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19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及膜式沉降提取方法,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滤膜杯和第二滤膜杯,第一滤膜杯包括第一滤膜和第一杯体,第一滤膜固定在第一杯体中,第二滤膜杯包括第二滤膜、第二杯体、支撑板、海绵层,第二滤膜固定在所述第二杯体中,支撑板设在第二杯体中,位于第二滤膜下方,海绵层设在第二滤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支撑板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滤膜的孔径大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第二滤膜的孔径小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层滤膜过滤,并在第二次过滤时采用负压吸附,可以实现生物样本液的快速分离,并便于将收集到的待分离样本转印到玻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玻片样本检测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检测项目,细胞样本经过制片、染色后,进入显微扫描仪进行玻片扫描后进行病理分析。玻片样本的质量对后续扫描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在制作玻片样本时,需要对离体生物样本进行分离,以提取到需要进行制片的样本,去除不需要检测的样本,以使检测结果准确,现在有采用滤膜进行离体生物样本分离提取的方案,如公开号CN11066963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基于微孔过滤膜的真菌孢子分离装置及其系统的分离方法,采用双层滤膜过滤,能够快速高效从各种体液中分离真菌孢子,并确保较高的纯度,但是上述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完成第一层滤膜过滤后,第二层过滤时需要进行对样本进行离心操作,操作复杂,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以解决离体生物样本分离提取中操作复杂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膜式沉降提取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膜杯和第二滤膜杯;所述第一滤膜杯包括第一滤膜和第一杯体,所述第一滤膜固定在所述第一杯体中;所述第二滤膜杯包括第二滤膜、第二杯体、支撑板、海绵层,所述第二滤膜固定在所述第二杯体中,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二杯体中,位于所述第二滤膜下方,所述海绵层设在所述第二滤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滤膜的孔径大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所述第二滤膜的孔径小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膜杯和第二滤膜杯;所述第一滤膜杯包括第一滤膜和第一杯体,所述第一滤膜固定在所述第一杯体中;所述第二滤膜杯包括第二滤膜、第二杯体、支撑板、海绵层,所述第二滤膜固定在所述第二杯体中,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二杯体中,位于所述第二滤膜下方,所述海绵层设在所述第二滤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滤膜的孔径大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所述第二滤膜的孔径小于待分离样本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膜杯下方设有第一缓冲池,所述第二滤膜杯下方设有第二缓冲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膜杯设在所述第一滤膜杯的下方,所述第二滤膜杯下方设有第二缓冲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上设有通孔。


5.一种离体生物样本的膜式沉降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样本液加入第一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晓春詹斯喻付凤霞张海燕王静孙雷潘建华谭云洪孙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