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38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其包括排水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孔孔口处且与所述排水孔孔口相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排水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排水孔内壁的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连接板侧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的气缸。本申请具有减少排水孔变形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大坝排水孔是大坝的重要组成结构,主要用于将大坝内储蓄的水排放至下游河道中。在实际应用中,水利大坝排水孔通常是由多节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但由于大坝排水孔的体积较大,需要先在工厂预制多段不锈钢管体,再运输到施工现场焊接组装,而后再通过水泥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内。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不锈钢排水孔的尺寸很大,运到大坝安装的过程中极易因不锈钢板的自身重量而产生变形,且由于不锈钢排水孔的使用条件,排水孔的不锈钢板面不能受损,否则降低不锈钢排水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大坝运输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包括排水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孔孔口处且与所述排水孔孔口相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排水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排水孔内,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排水孔内壁的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连接板侧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的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可驱动支撑组件抵紧排水孔的内壁,并可持续地对排水孔内壁施加压力,从而减少排水孔在运输和安装的产生的变形量。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的圆筒,所述圆筒内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圆筒的周侧上开设有沿所述圆筒轴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贯穿所述圆筒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侧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沿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以及连接板并延伸至所述圆筒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周侧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气缸活塞杆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固定板侧面上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朝向所述圆筒的侧面上开设有沿所述抵接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抵接块的两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于交叉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抵接块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且分别对应与所述抵接块的两端铰接,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侧面上开设有沿所述圆筒轴向延伸的第二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二长条形通孔贯穿所述抵接块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抵接块的铰接处可沿着所述第二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朝向抵接块的夹角减小,抵接块向远离圆筒的方向移动,且抵接块与排水孔的内壁相抵接,支撑组件对排水孔的内壁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减少排水孔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可选的,所述抵接块背离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排水孔内壁抵接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可起到保护排水孔内壁的作用,降低抵接块在支撑排水孔内壁时排水孔内壁被刮花的风险。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圆筒的周侧均匀分布有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支撑组件可使排水孔的内壁受力更均匀,增强对排水孔内壁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排水孔的变形量。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排水孔的孔壁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将固定板与排水孔孔壁卡接后,启动气缸,使抵接块与排水孔内壁抵接,利用橡胶垫与排水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板固定在排水孔的孔口处。可选的,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上开设有沿所述抵接块移动方向延伸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贯穿所述连接板的周侧,所述抵接块通过所述导滑槽与所述连接板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通过导滑槽与连接板滑移连接,减小了抵接块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抵接块的移动更加顺畅。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且位于所述圆形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圆形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橡胶垫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使固定板与排水孔孔口侧壁的卡接更稳固,同时圆形橡胶垫可降低排水孔的不锈钢板刮花的风险。可选的,所述排水孔的两端孔口处均设置有支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组件可进一步减少排水孔在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气缸可驱动支撑组件抵紧排水孔的内壁,并可持续地对排水孔内壁施加压力,从而减少排水孔在运输和安装的产生的变形量;2.当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第二连接杆与活塞杆铰接的一端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相互靠近,抵接块向远离圆筒的方向移动直至抵接块与排水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对排水孔的内壁起到支撑作用;3.固定板上圆形凹槽与圆形橡胶垫的设置可使固定板与排水孔孔口处侧壁卡接得更紧密,同时也可使固定板圆形凹槽处的侧壁不与排水孔的不锈钢板直接接触,使不锈钢板不被刮花。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支撑组件、固定板、连接板、气缸、圆形橡胶垫、橡胶垫以及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孔;11、凹槽;12、第二长条形通孔;13、橡胶垫;14、圆形凹槽;15、导滑槽;16、圆形橡胶垫;2、固定板;3、连接板;4、气缸;5、圆筒;6、连接块;7、第一长条形通孔;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抵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参照图1和图2,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包括排水孔1以及设置于排水孔1两端孔口处且与排水孔1孔口处的侧面相贴合的两个固定板2,固定板2朝向所述排水孔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位于排水孔1孔内,连接板3背离固定板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开口朝向连接板3的圆筒5,圆筒5的周侧上开设有沿圆筒5轴向延伸的四个第一长条形通孔7,四个第一长条形通孔7沿圆筒5的周侧均匀分布,且第一长条形通孔7贯穿圆筒5与连接板3相贴合的端面,固定板2背离连接板3的侧面上安装有活塞杆朝向固定板2的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沿固定板2背离连接板3的侧面依次穿过固定板2以及连接板3并延伸至圆筒5内,气缸4的活塞杆延伸至圆筒5内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支撑排水孔1内侧的四个支撑组件。参照图2和图3,圆筒5的内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支撑组件由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以及抵接块10组成,抵接块10设置在圆筒5的一侧,且抵接块10与第一长条形通孔7相对,抵接块10朝向圆筒5的侧面上开设有沿抵接块10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抵接块10两端面的凹槽11,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呈交叉设置,且第一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孔(1)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孔(1)孔口处且与所述排水孔(1)孔口相贴合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朝向所述排水孔(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且所述连接板(3)位于所述排水孔(1)内,所述连接板(3)背离所述固定板(2)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排水孔(1)内壁的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板(2)背离所述连接板(3)侧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的气缸(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孔(1)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孔(1)孔口处且与所述排水孔(1)孔口相贴合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朝向所述排水孔(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且所述连接板(3)位于所述排水孔(1)内,所述连接板(3)背离所述固定板(2)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排水孔(1)内壁的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板(2)背离所述连接板(3)侧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的气缸(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不锈钢排水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背离所述固定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3)的圆筒(5),所述圆筒(5)内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圆筒(5)的周侧上开设有沿所述圆筒(5)轴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形通孔(7),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7)贯穿所述圆筒(5)朝向所述连接板(3)的侧面,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末端沿所述固定板(2)背离所述连接板(3)的侧面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2)以及连接板(3)并延伸至所述圆筒(5)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块(6)靠近所述连接板(3)的一端周侧铰接的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气缸(4)活塞杆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9)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背离所述固定板(2)侧面上的抵接块(10),所述抵接块(10)朝向所述圆筒(5)的侧面上开设有沿所述抵接块(10)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贯穿所述抵接块(10)的两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第二连接杆(9)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第二连接杆(9)于交叉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第二连接杆(9)靠近抵接块(1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形通孔(7)且分别对应与所述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涛魏永强肖爱梅李婷婷田春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庆和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