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6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包括土壤层,土壤层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埋式设备本体,土壤层的顶侧外表面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尾端置传料通道于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内部顶端左部位置,进水管的尾端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过滤斗,过滤斗的内部中下端斜向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通道,传料通道的内部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传料轴,传料轴的外表面环绕分列螺旋固定安装有传料叶片,过滤斗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起到将水污染防治设备设置为闭合式结构,缩小占地面积,且避免产生异味二次污染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防治设备
,具体是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和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水污染防治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以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污染防治设备,由于大部分为开放式结构,这种结构的水污染防治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的污水处理,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不易移动,且容易产生异味二次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在水污染防治时存在着大部分为开放式结构,这种结构的水污染防治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占地面积较大,不易移动,且容易产生异味二次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埋式设备本体,所述土壤层的顶侧外表面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尾端置传料通道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内部顶端左部位置,所述进水管的尾端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的内部中下端斜向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通道,所述传料通道的内部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传料轴,所述传料轴的外表面环绕分列螺旋固定安装有传料叶片,所述过滤斗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右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右端与所述传料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料通道的右端下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下料通道,所述过滤斗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液斗,所述下液斗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底侧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储水池的右方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左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抽水管,所述L形抽水管的左端置于所述储水池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第一抽水泵的顶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输水管,所述L形输水管的尾端置于第一处理箱的内部左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处理箱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一收料网,所述第一收料网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传输轮,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处理箱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下端上下垂直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右侧外表面中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底座,所述第一风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抽风管,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左端置于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鼓风机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扩风斗,所述第一扩风斗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风囱,所述第一风囱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的顶侧外表面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右端贯穿至第二处理箱的内部左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处理箱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处理箱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二收料网,所述第二收料网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收料网的右端贯穿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的右端与所述下料通道的下端左部贯穿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处理箱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处理箱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箱,所述第三电机箱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下端上下垂直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箱的右侧外表面中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底座,所述第二风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二鼓风机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抽风管,所述第二抽风管的左端置于所述第二处理箱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二鼓风机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风管,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右端贯穿至所述下料通道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生化池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底侧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外表面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撑座,所述第四支撑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底座,所述第一泵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左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抽水泵的顶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输水管,所述生化池的右方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底座,所述第二泵机底座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底侧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二泵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左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折形抽水管,所述折形抽水管的左端置于所述生化池的内部右端底部位置,所述抽料泵的顶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的内部位置,所述输料管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灌料装置,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的内部右端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配电箱。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杆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5行2列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尾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反应球,所述反应球的内部填装有聚合氯化铝。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杆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3行2列分布,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尾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反应架,所述反应架的尾端内部填装有煤质活性炭。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风管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二扩风斗,所述第二扩风斗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二风囱,所述第二风囱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的顶侧外表面上方位置。优选地,所述下料通道的尾端置于生化池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所述生化池的顶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底侧外表面相互贴合。优选地,所述输水管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的顶侧外表面上方位置,所述输水管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喷水斗,所述喷水斗的顶侧外表面开设有喷水孔。优选地,所述灌料装置置于所述土壤层的内部位置,所述灌料装置的底侧外表面开设有灌料口,所述灌料口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1行10列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埋式设备本体(2),所述土壤层(1)的顶侧外表面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尾端置传料通道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2)的内部顶端左部位置,所述进水管(3)的尾端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过滤斗(4),所述过滤斗(4)的内部中下端斜向固定安装有过滤网(401),所述过滤网(401)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通道(5),所述传料通道(5)的内部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传料轴(501),所述传料轴(5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螺旋固定安装有传料叶片(502),所述过滤斗(4)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503),所述第一支撑座(503)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504),所述第一电机箱(504)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5)的右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506),所述第一驱动轴(506)的右端与所述传料轴(50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料通道(5)的右端下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下料通道(507),所述过滤斗(4)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液斗(6),所述下液斗(6)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储水池(7),所述储水池(7)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2)的底侧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储水池(7)的右方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8),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左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抽水管(801),所述L形抽水管(801)的左端置于所述储水池(7)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顶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输水管(802),所述L形输水管(802)的尾端置于第一处理箱(9)的内部左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轴(901),所述第一搅拌轴(9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902),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一收料网(904),所述第一收料网(904)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输装置(905),所述第一传输装置(905)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传输轮(906),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水管(907),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10),所述第二电机箱(10)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0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01)的下端上下垂直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002),所述第二驱动轴(100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右侧外表面中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1),所述第二支撑座(1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底座(1101),所述第一风机底座(110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1102),所述第一鼓风机(1102)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抽风管(1103),所述第一抽风管(1103)的左端置于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鼓风机(1102)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风管(1104),所述第一输风管(1104)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扩风斗(1105),所述第一扩风斗(1105)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风囱(1106),所述第一风囱(1106)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1)的顶侧外表面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导水管(907)的右端贯穿至第二处理箱(12)的内部左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搅拌轴(1201),所述第二搅拌轴(12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202),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二收料网(1204),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收料网(904)的右端贯穿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右端与所述下料通道(507)的下端左部贯穿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传输装置(1205),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05)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二传输轮(1206),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水管(1207),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箱(13),所述第三电机箱(13)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30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301)的下端上下垂直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三驱动轴(1302),所述第三驱动轴(130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1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右侧外表面中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座(14),所述第三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水污染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层(1),所述土壤层(1)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埋式设备本体(2),所述土壤层(1)的顶侧外表面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尾端置传料通道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2)的内部顶端左部位置,所述进水管(3)的尾端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过滤斗(4),所述过滤斗(4)的内部中下端斜向固定安装有过滤网(401),所述过滤网(401)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通道(5),所述传料通道(5)的内部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传料轴(501),所述传料轴(5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螺旋固定安装有传料叶片(502),所述过滤斗(4)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503),所述第一支撑座(503)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504),所述第一电机箱(504)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5)的右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506),所述第一驱动轴(506)的右端与所述传料轴(50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料通道(5)的右端下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下料通道(507),所述过滤斗(4)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液斗(6),所述下液斗(6)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储水池(7),所述储水池(7)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地埋式设备本体(2)的底侧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储水池(7)的右方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8),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左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抽水管(801),所述L形抽水管(801)的左端置于所述储水池(7)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顶端中央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L形输水管(802),所述L形输水管(802)的尾端置于第一处理箱(9)的内部左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轴(901),所述第一搅拌轴(9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902),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一收料网(904),所述第一收料网(904)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输装置(905),所述第一传输装置(905)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传输轮(906),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水管(907),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10),所述第二电机箱(10)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0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01)的下端上下垂直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002),所述第二驱动轴(100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搅拌轴(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右侧外表面中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1),所述第二支撑座(1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底座(1101),所述第一风机底座(110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1102),所述第一鼓风机(1102)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抽风管(1103),所述第一抽风管(1103)的左端置于所述第一处理箱(9)的内部右端顶部位置,所述第一鼓风机(1102)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风管(1104),所述第一输风管(1104)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扩风斗(1105),所述第一扩风斗(1105)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一风囱(1106),所述第一风囱(1106)的顶端置于所述土壤层(1)的顶侧外表面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导水管(907)的右端贯穿至第二处理箱(12)的内部左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顶侧内表面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搅拌轴(1201),所述第二搅拌轴(1201)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202),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底侧外表面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二收料网(1204),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收料网(904)的右端贯穿固定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右端与所述下料通道(507)的下端左部贯穿连通,所述第二收料网(1204)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传输装置(1205),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05)的内部左右端位置均转动安装有第二传输轮(1206),所述第二处理箱(12)的右侧外表面底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月池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