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用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0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炉用锅,该锅包括锅把手与金属材质全曲面锅体,锅体底部设置有一柱状凸台,柱状凸台上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一导热凸台。柱状凸台朝下的一侧设置有空腔,柱状凸台上设置有导通空腔与外界的排气槽。对于电磁炉来讲,锅具产生的热量远大于自身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能隔绝或者减少锅具传入机器的热量就能让电磁炉发挥更好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出得出结论,让电磁炉锅底和炉面保持一定距离的空气间隙能有效的降低电磁炉内部温升,并起到恒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操作安全可靠、不仅能降低电磁炉内部温升,还能实现精确感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用锅
技术介绍
由于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加热食物的同时,本身也会产生部分热量,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来源大致分为两部分1.电磁炉内部元器件的发热产生部分;2.锅具通过加热面板传入的部分,由于线圈盘本身产生高频磁场并不受其作用,发热比较大,再加上锅具传入的部分,其温升的考验就更加严峻,为此市场上出现了超大线盘分散温升的做法,这样造成材料的损耗,又不便于节能。现有的电磁炉台面有两种结构,分别为凹形结构和平板形结构,鉴于电磁炉感应加热的原理,均要求其台面下方的感应线圈与锅具底面之间保持一均匀间距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耦合合,因此,与其适配的炒锅底部也为凹曲面和平底式,其中凹曲面炒锅是中式菜肴烹饪的首选。由于电磁炉的凹形台面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大部分电磁炉都采用平板形台面,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平底炒锅不符合中式菜肴的烹饪习惯。如中国专利号ZL95201984.4中公开了一种平面、弧面锅底两用电磁炉,由电磁炉炉面和支承座组成,电磁炉炉面是由凸型弧弧面、凹型弧弧面和凹型弧弧面经过渡弧面联成一个整体的,在电磁炉炉面的上部,安装3至12个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用锅,该锅包括锅把手(7)与金属材质全曲面锅体(6),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一柱状凸台,柱状凸台上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一导热凸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用锅,该锅包括锅把手(7)与金属材质全曲面锅体(6),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一柱状凸台,柱状凸台上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一导热凸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用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凸台朝下的一侧设置有空腔,柱状凸台上设置有导通空腔与外界的排气条缝/或孔/或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用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腔为环形结构,空腔中央设置有一导热凸台(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用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热凸台(4)的外径范围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