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11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由槽体、旋转刮板、鼓气管和旋转装置组成,所述槽体侧边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渣管,旋转刮板设置在槽体上部,旋转刮板与旋转电机连接,鼓气管设置在槽体底部且铺满槽体底部,所述鼓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孔,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板和第一旋转电机,旋转装置在槽体内排布有3‑6层,每层的旋转装置之间的间隙为2‑5cm,出料管的出口底端位置高于排渣管的底端,旋转刮板的底端与排渣管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率高,且对细微颗粒的捕捉效果好,且实现了连续进出料和自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任何可以使物质显现设计需要颜色的物质都称为着色剂。它可以是有机或无机的,可以是天然的或合成的。我国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以及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着色剂主要分颜料和染料两种。颜料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优点为密度小、着色力高、透明度好,但其一般分子结构小,着色时易发生迁移。在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含有固体颗粒的废水,需要进行气浮装置来进行分离。气浮装置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⑴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槽体(1)、旋转刮板(2)、鼓气管(3)和旋转装置(4)组成,所述槽体(1)侧边设置有进料管(5)、出料管(6)和排渣管(7),旋转刮板(2)设置在槽体(1)上部,旋转刮板(2)与旋转电机(8)连接,鼓气管(3)设置在槽体(1)底部且铺满槽体(1)底部,所述鼓气管(3)上设置有出气孔(9),旋转装置(4)包括旋转板(10)和第一旋转电机(11),旋转装置(4)在槽体(1)内排布有3-6层,每层的旋转装置(4)之间的间隙为2-5cm,出料管(6)的出口底端位置高于排渣管(7)的底端,旋转刮板(2)的底端与排渣管(7)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槽体(1)、旋转刮板(2)、鼓气管(3)和旋转装置(4)组成,所述槽体(1)侧边设置有进料管(5)、出料管(6)和排渣管(7),旋转刮板(2)设置在槽体(1)上部,旋转刮板(2)与旋转电机(8)连接,鼓气管(3)设置在槽体(1)底部且铺满槽体(1)底部,所述鼓气管(3)上设置有出气孔(9),旋转装置(4)包括旋转板(10)和第一旋转电机(11),旋转装置(4)在槽体(1)内排布有3-6层,每层的旋转装置(4)之间的间隙为2-5cm,出料管(6)的出口底端位置高于排渣管(7)的底端,旋转刮板(2)的底端与排渣管(7)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5)上设置有数显流量计(12),进料管(5)的进口设置在槽体(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色剂制造产生的废水深度处理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孔(9)的直径为0.05-0.2mm,鼓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帆朱小兵马寅孙欧阳亮胡延吴娟娟唐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友精密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