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谐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28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力谐波检测装置,相位校正电路通过相位检测器对接收的谐波电流信号、谐波电压信号进行相位检测,之后经环路滤波器滤波输出控制信号到移相电路进行相位同步,进入平均值输出电路,经采样保持、计算出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平均值,最后经导通的晶闸管P2输出谐波信号,两种测量方式再求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通过差动放大器计算出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的差值,差值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再经除法器计算出相对变动率,进入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减法运算、双比较器进行比较,来判断谐波信号特征是否异常,正常输出高电平触发晶闸管P2导通,再允许向后级电路传输,确保了信号源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谐波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控制
,尤其涉及电力谐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谐波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效率降低,甚至会引起诸如变压器局部过热、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电压、使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等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谐波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也会产生严重干扰由于交流电网有效分量为工频单一频率,因此任何与工频频率不同的成分都可以称之为谐波。现有的谐波检测通常采用电力谐波检测仪、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其主要包括探头采集(例如内置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信号调理、主控器、显示这几个部分,信号调理仅实现的是对探头采集信号进行强电弱电的转换、校准,使采样电压、电流信号满足幅频特性的要求,但探头采集信号过程中以及向后及传输时,会受到干扰,没有进行异常分析处理,会造成电力谐波检测检测结果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电力谐波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力谐波检测,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相位校正电路、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平均值输出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谐波检测装置,包括相位校正电路、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平均值输出电路、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校正电路通过相位检测器对接收的谐波电流信号、谐波电压信号进行相位检测,之后经环路滤波器滤波输出控制信号到移相电路进行相位同步;/n所述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包括谐波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谐波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谐波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原路一样,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通过差动放大器计算出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的差值,差值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再经除法器计算出相对变动率;/n所述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将谐波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谐波检测装置,包括相位校正电路、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平均值输出电路、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校正电路通过相位检测器对接收的谐波电流信号、谐波电压信号进行相位检测,之后经环路滤波器滤波输出控制信号到移相电路进行相位同步;
所述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包括谐波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谐波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谐波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原路一样,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通过差动放大器计算出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的差值,差值信号和上周期移相电路输出信号再经除法器计算出相对变动率;
所述相对变动率比较电路将谐波电压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谐波电流相对变动率计算电路输出信号进行减法运算,再进入双比较器进行比较,变动率接近时,输出高电平触发平均值输出电路中晶闸管P2导通;
所述平均值输出电路接收相位校正电路输出信号,经采样保持后,进入均值计算电路计算出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平均值,最后经导通的晶闸管P2输出谐波信号到后级电路进行信号调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谐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校正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阻R3、电容C3,电阻R1的左端和电容C1的左端连接谐波检测仪电流探头检测的谐波电流信号,电阻R1的右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右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1的K1-1常开触点、继电器K1的K1-2常闭触点、乘法器D1的引脚1,乘法器D1的引脚2连接谐波阻抗,乘法器D1的引脚3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3的左端和电容C3的左端连接谐波检测仪电压探头检测的谐波电压信号,电阻R3的右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右端、继电器K1的K1-2常开触点、继电器K1的K1-1常闭触点、芯片IC1的引脚11,芯片IC1的引脚PC2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晶闸管P1的控制极,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6的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晶闸管P1的控制极连接地,晶闸管P1的阳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K1线圈的下端,二极管D1的负极、继电器K1线圈的上端连接电源+12V,继电器K1的K1-1公共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变容二极管DC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变容二极管DC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臻卓朱文琦梁硕赵丹丹张毅许娜周炜明李永飚焦欣欣张娓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