接在上部插口121和下部插口131内,并与主板11平行设置或相互贴合。优选的,如图3所示,上部插口121具有大于下部插口131的长度,且上部插口121和下部插口131远离销钉3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继续参阅图3,插片2靠近销钉3的侧边具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直边261和第一斜边262,插片2远离销钉3的侧边具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第二直边251、第二斜边252和第三直边253,第一斜边262和第二斜边252相互平行;当第一直边261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斜边262与下部插口131靠近销钉3的一端接触,第二斜边252与上部插口121远离销钉3的一端接触。如此设置,在锁紧方通时,插片2的第一直边261可以始终在竖直方向上与方通保持贴合状态,能够达成更佳的方通紧固效果;插片2的第一直边261与销钉3的间距也可以视现场情况灵活调节,使得该方通扣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方通。如图2和3所示,插片2下端靠近销钉3的一侧具有台阶部23,插片2靠近销钉3的侧边与台阶部23之间形成圆角24,即第一直边261与台阶部23之间形成圆角24。台阶部23和圆角24的设置,可以更为方便地将插片2插入上部插口121和下部插口131内。进一步地,插片2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通扣,包括主体部、销钉和插片;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所述主板具有呈直线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上边缘连接,所述下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下边缘连接;所述上部侧板和所述下部侧板均位于所述主板的第一主表面侧,并均与所述主板垂直设置;/n所述上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上部插口,所述下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下部插口;所述插片活动地插接在所述上部插口和所述下部插口内,并与所述主板平行设置或相互贴合;/n所述销钉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从所述主板的第二主表面侧垂直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通扣,包括主体部、销钉和插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上部侧板和下部侧板,所述主板具有呈直线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上边缘连接,所述下部侧板与所述主板的下边缘连接;所述上部侧板和所述下部侧板均位于所述主板的第一主表面侧,并均与所述主板垂直设置;
所述上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上部插口,所述下部侧板具有供所述插片穿过的下部插口;所述插片活动地插接在所述上部插口和所述下部插口内,并与所述主板平行设置或相互贴合;
所述销钉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从所述主板的第二主表面侧垂直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下边缘还设置有朝其第二主表面侧倾斜的定位侧板;在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定位侧板设置在所述下部侧板和所述销钉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侧板沿所述主板的上边缘的整个长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插口具有大于所述下部插口的长度,所述上部插口和所述下部插口远离所述销钉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靠近所述销钉的侧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勤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