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9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前置主机以及与前置主机相连的后置主机,后置主机相应设置有数据库以及人机界面操控装置;动力源系统包括供给油箱以及通过该供给油箱供油的气液增压泵,气液增压泵上还安装有外置式压力表以及数据传感器,外置式压力表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输出的压力数值。本装置前置主机采集动力源系统的压力数据以及通过压力数据反馈调节动力源系统,而后置主机则可相应将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实现实时调用,并且人机界面操控装置可相应将各数据打印,显示、放大、记录各数据以及还可以将各压力数据绘制成曲线,形成压力数据与时间的曲线图,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各信息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封头气密封性检测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封头结构具体包括半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蝶形封头、球冠形封头、平底型封头以及锥形封头等;而封头通常是安装在压力设备上的,例如用于保持压力的管道上,压力罐体上,反应釜,液压设备,气压设备上;其作用是主要是为了密封各设备,使其内部空间封闭,因此其不仅要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其本身的密封性,气密性也十分的重要,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检测封头安装后的气密性。现有技术中封头气密性的检测通常是通过气压设备进行检测的,待封头安装好之后,通过气压设备向封头内部增压,通过设置的压力设备或者是人为观察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气压设备实现气体的输出,而气压设备的增压方式则是通过较为常见的液压装置进行增压;现有技术中这种设备增压效果较差,压力值通常不到位,气体进入后压力值不到位的话,即使漏气也不好判断;并且如果压力过大也会相应损坏封头。另外,现有的技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压力设备的压力值,压力数据也不能及时更新储存记录,并且单方面液压控制导致压力控制不够精准,数据不够准确,并且升压速度也是不够平稳的,压力增压控制的方法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可相应精确控制增压,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前置主机以及与前置主机相连的后置主机,所述的后置主机相应设置有数据库以及人机界面操控装置;所述的动力源系统包括供给油箱以及通过该供给油箱供油的气液增压泵,且该所述的气液增压泵上还安装有外置式压力表以及数据传感器,所述外置式压力表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输出的压力数值,并且将该压力数值通过数据传感器传递至后置主机中;而所述的前置主机还连接安装有气控阀,该气控阀分别与供给油箱以及气液增压泵相连,可相应控制气液增压泵中气体增压部分和液体增压部分的比例,从而控制气液增压泵的输出压力,而气液增压泵输出的压力直接输入至封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数据库包括数据存储功能模块以及可实时调用历史数据功能模块。进一步地,所述人机界面操控装置具有报表导出功能模块、实验参数设置功能模块、动力源系统控制模块以及实时显示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功能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液增压泵还连接安装电气比例阀,该电气比例阀又相应连接至前置主机,所述的电气比例阀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内的气液比例,并将数据反馈至前置主机,所述的前置主机通过控制气控阀以及供给油箱调节气液增压泵中的气液比例。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置主机上还连接安装有电磁阀,而所述的气控阀以及电气比例阀均通过电磁阀相应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液增压泵6和电气比例阀10之间还设置有手动球阀12。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液增压泵的驱动压力设置为:0.2-0.8MPa;输出压力设置为:5.6-19.6MPa;所述的气控阀设置为气动高压球阀;所述的电气比例阀设置为SMC电气比例阀;所述外置式压力表的压力检测范围为:0-16MPa;所述的后置主机设置为CPU计算机,所述的前置主机设置为采集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中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后置主机和前置主机作为主要控制部分,前置主机采集动力源系统的压力数据以及通过压力数据反馈调节动力源系统,而后置主机则可相应将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实现实时调用,并且人机界面操控装置可相应将各数据打印,显示、放大、记录各数据以及还可以将各压力数据绘制成曲线,形成压力数据与时间的曲线图,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各信息数据;这样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时候,增压的速度、时间、压力等均为可视化的,有效的控制增压速度,防止压力过大破坏封头,也放置压力过小,不易察觉漏气等,气密性的检测的效果显著提高;(2)本装置的动力源系统采用气液增压泵作为主要的增压动力,其液体来源于供给油箱中液压油,而气体则相应通过气孔阀进行控制,本装置中可通过前置主机控制气控阀以及供给油箱对气液增压泵分别供气和供油,通过双参数增加气液增压泵的压力数据,相比于单一液压油的增压调节方式,可控性大大增加,压力的调节会更加的精确、方便,并具有参考性;并且本专利技术中前置主机采用电磁阀控制气控阀以及以及供给油箱,双层控制结构,更加安全稳定;气液增压泵又设置电气比例阀可相应检测内部气液控制比例,配合前置主机实现反馈调节,压力控制的精度进一步增加,并且又另外设置手动球阀,增加安全系数。(3)本专利技术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相互配合,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的压力可以任意设定,通过双参数调节方式,使升压速度能保持恒定,可实现无级调节,升压速度可通过人机界面操控装置显示,如果封头产生破裂、爆破等设备自动停止加压,试验数据和曲线参数能实时显示、能自动保存存贮试验结果、并可任意查询打印试验报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力源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前置主机1以及与前置主机1相连的后置主机2,后置主机2相应设置有数据库3以及人机界面操控装置4。而动力源系统包括供给油箱5以及通过该供给油箱5供油的气液增压泵6,且该气液增压泵6上还安装有外置式压力表7以及数据传感器8,外置式压力表7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6输出的压力数值,并且将该压力数值通过数据传感器8传递至后置主机2中。前置主机1还连接安装有气控阀9,该气控阀9分别与供给油箱5以及气液增压泵6相连,可相应控制气液增压泵6中气体增压部分和液体增压部分的比例,从而控制气液增压泵6的输出压力,而气液增压泵输出的压力直接输入至封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内。本装置中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后置主机和前置主机作为主要控制部分,前置主机采集动力源系统的压力数据以及通过压力数据反馈调节动力源系统,而后置主机则可相应将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实现实时调用,并且人机界面操控装置可相应将各数据打印,显示、放大、记录各数据以及还可以将各压力数据绘制成曲线,形成压力数据与时间的曲线图,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各信息数据。这样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时候,增压的速度、时间、压力等均为可视化的,有效的控制增压速度,防止压力过大破坏封头,也放置压力过小,不易察觉漏气等,气密性的检测的效果显著提高。数据库3包括数据存储功能模块31以及可实时调用历史数据功能模块32;人机界面操控装置4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前置主机(1)以及与前置主机(1)相连的后置主机(2),所述的后置主机(2)相应设置有数据库(3)以及人机界面操控装置(4);所述的动力源系统包括供给油箱(5)以及通过该供给油箱(5)供油的气液增压泵(6),且所述的气液增压泵(6)上还安装有外置式压力表(7)以及数据传感器(8),所述外置式压力表(7)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6)输出的压力数值,并且将该压力数值通过数据传感器(8)传递至后置主机(2)中;而所述的前置主机(1)还连接安装有气控阀(9),该气控阀(9)分别与供给油箱(5)以及气液增压泵(6)相连,可相应控制气液增压泵(6)中气体增压部分和液体增压部分的比例,从而控制气液增压泵(6)的输出压力;而气液增压泵(6)输出的压力直接输入至封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动力源系统;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前置主机(1)以及与前置主机(1)相连的后置主机(2),所述的后置主机(2)相应设置有数据库(3)以及人机界面操控装置(4);所述的动力源系统包括供给油箱(5)以及通过该供给油箱(5)供油的气液增压泵(6),且所述的气液增压泵(6)上还安装有外置式压力表(7)以及数据传感器(8),所述外置式压力表(7)可相应检测气液增压泵(6)输出的压力数值,并且将该压力数值通过数据传感器(8)传递至后置主机(2)中;而所述的前置主机(1)还连接安装有气控阀(9),该气控阀(9)分别与供给油箱(5)以及气液增压泵(6)相连,可相应控制气液增压泵(6)中气体增压部分和液体增压部分的比例,从而控制气液增压泵(6)的输出压力;而气液增压泵(6)输出的压力直接输入至封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库(3)包括数据存储功能模块(31)以及可实时调用历史数据功能模块(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封头气密性检测的双介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界面操控装置(4)具有报表导出功能模块(41)、实验参数设置功能模块(42)、动力源系统控制模块(43)以及实时显示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功能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平王小云冯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恒安封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