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6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包括进风母管、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多个磨煤机进风管道,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与进风母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一端依次并排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磨煤机连接;所述最靠近进风母管的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在设置有过渡连接管,其它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直接连接,所述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出风口面积。在靠近进风母管的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过渡连接管采用梯形锥台结构,解决了磨煤机粉管堵塞的问题,提高了磨煤机的制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磨煤机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三期锅炉燃烧燃用混煤,中速磨煤机在研磨劣质煤种时,出现研磨能力不够,磨煤机出力达不到设计值,目前磨煤机最大出力在45~50t/h左右(视煤种变化情况波动),无法达到5运1备的设计效果。由于磨煤机分离器分离效果差,设计煤粉细度R90=16%,实测煤粉细度R90≥25%,不能给锅炉燃烧提供合格煤粉,最终表现为飞灰含碳量升高,大渣含碳量高。#61炉制粉系统的E2、B5粉管经常出现堵塞的问题,导致磨煤机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机组在高负荷期间经常产生不合格电量,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在磨煤机运行过程中部分粉管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包括进风母管、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多个磨煤机进风管道,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与进风母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一端依次并排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磨煤机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中靠近所述进风母管的一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出风口面积。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连接有两个进风母管,两个所述进风母管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间隔设置,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六个磨煤机进风管道,靠近两个进风母管的两个磨煤机进风管道分别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母管的出风方向与磨煤机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相互垂直。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磨煤机进风管道为矩形管,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的截面积大于磨煤机进风管道的截面积,所述过渡连接管为梯形锥台结构,所述过渡连接管的水平方向纵截面和竖直方向纵截面均为梯形。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端面宽度等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截面的宽度,所述过渡连接管的出风口端面与磨煤机进风管道入口端面重合。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管的水平方向纵截面为等腰梯形。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靠近进风母管的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过渡连接管采用梯形锥台结构,可有效消除该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在其入口处产生的涡流,同时通过扩大该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入口进风面积,提高了其进风风量,解决了对应磨煤机粉管堵塞的问题,提高了磨煤机的制粉能力。2)采用该引流管路结构有效降低了磨煤机煤粉细度,磨煤机煤粉细度从25%以上下降至20%以下,显著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性。3)通过对引流管路结构的改进,机组中对应的两台磨煤机出力明显提高,管路系统阻力降低,可有效降低一次风机的运行电流,从而降低了磨煤机制粉的耗电率,有效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过渡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过渡连接管在水平方向上的纵截面示意图。图中:1、进风母管,2、一次风热风道母管,3、磨煤机进风管道,4、过渡连接管,401、进风口,402、出风口,5、磨煤机,6、磨煤机粉管;L1、一次风热风道母管截面的宽度,L2、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端面长度,L3、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端面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包括进风母管1、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和多个磨煤机进风管道3,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与进风母管1的出口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3一端依次并排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上,磨煤机进风管道3的另一端与磨煤机5连接,进风母管连接一次风机,通过热风引流管路为各磨煤机提供风力。磨煤机进风管道中靠近进风母管的一个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4,其它的磨煤机进风管道3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之间直接连接,其中过渡连接管4的进风口401面积大于出风口402面积。以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为例,机组中包括有六台磨煤机,如图2所示,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上连接有两个进风母管1,两个进风母管1分别连接到两台一次风机,为管路系统提供风力;两个进风母管1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间隔设置,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六个磨煤机进风管道3,分别靠近两个进风母管的两个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均设置有过渡连接管4,六个磨煤机进风管路3的另一端分别与六台磨煤机5连接。如图1所示,进风母管1的出风方向与磨煤机进风管道3的进风方向相互垂直,进风母管1和磨煤机进风管道3分别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的相邻两侧端面上。本实施例中对过渡连接管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保证其作用效果,具体如下:如图1和3所示,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和磨煤机进风管道3为矩形管,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2的截面积大于磨煤机进风管道3的截面积,所述过渡连接管4为梯形锥台结构,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磨煤机进风管道配合连接,过渡连接管4的水平方向纵截面和竖直方向纵截面均为梯形。优选地,过渡连接管4的进风口端面宽度L3等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截面的宽度L1,过渡连接管4的出风口端面与磨煤机进风管道3入口端面重合。其中,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端面长度L2大于或等于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端面宽度L3。优选地,如图4,过渡连接管4的水平方向纵截面为等腰梯形。过渡连接管4采用梯形锥台结构,可消除该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在其入口处产生的涡流,同时通过扩大该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入口进风面积,提高了其进风风量,解决了对应磨煤机粉管堵塞6的问题,提高了磨煤机的制粉能力。本技术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包括进风母管、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多个磨煤机进风管道,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与进风母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一端依次并排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磨煤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中靠近所述进风母管的一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出风口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包括进风母管、一次风热风道母管和多个磨煤机进风管道,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与进风母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一端依次并排连接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磨煤机进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磨煤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进风管道中靠近所述进风母管的一磨煤机进风管道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所述过渡连接管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出风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热风引流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连接有两个进风母管,两个所述进风母管在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间隔设置,所述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六个磨煤机进风管道,靠近两个进风母管的两个磨煤机进风管道分别与一次风热风道母管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多文李名生魏麒棂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