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承柱专利>正文

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48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民用建筑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三种屋顶结构,均包括主梁、副梁以及支撑墩,将副梁置于主梁上为吊顶提供空间,支撑墩与墙体的不同连接结构均起到了利于施工,操作简单的效果,并且屋顶结构的整体具有设计成本低,造价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民用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型建筑体正在逐渐的普及。预制型建筑体具有工期短,成本低的优点。而进一步的简化装配过程,减少装配时间以及减少预制型建筑体的加工成本正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技术意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关于预制屋顶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第一种屋顶结构,其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位于所述主梁上方,所述副梁与所述主梁垂直并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副梁连接有多根吊杆;所述支撑墩呈矩形管状结构,所述支撑墩的开口朝向为水平;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孔,所述墙体设置有从所述注浆孔内向上伸出的植筋,所述支撑墩开设有避让口以使所述植筋伸入到所述支撑墩内,所述支撑墩的两端开口固定设置有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本技术还提供了第二种屋顶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贴合于所述主梁上表面并与所述主梁垂直,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副梁连接有多根吊杆;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内注有混凝土,所述主梁的下表面和所述支撑墩的下表面均固定有插入所述预埋套管内的栓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套管的顶端管口呈扩口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第三种屋顶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贴合于所述主梁上表面并与所述主梁垂直,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副梁连接有多根吊杆;所述墙体预埋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上伸出的螺栓,所述主梁和所述支撑墩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穿孔,所述螺栓通过配合螺母与所述主梁以及所述支撑墩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副梁设置于主梁上方是为吊顶留出空间;2、实施例1中的两块挡板之间能够存蓄混凝土,使得支撑墩与墙体的连接十分牢靠;3、实施例1中的挡板起到了现浇模板的作用,但是不需要拆除;4、在实施例2中直接将栓体插入到预埋套管中即可,简化了操作过程;5、在实施例3中利用螺栓连接而放弃了常规的现浇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屋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中副梁与墙体连接处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中主梁与墙体连接处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3中屋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梁;2、副梁;3、支撑墩;4、墙体;41、植筋;42、预埋螺栓;43、螺母;44、预埋套管;5、栓体;6、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顶结构,其包括墙体4和设置于墙体4上方的主梁1与副梁2。副梁2位于主梁1上方,副梁2与主梁1垂直并与主梁1固定连接。副梁2与主梁1优先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但是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等其他连接方式。副梁2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3。支撑墩3呈矩形管状结构,支撑墩3的开口朝向为水平。支撑墩3也优先采用与副梁2焊接相连的方式,支撑墩3同样的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等其他连接方式。支撑墩3的下端面与主梁1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墙体4的上表面,副梁2连接有多根吊杆。主梁1和副梁2均使用工字钢,因为工字钢是十分普通的工业型材,获取容易并且成本低廉,并且工字钢十分便于切割到不同的长度,这对于定制化的房屋设计十分有好处,可以随意的根据房屋大小切割出对应长度的主梁1和副梁2,并且主梁1和副梁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房屋的大小进行调整。相比于混凝土预制的屋顶,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屋顶结构并不受限于浇筑用的模板,生产过程更简单,生产周期更短。另外主梁1与副梁2以及支撑墩3的连体结构同样采用外场预制,在现场直接装配即可。将副梁2设置于主梁1上方是为吊顶留出空间,吊杆以及连接在吊杆之间的龙骨均与主梁1位于同一层,在棚顶上方常见的中央空调管道等管道只需要适当的改变尺寸规格即可,这对于房屋设计人员是十分容易的,这样使棚顶尽可能的靠近主梁1,增加房屋内的高度。结合图2和图3,墙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孔,墙体4设置有从注浆孔内向上伸出的植筋41。支撑墩3开设有避让口以使植筋41伸入到支撑墩3内,支撑墩3的两端开口固定有挡板。在支撑墩3内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灌入到注浆孔内并将伸出的植筋41埋没,这样当混凝土凝固后可以使支撑墩3与墙体4牢靠的连接在一起。挡板起到了现浇模板的作用,但是挡板不需要拆卸,挡板的设置可以使支撑墩3与墙体4的连接更牢靠。另外使挡板的上端与植筋41的上端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刚好可以淹没植筋41却不会从挡板处溢出,在充分连接的情况下又不浪费材料。结合图7,图7中示出了主梁1和副梁2上安装防护板6的结构,防护板6使得屋顶能够封闭且完整,防护板6可以是具有装饰性的。实施例2:结合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顶结构,包括墙体4和设置于墙体4上方的主梁1与副梁2,副梁2贴合于主梁1的上表面并与主梁1垂直。副梁2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焊接支撑墩3,支撑墩3的下端面与主梁1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墙体4的上表面,副梁2连接有多根吊杆。墙体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预埋套管44,预埋套管44内注有混凝土。主梁1的下表面和支撑墩3的下表面均固定有插入预埋套管44内的栓体5。当栓体5插入到预埋套管44内,预埋套管44内的混凝土将充满预埋套管44与栓体5间的空隙。当混凝土凝固后,主梁1和支撑墩3将与墙体4连接在一起。预埋套管44的上端管口呈扩口结构,这是为了便于栓体5插入到预埋套管44内。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包括:本实施例并不要求副梁2与主梁1固定连接,因为主梁1和副梁2均能够独立的与墙体4连接,但是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仍然采用主梁1与副梁2焊接相连,这样做是为了使主梁1与副梁2能够一体受力。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数量更少,混凝土在放置主梁1和副梁2之前预先填充到预埋套管44内即可,放置主梁1和副梁2后不再需要其他操作步骤,等待混凝土凝固即可,施工过程更为简单。关于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他部分,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实施例3:参考图5和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顶结构,包括墙体4和设置于墙体4上方的主梁1与副梁2,副梁2贴合于主梁1上表面并与主梁1垂直,副梁2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焊接支撑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位于所述主梁上方,所述副梁与所述主梁垂直并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副梁连接有多根吊杆;/n所述支撑墩呈矩形管状结构,所述支撑墩的开口朝向为水平;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孔,所述墙体设置有从所述注浆孔内向上伸出的植筋,所述支撑墩开设有避让口以使所述植筋伸入到所述支撑墩内,所述支撑墩的两端开口固定设置有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位于所述主梁上方,所述副梁与所述主梁垂直并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的下端面对齐并均用于抵触在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副梁连接有多根吊杆;
所述支撑墩呈矩形管状结构,所述支撑墩的开口朝向为水平;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孔,所述墙体设置有从所述注浆孔内向上伸出的植筋,所述支撑墩开设有避让口以使所述植筋伸入到所述支撑墩内,所述支撑墩的两端开口固定设置有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


2.一种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方的主梁与副梁,所述副梁贴合于所述主梁上表面并与所述主梁垂直,所述副梁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下端面与所述主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承柱
申请(专利权)人:许承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