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09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冰箱设置有速冷装置,速冷装置的热端组件设置在冰箱的第一间室内,冷端组件设置在冰箱的第一间室外,与第一间室连通的套管作为蓄冷液管道的通道,蓄冷液在蓄冷液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冷端组件的冷量传送到热端组件用于对饮料进行速冷,加快了第一间室内的饮料冷却速度,与第一间室连通的套管便于蓄冷液管道的更换。进一步,热端组件表面温度较低,易形成冷凝水,可以通过套管与蓄冷液管道之间的间隙将冷凝水排出第一间室,利用用于安装蓄冷液管道的套管解决了第一间室中冷凝水排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在夏天,人们通常将饮料放在冰箱内降温,然后饮用冰冻的饮料来降温、消暑。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饮料快速冷却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把饮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降温,耗时长、制冷效率低下。相关技术中,将速冷装置设置在冷藏室内,用于加快饮料的冷却,而速冷装置温度较低,速冷装置表面容易产生冷凝水,存在冷藏室中的冷凝水不易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冰箱,能够便于速冷装置蓄冷液管道更换,并且利于排出冷藏室中的冷凝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速冷装置,包括热端组件、冷端组件和蓄冷液管道,蓄冷液能够通过所述蓄冷液管道在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热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冰箱的第一间室内,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外;套管,至少具有两个端口,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并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间室下方的空间,所述蓄冷液管道能够穿过所述套管分别与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冰箱,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速冷装置的热端组件设置在冰箱的第一间室内,冷端组件设置在冰箱的第一间室外,与第一间室连通的套管作为蓄冷液管道的通道,蓄冷液在蓄冷液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冷端组件的冷量传送到热端组件用于对饮料进行速冷,加快了第一间室内的饮料冷却速度,与第一间室连通的套管便于蓄冷液管道的更换。进一步,热端组件表面温度较低,易形成冷凝水,可以通过套管与蓄冷液管道之间的间隙将冷凝水排出第一间室,利用用于安装蓄冷液管道的套管解决了第一间室中冷凝水排放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制冷风道,所述制冷风道内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制冷风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冷端组件包括用于容置蓄冷液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至少有部分与蒸发器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间室,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内,所述第二间室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的下方,所述套管具有两个所述端口,其中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另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间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向外凸起的避让盒体,所述套管用于与所述第二间室连通的所述端口连接在所述避让盒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端组件包括:上半壳,具有上内腔;下半壳,具有下内腔;上冷却组件,连接于所述上半壳并位于所述上内腔中,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蓄冷液的上腔体;下冷却组件,连接于所述下半壳并位于所述下内腔中,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蓄冷液的下腔体;其中,所述上冷却组件与所述下冷却组件能够围合成用于容纳饮料的圆柱形腔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半壳和/或所述下半壳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半壳和/或所述下半壳的外表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半壳的内表面与所述上冷却组件之间设置有上保温层,所述下半壳的内表面与所述下冷却组件之间设置有下保温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其中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另外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侧面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向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盒和蒸发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端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局部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端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局部分解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半壳的剖面图;附图标记:箱体100、第一间室110、搁架111、第二间室120、排水槽121、避让盒体122、风道隔板123、制冷风道124、蒸发器125;热端组件200、上半壳210、下半壳220、上腔体230、上蓄冷壳体231、上进液孔233、上出液孔234、下腔体240、下蓄冷壳体241、下冷却板242、下进液孔243、下出液孔244、加热丝250、进液管261、连接管262、出液管263;冷端组件300、储液盒310、进口311、出口312;出液套管410、回液套管4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文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包括箱体100,箱体100内设置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一般包括蒸发器125和冷凝器,其中蒸发器125用于为冰箱的冷冻室和冷藏室提供冷量。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冰箱在箱体100上设置有速冷装置和套管,速冷装置可以为饮料提供大量冷量加快饮料的冷却。本实施例中,速冷装置包括热端组件200、冷端组件300和蓄冷液管道,蓄冷液能够通过蓄冷液管道在热端组件200和冷端组件300之间循环流动。蓄冷液用于输送冷量,蓄冷液流经冷端组件300时释放大量的热量从高温变成低温,蓄冷液流经热端组件200时吸收放置在热端组件200上饮料的大量热量,在提升蓄冷液自身温度同时,快速降低饮料的温度,实现饮料的速冷。一般蓄冷液是45%-60%浓度的乙醇溶液,以50%浓度的乙醇溶液为佳。需要说明的是,传统实现饮料速冷一般是将饮料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当用户忘记取走饮料时,容易造成冷冻室内的饮料出现冻爆裂现象。本实施例中,热端组件200设置在冰箱的第一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速冷装置,包括热端组件、冷端组件和蓄冷液管道,蓄冷液能够通过所述蓄冷液管道在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热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冰箱的第一间室内,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外;/n套管,至少具有两个端口,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并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间室下方的空间,所述蓄冷液管道能够穿过所述套管分别与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速冷装置,包括热端组件、冷端组件和蓄冷液管道,蓄冷液能够通过所述蓄冷液管道在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热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冰箱的第一间室内,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外;
套管,至少具有两个端口,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并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端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间室下方的空间,所述蓄冷液管道能够穿过所述套管分别与所述热端组件和所述冷端组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风道,所述制冷风道内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制冷风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组件包括用于容置蓄冷液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至少有部分与蒸发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间室,所述冷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内,所述第二间室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的下方,所述套管具有两个所述端口,其中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另一个所述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间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凯刘运斌高志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