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及箔绕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39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及箔绕浇注方法,属于浇注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具有沿模具主体的轴向伸向箔绕面的外侧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一抵接面,第一限位部的延伸端的高度高于对绕制在箔绕面上的箔进行浇注的最高液位;第二限位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模具主体的下端,具有沿模具主体的轴向伸向箔绕面的外侧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箔绕浇注模具通过在模具主体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而可便于对箔绕浇注后的模具主体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及箔绕浇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箔绕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及箔绕浇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的箔绕模具,一般会在模具上构造有限位挡条,该限位挡条设于模具表面并沿模具轴向延伸整个模具,以便于在铜箔绕设过程的操作,对引线的接线铜排限位,防止接线铜排歪斜。由于低压铜箔绕组,铜箔和铜箔之间存在间隙,在负载情况下,变压器噪声显著增加,对低压箔绕线圈浇注,不仅能有效减少噪声,而且外形也比较美观。然而,如果进行浇注,限位条垂直度要求很高(实际时无法保证垂直度),限位条有稍微倾斜就会无法将模具和箔绕抽离脱模;还有限位条的焊缝处理,由于真空浇注,环氧树脂渗透到焊缝里,也将无法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压箔绕浇注模具模具在进行脱模时无法顺利脱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脱模效率的箔绕浇注模具及箔绕浇注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具有用于箔绕的箔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主体(1),具有用于箔绕的箔绕面(101);/n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上端,具有沿所述模具主体(1)的轴向伸向所述箔绕面(101)的外侧的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一抵接面(201),所述第一限位部(2)的延伸端的高度高于对绕制在所述箔绕面(101)上的箔进行浇注的最高液位;/n第二限位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模具主体(1)的下端,具有沿所述模具主体(1)的轴向伸向所述箔绕面(101)的外侧的第二限位部(3),所述第二限位部(3)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二抵接面(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主体(1),具有用于箔绕的箔绕面(101);
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上端,具有沿所述模具主体(1)的轴向伸向所述箔绕面(101)的外侧的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一抵接面(201),所述第一限位部(2)的延伸端的高度高于对绕制在所述箔绕面(101)上的箔进行浇注的最高液位;
第二限位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模具主体(1)的下端,具有沿所述模具主体(1)的轴向伸向所述箔绕面(101)的外侧的第二限位部(3),所述第二限位部(3)上具有用于与接线铜排抵接的第二抵接面(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为方钢或圆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上端面固设有第一夹持板(5),所述第一夹持板(5)用以夹持固定所述接线铜排,所述第一夹持板(5)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相对所述第二限位部(3)垂直设置的承托部(4),所述承托部(4)与所述模具主体(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箔绕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4)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斯郑坚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临高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