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4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气流驱动单元,其位于空气净化装置的气流末端,用于为室内循环气流提供动力;光催化单元,其安装在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中并与气流驱动单元平行设置,壳体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环式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去除室内空间产生的挥发性的有机物,同时具有杀毒灭菌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光催化单元过滤空气的循环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过高时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轻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呕吐或呈酩醉状;重者会出现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还可能有生命危险。长期生活或工作在VOCs污染的室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引起全身无力、瞌睡、皮肤瘙痒等;苯和二甲苯还可能损害系统,以至引发白血病。然而,现有的室内VOCs污染一般是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排出,并且仅在空气外排末端做处理和检测,缺少室内环境检测和处理手段,另外,室内环境有毒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污染也缺少有效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现有的空气净化,主要采用紫外光杀消,效率较低,且紫外光发生器以汞灯为主,安全隐患大。近些年,光催化净化技术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净化效果彻底等优点,而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二氧化钛(TiO2)具有良好的抗光腐蚀性和催化活性,而且性能稳定、价廉易得、无毒无害,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常以粉末形状使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二氧化钛固定在载体上,可以克服悬浮相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缺点。目前,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类载体如玻璃片、玻璃纤维网等,陶瓷类载体如氧化铝陶瓷片、蜂窝状陶瓷柱、泡沫陶瓷等,金属类载体如钛片、不锈钢板、泡沫镍等。通常的负载方法是钛胶负载法或者是将氧化钛晶粒加入粘合剂负载法,然后经高温烧结,制负载型光催化剂。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亟需一种高效的针对有机废气的净化设施,且能消杀有害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具有利用光催化净化原理制造的空气净化单元的空气净化装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的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去除室内空间产生的挥发性的有机物,同时具有杀毒灭菌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气流驱动单元,其位于空气净化装置的气流末端,用于为室内循环气流提供动力;光催化单元,其安装在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中并与气流驱动单元平行设置,壳体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垂直。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催化单元包括:光催化板,其为负载有光催化活性组分的泡沫陶瓷板;多个紫外LED光源,其为UVA波段LED光源且均匀分布在格栅灯板的栅条上,该格栅灯板与所述光催化板平行设置且间隔一段距离,用于照射光催化板。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可以为圆筒状结构,进风口设于壳体侧壁,出风口设于壳体顶部。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催化单元设置在壳体中部且位于气流驱动单元的正下方。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催化单元的气流前端设有HEPA过滤器,该HEPA过滤器可以为圆筒形,并可紧贴壳体的格栅式进风口内侧设置。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催化单元可呈圆盘形,由上、下盖体围合而成,格栅灯板可以安装在下盖体的底部,泡沫陶瓷板可以搭接在下盖体上部的阶梯结构处。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格栅灯板与光催化板的间隔距离可以设置为15mm。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流驱动单元可以使用斜流风机。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催化单元可通过脚柱的上端与斜流风机的支架固定连接,脚柱的下部通过限位部卡接在下盖体外沿的缺口部位,且脚柱的下端可与壳体的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泡沫陶瓷板的开孔率可以为70%~90%,孔密度可以为8~60ppi。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侧壁进风、顶部出风的方式,且光催化单元与进风方向垂直,过滤效果更佳;2)光催化单元与斜流风机平行设置可有效节省壳体内部空间;3)光催化单元的上、下盖体组成的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得光催化单元的泡沫陶瓷板与格栅灯板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再与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紧固连接,既紧凑又牢固;4)光催化单元上盖体的支撑柱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泡沫陶瓷板边沿处的使用面积;5)本技术中的光催化单元可对室内的有机废气进行高效的循环净化处理,同时可有效杀消有害细菌和病毒。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示出气流方向)。图3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中光催化单元的上、下盖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光催化单元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光催化单元与斜流风机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空气净化装置,10-光催化单元,101-上盖体,1011-固定孔位,1012-支撑柱,102-下盖体,1021-缺口部,1022-出线槽,103-螺丝,104-螺帽,11-进风口,12-出风口,13-脚柱,131-限位部,14-HEPA过滤器,15-泡沫陶瓷板,16-格栅灯板,161-紫外LED光源,17-斜流风机,171-风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所述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两个不同的元件或部位,并不是用以限定特定的位置或相对关系。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也可以彼此互换。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1主要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在室内产生循环气流。空气净化装置1为一圆筒状的壳体结构。进一步地,进风口处设有格栅,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依次经过本技术的圆筒状的HEPA过滤器以及圆盘状的光催化单元,通过气流后端的气流驱动单元实现室内场所的空气循环。进一步如图1所示,该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流驱动单元,其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气流末端,用于为室内循环气流提供动力;/n光催化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中并与所述气流驱动单元平行设置,所述壳体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驱动单元,其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气流末端,用于为室内循环气流提供动力;
光催化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中并与所述气流驱动单元平行设置,所述壳体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单元包括:
光催化板,其为负载有光催化活性组分的泡沫陶瓷板;
多个紫外LED光源,其为UVA波段LED光源且均匀分布在格栅灯板的栅条上,该格栅灯板与所述光催化板平行设置且间隔一段距离,用于照射所述光催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为圆筒状结构,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侧壁,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且位于所述气流驱动单元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张皓孙鹏骆道亨汪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能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