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88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包括墙体龙骨、墙体骨架、外墙板、内墙板及多个墙板连接件,所述墙体龙骨由立柱及两相互平行的顶梁及底梁所组成,所述墙体骨架安装在顶梁与底梁之间,所述外墙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外侧,所述墙板连接件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间距地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内侧并与内墙板相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结构,墙体施工简易,周期短,操作性强,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冷弯薄壁轻钢龙骨体系房屋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轻钢结构与轻质混凝土相结合形成的墙体即为轻钢结构墙体。目前现有的轻钢结构墙体的实现方式为现场支模浇筑,但由于需要现场支模板和等待混凝土凝固,周期长,养护过程复杂且对施工方养护经验有要求,难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通过改进结构,墙体施工简易,周期短,操作性强,满足市场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龙骨、墙体骨架、外墙板、内墙板及多个墙板连接件,所述墙体龙骨由立柱及两相互平行的顶梁及底梁所组成,所述墙体骨架安装在顶梁与底梁之间,所述外墙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外侧,所述墙板连接件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间距地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内侧并与内墙板相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墙板连接件为几字型檩条,所述几字型檩条通过自攻钉横向安装在墙体骨架上并在其两侧设有用于防变形的延伸板,所述几字型檩条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墙板的安装槽,所述内墙板与几字型檩条相抵接并通过自攻钉安装在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内墙板由多个长墙板从左往右依次拼装组成,所述长墙板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同尺寸的凸起部及凹槽部,所述长墙板的凸起部与左边的长墙板的凹槽部相安装,其凹槽部与右边的长墙板的凸起部相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及凹槽部的两侧均设有相适配便于安装的缺口部;所述长墙板顶部与顶梁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相安装,其底部与底梁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相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顶梁的上连接节点及用于安装底梁的下连接节点,所述上连接节点及下连接节点均由外连接柱、内连接柱及连接梁组成,所述外连接柱与内连接柱相固接,所述外连接柱与立柱相抵接,所述内连接柱内套设在立柱内并分别开设有相对位的葫芦孔,所述葫芦孔内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垫片及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垫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垫板及卡块,所述垫板在卡块的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孔,所述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葫芦孔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包括多个横钢架、竖钢架及斜钢架,多个所述横钢架及竖钢架通过紧固件相互安装组成网格架构,所述斜钢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左右两排网格架构中。进一步地,所述横钢架、竖钢架及斜钢架均采用U型钢。进一步地,所述墙体骨架在其底部设有一用于防水的泛水件,所述墙体骨架从内到外依次铺设有保温板、防水透气层、外墙板及涂料层。进一步地,所述外墙板采用水泥压力板或碳酸钙板,所述内墙板采用ALC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墙体骨架安装在墙体龙骨的顶梁与底梁之间上作为支撑,外墙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外壁,内墙板通过墙板连接件配合自攻钉安装在墙体骨架内壁;通过改进结构,墙体施工简易,周期短,操作性强,满足市场需求。2、本专利技术墙板连接件为几字型檩条,多个几字型檩条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距离横向安装在墙体龙骨上,多个几字型檩条同时固定安装内墙板,利用几字型檩条两侧的延伸板提高抗压能力,防止变形,内墙板由多个长墙板拼接组成,安装方便且可拆卸便于运输。3、本专利技术通过泛水件防止水进入墙体内,墙体骨架由多个U型钢结构的横钢架、竖钢架及斜钢架所安装组成形成网格架构,结构稳定且能够安装外墙板和内墙板,墙体骨架从内岛外一次铺设用于保护的保温层、用于透气防水的防水透气层、用于隔离的外墙板及用于装饰的涂料层。4、本专利技术通过立柱两端的上连接节点及下连接节点分别安装顶梁及底梁,上连接节点及下连接节点均有外连接柱、内连接柱及连接梁所组成,外连接柱与立柱的尺寸适配并相抵接,内连接柱内套设在立柱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葫芦孔内,利用固定垫片限制螺栓活动,结构简单、稳定且操作方便,无需焊接或混凝土浇筑,安装周期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墙体龙骨与墙体骨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墙体骨架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墙体龙骨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墙板连接件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泛水件具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内墙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内墙板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墙体龙骨.1、墙体骨架.2、外墙板.3、内墙板.4、墙板连接件.5、泛水件.6;立柱.11、顶梁.12、底梁.13、上连接节点.14、下连接节点.15、外连接柱.16、内连接柱.17、连接梁.18、固定垫片.19;横钢架.21、竖钢架.22、斜钢架.23、保温板.24、防水透气层.25、涂料层.26;长墙板.41、凸起部.42、凹槽部.43、缺口部.44、延伸板.51、安装槽.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配合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龙骨1、墙体骨架2、外墙板3、内墙板4及多个墙板连接件5,墙体龙骨1由立柱11及两相互平行的顶梁12及底梁13所组成,墙体骨架2安装在顶梁12与底梁13之间,外墙板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2的外侧,墙板连接件5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间距地安装在墙体骨架2的内侧并与内墙板4相安装,通过墙板连接件5使得内墙板4与墙体骨架2之间形成一中空层。本实施例通过墙体骨架2安装在墙体龙骨1的顶梁12与底梁13之间上作为支撑,外墙板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2外壁,内墙板4通过墙板连接件5配合自攻钉安装在墙体骨架2内壁;通过改进结构,墙体施工简易,周期短,操作性强,满足市场需求。墙板连接件5为几字型檩条,几字型檩条通过自攻钉横向安装在墙体骨架2上并在其两侧设有用于防变形的延伸板51,延伸板51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优选为15°,几字型檩条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墙板4的安装槽52,内墙板4与几字型檩条相抵接并通过自攻钉安装在安装槽52。内墙板4由多个长墙板41从左往右依次拼装组成,长墙板41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同尺寸的凸起部42及凹槽部43,长墙板41的凸起部42与左边的长墙板的凹槽部相安装,其凹槽部43与右边的长墙板的凸起部相安装。凸起部42及凹槽部43的两侧均设有相适配便于安装的缺口部44;长墙板41顶部与顶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龙骨、墙体骨架、外墙板、内墙板及多个墙板连接件,所述墙体龙骨由立柱及两相互平行的顶梁及底梁所组成,所述墙体骨架安装在顶梁与底梁之间,所述外墙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外侧,所述墙板连接件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间距地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内侧并与内墙板相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龙骨、墙体骨架、外墙板、内墙板及多个墙板连接件,所述墙体龙骨由立柱及两相互平行的顶梁及底梁所组成,所述墙体骨架安装在顶梁与底梁之间,所述外墙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外侧,所述墙板连接件通过自攻钉从上往下等间距地安装在墙体骨架的内侧并与内墙板相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连接件为几字型檩条,所述几字型檩条通过自攻钉横向安装在墙体骨架上并在其两侧设有用于防变形的延伸板,所述几字型檩条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墙板的安装槽,所述内墙板与几字型檩条相抵接并通过自攻钉安装在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由多个长墙板从左往右依次拼装组成,所述长墙板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同尺寸的凸起部及凹槽部,所述长墙板的凸起部与左边的长墙板的凹槽部相安装,其凹槽部与右边的长墙板的凸起部相安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及凹槽部的两侧均设有相适配便于安装的缺口部;所述长墙板顶部与顶梁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相安装,其底部与底梁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相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康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禾众邦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