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30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排风腔室,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位于新风管道和排风腔室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切换机构的位置使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连通或分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管道内容易积灰尘导致的降低新风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新风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室外侧的新风传递到室内侧都是通过两层物理过滤的方式完成,第一层是室外侧而定铁丝滤网,主要过滤掉室外的大块杂质,第二层是新风系统内的高效过滤网,主要是去除PM2.5等颗粒状物质。但是,由于新风管始终是与室外环境相通,因此,管道内容易积满灰尘,长期使用会使管道内的灰尘被吹入室内,降低新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管道内容易积灰尘导致的降低新风质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排风腔室,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位于新风管道和排风腔室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切换机构的位置使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连通或分隔。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进风端口与排风腔室连通,连通通道的出风端口与新风管道连通,切换机构的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连通通道内,以通过对连通通道进行阻挡或避让使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连通或分隔。进一步地,连通通道包括:过渡腔室,与排风腔室连通,切换机构的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过渡腔室与新风管道之间,通过调节切换机构的位置使过渡腔室与新风管道之间导通或分隔。进一步地,切换机构上设置有连通部,过渡腔室和新风管道之间通过连通部连通。进一步地,连通部为开口结构;或者,连通部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连通部位移可调节地设置,连通部具有与过渡腔室连通以使过渡腔室与新风管道连通的位置和与过渡腔室错开以使过渡腔室与新风管道分隔的位置。进一步地,切换机构还包括:移动部件,连通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固定部件,与移动部件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过渡腔室位于固定部件和移动部件之间;移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可运动地设置,以使连通部运动至连通位置或分隔位置。进一步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与排风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排风腔室内的气流通过第一连通孔流入至过渡腔室内。进一步地,连通部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由移动部件上朝向远离新风管道的方向凸出直至与固定部件的端面贴合,凸起结构内设置有朝向新风管道的过渡通道,凸起结构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过渡腔室通过开口与过渡通道连通。进一步地,开口为多个,多个开口沿凸起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新风腔室;第二连通孔,设置在固定部件上并与新风腔室连通,凸起结构的端面与第二连通孔相对,以对第二连通孔进行阻挡。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伸出管,设置在移动部件上,用于流通室外新风,第一伸出管由移动部件的端面上朝向靠近固定部件的方向伸出直至与固定部件的端面贴合。进一步地,移动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伸出管,用于流通室内空气,第二伸出管由移动部件上朝向固定部件的方向延伸直至与固定部件的端面贴合。进一步地,第一伸出管、连通部和第二伸出管沿移动部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口,切换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以遮挡或避让连通口。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具有绕预定轴线可转动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切换机构驱动连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切换机构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新风系统和机体,新风系统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机体内,新风系统为上述的新风系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排风腔室和切换机构,新风管道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排风腔室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切换机构位于新风管道和排风腔室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切换机构的位置使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连通或分隔。这样当排风腔室与新风管道通时,利用排风腔室的排风作用,将气流出入至新风管道,使新风管道的杂物随气流被吹出室外,以实现新风管道的清洁作用,当排风腔室新风管道隔时,新风系统进行正常的新风循环操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清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新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新风状态时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清洁状态时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中转动部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中转动部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中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清洁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处于清洁状态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新风管道;2、排风腔室;3、切换机构;30、移动部件;301、开口;31、连通部;310、过渡通道;32、固定部件;33、过渡腔室;321、第一连通孔;4、第一伸出管;5、新风腔室;6、第二伸出管;322、第二连通孔;7、排风管道;8、驱动部件;80、驱动轴;9、连通通道;10、连通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9,包括:新风管道1,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排风腔室2,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切换机构3,切换机构3位于新风管道1和排风腔室2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切换机构3的位置使排风腔室2与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1、排风腔室2和切换机构3,新风管道1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排风腔室2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切换机构3位于新风管道1和排风腔室2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切换机构3的位置使排风腔室2与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这样当排风腔室2与新风管道1连通时,利用排风腔室2的排风作用,将气流出入至新风管道1内,使新风管道1内的杂物随气流被吹出室外,以实现新风管道1的清洁作用,当排风腔室2与新风管道1分隔时,新风系统进行正常的新风循环操作。具体地,新风系统还包括:连通通道9,连通通道9的进风端口与排风腔室2连通,连通通道9的出风端口与新风管道1连通,切换机构3的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连通通道9内,以通过对连通通道9进行阻挡或避让使排风腔室2与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利用切换机构3的移动,使切换机构3对连通通道9进行阻挡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新风管道(1),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n排风腔室(2),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n切换机构(3),所述切换机构(3)位于所述新风管道(1)和所述排风腔室(2)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所述切换机构(3)的位置使所述排风腔室(2)与所述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管道(1),用于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
排风腔室(2),与室内环境连通,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
切换机构(3),所述切换机构(3)位于所述新风管道(1)和所述排风腔室(2)之间且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所述切换机构(3)的位置使所述排风腔室(2)与所述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
连通通道(9),所述连通通道(9)的进风端口与所述排风腔室(2)连通,所述连通通道(9)的出风端口与所述新风管道(1)连通,所述切换机构(3)的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9)内,以通过对所述连通通道(9)进行阻挡或避让使所述排风腔室(2)与所述新风管道(1)连通或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9)包括:
过渡腔室(33),与所述排风腔室(2)连通,所述切换机构(3)的至少部分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腔室(33)与所述新风管道(1)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切换机构(3)的位置使所述过渡腔室(33)与所述新风管道(1)之间导通或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3)上设置有连通部(31),所述过渡腔室(33)和所述新风管道(1)之间通过所述连通部(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31)为开口结构;或者,
所述连通部(31)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31)位移可调节地设置,所述连通部(31)具有与所述过渡腔室(33)连通以使所述过渡腔室(33)与所述新风管道(1)连通的位置和与所述过渡腔室(33)错开以使所述过渡腔室(33)与所述新风管道(1)分隔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3)还包括:
移动部件(30),所述连通部(31)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件(30)上;
固定部件(32),与所述移动部件(30)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过渡腔室(33)位于所述固定部件(32)和所述移动部件(30)之间;移动部件(30)相对于固定部件(32)可运动地设置,以使所述连通部(31)运动至连通位置或分隔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32)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风腔室(2)连通的第一连通孔(321),所述排风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本雄罗文君邵家成罗永宏李智博莫竣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