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31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包括跑道主体层和基础层,还包括排水结构与缓冲结构,跑道主体层上端铺设有防滑颗粒层,排水结构包括流水槽和排水槽,流水槽置于跑道主体层上端面两侧,排水槽置于跑道主体层外壁两侧,跑道主体层内位于流水槽与排水槽之间设有絮状层,絮状层分别与流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且絮状层内形成有若干腔室,絮状层端部与流水槽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流孔,过流孔内设有滤网;雨天时,水流会先一步通过流水槽、絮状层和排水槽依次排出,以防止流水汇集成坑,进而提高跑道的排水效果,另外絮状层的设置,使跑道的透气保水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
本技术涉及塑胶跑道
,具体是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
技术介绍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传统的塑胶跑道多为封闭式结构,透气保水效果不佳,另外在下大雨时,雨水很容易汇聚在跑道上形成水坑,而跑道本身所具有的渗透系统很难将水流快速排出,继而给后续人员的使用带来了难题,对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包括跑道主体层和基础层,还包括排水结构与缓冲结构,跑道主体层上端铺设有防滑颗粒层;排水结构包括流水槽和排水槽,流水槽置于跑道主体层上端面两侧,排水槽置于跑道主体层外壁两侧,跑道主体层内位于流水槽与排水槽之间设有絮状层,絮状层分别与流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且絮状层内形成有若干腔室,絮状层端部与流水槽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流孔,过流孔内设有滤网;缓冲结构,设置在基础层与跑道主体层之间,用于提高跑道主体层的承载能力。优选的,所述跑道主体层与缓冲结构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为SBS防水卷材涂设而成。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层一与缓冲层二,缓冲层一置于跑道主体层下端,缓冲层二置于基础层上端并与缓冲层一相接,缓冲层一与缓冲层二的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提高两者配合紧密性的连接齿槽。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一与缓冲层二由硅PU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跑道主体层上端面呈曲面设置,其两侧高度低于跑道主体层中心处高度。优选的,所述基础层内开设有多组透气孔,多组透气孔置于基础层内均匀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天时,水流会先一步通过流水槽、絮状层和排水槽依次排出,以防止流水汇集成坑,进而提高跑道的排水效果,另外絮状层的设置,使跑道的透气保水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安全可靠;硅PU材料制成缓冲结构设置在基础层与跑道主体层之间,能有效提高跑道主体层的承载能力,防水层的设置,用于防止水汽渗透到基础层中,另外带有透气孔的基础层,具有良好的透气保水效果,能有效排出其内部多余的水汽,提高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无疑的,本技术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中基础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础层;101、缓冲层一;102、透气孔;2、跑道主体层;201、防滑颗粒层;3、防水层;301、缓冲层二;4、流水槽;401、絮状层;402、排水槽;403、过流孔;404、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包括跑道主体层2和基础层1,还包括排水结构与缓冲结构,跑道主体层2上端铺设有防滑颗粒层201;跑道主体层2上端面呈曲面设置,其两侧高度低于跑道主体层2中心处高度;跑道主体层2两侧略微倾斜,用于使跑道上水流迅速流入排水结构内进行排出,避免水流积累在一起形成水坑;排水结构包括流水槽4和排水槽402,流水槽4置于跑道主体层2上端面两侧,排水槽402置于跑道主体层2外壁两侧,跑道主体层2内位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之间设有絮状层401,絮状层401分别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相连通,且絮状层401内形成有若干腔室,絮状层401端部与流水槽4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流孔403,过流孔403内设有滤网404;在大雨天时,雨水化为水流在跑道主体层2上汇集,然后流入流水槽4内,再由流水槽4通过过流孔403传递到絮状层401内的腔室中,然后经排水槽402排出,进而避免水流堆积成坑,使塑胶跑道的排水效果大幅度加强,其中滤网404的设置用于防止粉尘颗粒落入絮状层401内的腔室中,避免絮状层401堵塞,另外絮状层401的设置能有效提高塑胶跑道的透气保水效果;跑道主体层2与缓冲结构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层3,防水层3为SBS防水卷材涂设而成;SBS防水卷材是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的沥青做浸渍和涂盖材料,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细砂、矿物片料或铝箔、铜箔等隔离材料所制成的可以卷曲的片状防水卷材,具有纵横向拉力大、延伸率好、韧性强、耐低温、耐老化、耐紫外线,耐温差变化大,自愈力粘合性好等优良性能;缓冲结构,设置在基础层1与跑道主体层2之间,用于提高跑道主体层2的承载能力;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层一101与缓冲层二301,缓冲层一101置于跑道主体层2下端,缓冲层二301置于基础层1上端并与缓冲层一101相接,缓冲层一101与缓冲层二301的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提高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包括跑道主体层(2)和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结构与缓冲结构,所述跑道主体层(2)上端铺设有防滑颗粒层(201);/n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流水槽(4)和排水槽(402),所述流水槽(4)置于跑道主体层(2)上端面两侧,所述排水槽(402)置于跑道主体层(2)外壁两侧,所述跑道主体层(2)内位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之间设有絮状层(401),所述絮状层(401)分别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相连通,且所述絮状层(401)内形成有若干腔室,所述絮状层(401)端部与流水槽(4)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流孔(403),所述过流孔(403)内设有滤网(404);/n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基础层(1)与跑道主体层(2)之间,用于提高所述跑道主体层(2)的承载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包括跑道主体层(2)和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结构与缓冲结构,所述跑道主体层(2)上端铺设有防滑颗粒层(201);
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流水槽(4)和排水槽(402),所述流水槽(4)置于跑道主体层(2)上端面两侧,所述排水槽(402)置于跑道主体层(2)外壁两侧,所述跑道主体层(2)内位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之间设有絮状层(401),所述絮状层(401)分别与流水槽(4)与排水槽(402)相连通,且所述絮状层(401)内形成有若干腔室,所述絮状层(401)端部与流水槽(4)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流孔(403),所述过流孔(403)内设有滤网(404);
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基础层(1)与跑道主体层(2)之间,用于提高所述跑道主体层(2)的承载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环保水性塑胶跑道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主体层(2)与缓冲结构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为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钧毅尤嘉毅尤浚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三维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