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用排汽屋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89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屋面施工,特别是一种屋面用排汽屋及施工方法。屋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防水层,屋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第一排汽屋包括立框、尖屋顶,立框的截面为方形,立框的下端依次穿过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温层置于结构楼板上,防水层上方的立框的四面包覆侧板,立框内的上部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设有通风孔,风机与安装板固接,立框的顶部设有尖屋顶,尖屋顶的上表面覆盖防水卷材;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之间留有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机将保温层中的水汽排出,有效解决屋面保温层中含水率高的问题,避免出现防水卷材起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用排汽屋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屋面施工,特别是一种屋面用排汽屋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屋面的防水卷材起鼓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屋面保温层中的含水率过高,屋面排气道不起作用,保温层中的水汽将防水卷材顶起。在维修时通常将卷材揭开,然后将屋面找平层破除,对屋面保温层进行晾晒,但是当遇到下雨时,还需要将此部位进行苫盖,如果苫盖不及时或者不严实,屋面保温层又会进去水。授权公告号为CN20703270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气屋面结构,该技术在屋面层施工时在其内设置排汽管,排汽管效果差,湿度大时,水蒸气会沿排汽管进入保温层内,导致防水卷材起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屋面用排汽屋,有效解决屋面保温层中含水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用排汽屋,屋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防水层,屋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第一排汽屋包括立框、尖屋顶,立框的截面为方形,立框的下端依次穿过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温层置于结构楼板上,防水层上方的立框的四面包覆侧板,立框内的上部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设有通风孔,风机与安装板固接,立框的顶部设有尖屋顶,尖屋顶的上表面覆盖防水卷材;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之间留有距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风机将保温层中的水汽排出,有效解决屋面保温层中含水率高的问题,避免出现防水卷材起鼓的情况。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是: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的四面与找平层之间设有挡板。一种屋面用排汽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屋面上起鼓的防水层的防水卷材处切开,开第一方口,将第一方口内的找平层、找坡层、保温层掏出,一直到结构楼板;B、在第一方口的一定距离内开第二方口,第一方口和第二方口位于同一直线上;C、制作两个排汽屋;D、制作安装板,将风机安装在安装板上,将风机和安装板安装到排汽屋的立框内的上部;E、将第一排汽屋安装在第一方口内,第一排汽屋与洞口周边设置挡板,浇筑细石混凝土,混凝土上强度后施工防水卷材;F、重复步骤D和步骤E安装第二排汽屋;G、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的风机通电运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A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排汽屋与风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排汽屋的主视图;图5是图4是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机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中:屋面1;保温层2;找坡层3;找平层4;防水层5;第一排汽屋6;立框6-1;立柱6-2;横梁6-3;尖屋顶6-4;防水卷材6-5;安装板7;轴流风机8;挡板9;第二排汽屋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是一种屋面用排汽屋,由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等构成,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的结构相同。第一排汽屋6由立框6-1和尖屋顶6-4等构成(图4、图5所示),立框6-1竖向设置,其端面为方形,其由四根立柱6-2和底部的横梁6-3构成,立框6-1的下端依次穿过屋面1上的防水层5、找平层4、找坡层3和保温层2置于结构楼板上,立框6-1的四面与找平层之间设有挡板9。防水层5上方的立框6-1的四面包覆侧板,立框6-1内的上部安装水平的安装板7(图3、图6、图7所示),安装板7设有圆形的通风孔,轴流风机8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连接,立框6-1的顶部设有尖屋顶6-4,尖屋顶6-4的上表面覆盖防水卷材6-5。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米,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果屋面较大,可多设置排汽屋,排汽屋与屋面周边的防水应做好,防止雨水进入到屋面中。一种屋面用排汽屋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将屋面1上起鼓的防水层5的防水卷材处切开,开第一方口,将第一方口内的找平层4、找坡层3、保温层2掏出,一直到结构楼板;B、开第二方口,第二方口与第一方口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米,第一方口和第二方口位于同一直线上;C、制作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D、制作安装板7,安装板7加工出圆孔,将轴流风机8安装在安装板7上,将轴流风机8和安装板7安装到排汽屋的立框6-1内的上部;E、将第一排汽屋6安装在第一方口内,第一排汽屋6与洞口周边设置挡板9,浇筑细石混凝土,混凝土上强度后施工防水卷材,防止雨水进入到屋面中;F、重复步骤D和步骤E安装第二排汽屋10;G、第一排汽屋6和第二排汽屋10的风机通电运转。本专利技术制作排汽屋的材料易于取得,制作简单;排汽屋安装完成后,无需人员长时间看护,下雨天也无需担心会漏水;利用轴流风机的特点,加快屋面中的空气流动,将屋面保温层中的水汽带出,减少屋面保温层中的含水率,有效解决屋面保温层中含水率高的问题,防止屋面防水卷材起鼓的情况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用排汽屋,屋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屋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第一排汽屋包括立框、尖屋顶,立框的截面为方形,立框的下端依次穿过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温层置于结构楼板上,防水层上方的立框的四面包覆侧板,立框内的上部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设有通风孔,风机与安装板固接,立框的顶部设有尖屋顶,尖屋顶的上表面覆盖防水卷材;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之间留有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用排汽屋,屋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屋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第一排汽屋包括立框、尖屋顶,立框的截面为方形,立框的下端依次穿过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温层置于结构楼板上,防水层上方的立框的四面包覆侧板,立框内的上部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设有通风孔,风机与安装板固接,立框的顶部设有尖屋顶,尖屋顶的上表面覆盖防水卷材;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之间留有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用排汽屋,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屋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用排汽屋,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汽屋和第二排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郭美丽邢亮栾广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