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53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涉及无纺布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疏水层,第一疏水层包括聚碳酸酯涂层与聚烯烃涂层,第一疏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木浆层,上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单层无纺布,上单层无纺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胶层,第二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丙纶网层,上丙纶网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粘胶层。该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通过在本产品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时涂刷疏水材料,使其上下表面分别形成第一疏水层与第二疏水层,通过第一疏水层与第二疏水层可以有效地对表面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疏散,从而实现了本产品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制造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720459072.1中公开有一种高过滤PM2.5的无纺布结构,该高过滤PM2.5的无纺布结构,上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中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和下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中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外包裹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层,上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下方和下层丙纶纺粘无纺布层上方分别设置前置滤层,前置滤层上设置有非氯型杀菌毒剂层,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层外侧设置有非氯型杀菌毒剂层,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层内侧设置有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之间设置有紫外防护层,紫外防护层和上增强层之间与紫外防护层和下增强层之间设置有陶瓷粉末混合胶层。该高过滤PM2.5的无纺布结构,在使用时存在抗拉效果不好或不能抵抗高强度的拉伸,以及不能防水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高过滤PM2.5的无纺布结构,在使用时存在抗拉效果不好或不能抵抗高强度的拉伸,以及不能防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包括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包括聚碳酸酯涂层与聚烯烃涂层,所述第一疏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木浆层,所述上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单层无纺布,所述上单层无纺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丙纶网层,所述上丙纶网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三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增强材料层,所述上增强材料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材料层,所述抗拉伸材料层包括尼龙纤维层、碳纤维织物层与玻璃纤维织物层,所述抗拉伸材料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增强材料层,所述下增强材料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粘胶层,所述第四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丙纶网层,所述下丙纶网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粘胶层,所述第五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三层无纺布,所述下三层无纺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六粘胶层,所述第六粘胶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表面木浆层,所述下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疏水层,所述上增强材料层的下表面与下增强材料层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抗拉伸材料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凸块,所述上表面木浆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优选的,所述凹槽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呈矩形对称分布在上增强材料层的下表面与下增强材料层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凸块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块呈矩形对称分布于抗拉伸材料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多个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防滑块形状为半圆形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块呈矩形对称分布于上表面木浆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层、碳纤维织物层与玻璃纤维织物层厚度一致。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涂层与聚烯烃涂层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胶层、第二粘胶层、第三粘胶层、第四粘胶层、第五粘胶层与第六粘胶层之间均互相平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通过在上表面木浆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木浆层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防滑块可以使本产品的上下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增加从而使粗糙度增加,可以有效地使本产品的摩擦力增大。2、该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通过在本产品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时涂刷疏水材料,使其上下表面分别形成第一疏水层与第二疏水层,通过第一疏水层与第二疏水层可以有效地对表面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疏散,从而实现了本产品的防水性。3、该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在上增强材料层的下表面与下增强材料层的上表面开设多个凹槽,又在抗拉伸材料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时设置多个凸块,通过多个凸块与多个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上增强材料层、下增强材料层与抗拉伸材料层之间紧密连接不会出现因外部力量所致而造成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疏水层结构的正剖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抗拉伸材料层结构的正剖示意图。图中:1、第一疏水层;2、上表面木浆层;3、第一粘胶层;4、上单层无纺布;5、第二粘胶层;6、上丙纶网层;7、第三粘胶层;8、上增强材料层;9、抗拉伸材料层;10、下增强材料层;11、第四粘胶层;12、下丙纶网层;13、第五粘胶层;14、下三层无纺布;15、第六粘胶层;16、下表面木浆层;17、凹槽;18、凸块;19、防滑块;20、聚碳酸酯涂层;21、聚烯烃涂层;22、尼龙纤维层;23、碳纤维织物层;24、玻璃纤维织物层;25、第二疏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包括第一疏水层1,通过在本产品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时涂刷疏水材料,使其上下表面分别形成第一疏水层1与第二疏水层25,通过第一疏水层1与第二疏水层25可以有效地对表面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疏散,从而实现了本产品的防水性,第一疏水层1包括聚碳酸酯涂层20与聚烯烃涂层21,聚碳酸酯涂层20与聚烯烃涂层21紧密贴合,第一疏水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木浆层2,上表面木浆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胶层3,第一粘胶层3、第二粘胶层5、第三粘胶层7、第四粘胶层11、第五粘胶层13与第六粘胶层15之间均互相平行,第一粘胶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单层无纺布4,上单层无纺布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胶层5,第二粘胶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丙纶网层6,上丙纶网层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粘胶层7,第三粘胶层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增强材料层8,上增强材料层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材料层9,通过在上表面木浆层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木浆层16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防滑块19可以使本产品的上下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增加从而使粗糙度增加,可以有效地使本产品的摩擦力增大,抗拉伸材料层9包括尼龙纤维层22、碳纤维织物层23与玻璃纤维织物层24,尼龙纤维层22、碳纤维织物层23与玻璃纤维织物层24厚度一致,厚度一致粘合后受力效果也会一致,抗拉伸材料层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增强材料层10,下增强材料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包括第一疏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层(1)包括聚碳酸酯涂层(20)与聚烯烃涂层(21),所述第一疏水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木浆层(2),所述上表面木浆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胶层(3),所述第一粘胶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单层无纺布(4),所述上单层无纺布(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胶层(5),所述第二粘胶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丙纶网层(6),所述上丙纶网层(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粘胶层(7),所述第三粘胶层(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增强材料层(8),所述上增强材料层(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材料层(9),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包括尼龙纤维层(22)、碳纤维织物层(23)与玻璃纤维织物层(24),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增强材料层(10),所述下增强材料层(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粘胶层(11),所述第四粘胶层(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丙纶网层(12),所述下丙纶网层(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粘胶层(13),所述第五粘胶层(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三层无纺布(14),所述下三层无纺布(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六粘胶层(15),所述第六粘胶层(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表面木浆层(16),所述下表面木浆层(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疏水层(25),所述上增强材料层(8)的下表面与下增强材料层(10)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7),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凸块(18),所述上表面木浆层(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木浆层(1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无纺布,包括第一疏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层(1)包括聚碳酸酯涂层(20)与聚烯烃涂层(21),所述第一疏水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木浆层(2),所述上表面木浆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胶层(3),所述第一粘胶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单层无纺布(4),所述上单层无纺布(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胶层(5),所述第二粘胶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丙纶网层(6),所述上丙纶网层(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粘胶层(7),所述第三粘胶层(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增强材料层(8),所述上增强材料层(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材料层(9),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包括尼龙纤维层(22)、碳纤维织物层(23)与玻璃纤维织物层(24),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增强材料层(10),所述下增强材料层(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粘胶层(11),所述第四粘胶层(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丙纶网层(12),所述下丙纶网层(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粘胶层(13),所述第五粘胶层(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三层无纺布(14),所述下三层无纺布(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六粘胶层(15),所述第六粘胶层(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表面木浆层(16),所述下表面木浆层(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疏水层(25),所述上增强材料层(8)的下表面与下增强材料层(10)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7),所述抗拉伸材料层(9)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钒钠特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