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39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包括外壁、循环过滤组件、内壁、蓄水升温组件和放水口,所述内壁环绕设于循环过滤组件内,所述蓄水升温组件设于内壁下方,所述放水口贯穿外壁与内壁设于外壁侧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包括隔水腔体、挡水隔板、水泵、控制器、进水口、水质监测器、出水口、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回水口,所述蓄水升温组件包括支撑螺柱、线圈支架、固定螺母、磁性线圈和不锈钢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实现循环过滤的、能够使水池中的水在过滤过程中一直进行流动的、能够简单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升温保证冬季用水需求的全自动过滤水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
技术介绍
自来水公司每天每时供水量为一个恒定值,市民每天白天和晚上用水差别很大。在晚上用水池畜水,白天用水池的水对市民进行二次供水。特别是住在6楼以上的市民更需要水池实现二次供水。水池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管的直径为50毫米。水池的容积十几立方以上,使得水池内有部分的水停留在水池不动形成静水。停留在水池的静水时间长会滋生腐臭的微生物或红虫,使水质变坏。在水池的出水管(流入居民水管)前加过滤装置不可行的原由是居民用水量大,流经过滤层的杂质多,过滤层很快堵塞,而给水池更换过滤装置往往需要水池进行放空,操作较为麻烦,而蓄水池往往会建设在室外或仅仅简易遮挡的场所,在冬季时往往会因为气温过低而结冰,同时冬季用水往往会因为水温过低而导致用水的不便,使生活的便捷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循环过滤的、能够使水池中的水在过滤过程中一直进行流动的、能够简单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升温保证冬季用水需求的全自动过滤水池。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包括外壁、循环过滤组件、内壁、蓄水升温组件和放水口,所述外壁环绕设于地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环绕设于外壁内,所述内壁环绕设于循环过滤组件内,所述蓄水升温组件设于内壁下方,所述放水口贯穿外壁与内壁设于外壁侧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包括隔水腔体、挡水隔板、水泵、控制器、进水口、水质监测器、出水口、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回水口,所述隔水腔体设于外壁与内壁之间一角,所述挡水隔板固接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且设于隔水腔体两侧,所述固接水泵设于隔水腔体底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水泵上方,所述进水口贯穿内壁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水质监测器固接设于内壁内侧底部且设于进水口下方,所述出水口贯穿挡水隔板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均匀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所述回水口贯穿设于内壁上且设于第三过滤层一侧,所述蓄水升温组件包括支撑螺柱、线圈支架、固定螺母、磁性线圈和不锈钢底板,所述支撑螺柱设于外壁内底壁上,所述线圈支架贯穿设于支撑螺柱上,所述固定螺母设于支撑螺柱上且设于线圈支架上,所述磁性线圈固接设于线圈支架上,所述不锈钢底板镶嵌设于内壁底壁上且设于磁性线圈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为可拆卸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水质监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回水口为单向流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底板与内壁内底壁间设有防水胶条。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在使用时,只需将水放入内壁内,并且根据需要选择蓄水量,随后控制器根据水质监测器反馈信息自动开启水泵,将水从内壁内抽入循环过滤组件内,水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通过回水口回到内壁内进行蓄水,当水质不达标时即进行循环过滤,当水质达标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即可从放水口随时对净水进行取用,当气温过低时可开启蓄水控温组件对蓄水池中的水进行简单升温,保证冬季用水的需求,同时在过滤层需要更换时只需排空循环过滤组件内的水即可对过滤层进行更换,方便快捷,即可达到全自动过滤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的剖视示意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其中,1、外壁,2、循环过滤组件,3、内壁,4、蓄水升温组件,5、放水口,6、隔水腔体,7、挡水隔板,8、水泵,9、控制器,10、进水口,11、水质监测器,12、出水口,13、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第三过滤层,16、回水口,17、支撑螺柱,18、线圈支架,19、固定螺母,20、磁性线圈,21、不锈钢底板,22、防水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包括外壁1、循环过滤组件2、内壁3、蓄水升温组件4和放水口5,所述外壁1环绕设于地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2环绕设于外壁1内,所述内壁3环绕设于循环过滤组件2内,所述蓄水升温组件4设于内壁3下方,所述放水口5贯穿外壁1与内壁3设于外壁1侧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2包括隔水腔体6、挡水隔板7、水泵8、控制器9、进水口10、水质监测器11、出水口12、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第三过滤层15和回水口16,所述隔水腔体6设于外壁1与内壁3之间一角,所述挡水隔板7固接设于内壁3与外壁1之间且设于隔水腔体6两侧,所述固接水泵8设于隔水腔体6底部,所述控制器9设于水泵8上方,所述进水口10贯穿内壁3连接设于水泵8上,所述水质监测器11固接设于内壁3内侧底部且设于进水口10下方,所述出水口12贯穿挡水隔板7连接设于水泵8上,所述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第三过滤层15均匀设于内壁3与外壁1之间,所述回水口16贯穿设于内壁3上且设于第三过滤层15一侧,所述蓄水升温组件4包括支撑螺柱17、线圈支架18、固定螺母19、磁性线圈20和不锈钢底板21,所述支撑螺柱17设于外壁1内底壁上,所述线圈支架18贯穿设于支撑螺柱17上,所述固定螺母19设于支撑螺柱17上且设于线圈支架18上,所述磁性线圈20固接设于线圈支架18上,所述不锈钢底板21镶嵌设于内壁3底壁上且设于磁性线圈20正上方。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和第三过滤层15为可拆卸设置;所述控制器9与水泵8电连接,所述水质监测器11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回水口16为单向流向设置;所述不锈钢底板21与内壁3内底壁间设有防水胶条22。具体使用时,只需将水放入内壁3内,并且根据需要选择蓄水量,随后控制器9根据水质监测器11反馈信息自动开启水泵8,将水从内壁3内抽入循环过滤组件2内,水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和第三过滤层15,通过回水口16回到内壁3内进行蓄水,当水质不达标时即进行循环过滤,当水质达标时控制器9控制水泵8停止,即可从放水口5随时对净水进行取用,当气温过低时可开启蓄水控温组件对蓄水池中的水进行简单升温,保证冬季用水的需求,同时在过滤层需要更换时只需排空循环过滤组件2内的水即可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循环过滤组件、内壁、蓄水升温组件和放水口,所述外壁环绕设于地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环绕设于外壁内,所述内壁环绕设于循环过滤组件内,所述蓄水升温组件设于内壁下方,所述放水口贯穿外壁与内壁设于外壁侧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包括隔水腔体、挡水隔板、水泵、控制器、进水口、水质监测器、出水口、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回水口,所述隔水腔体设于外壁与内壁之间一角,所述挡水隔板固接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且设于隔水腔体两侧,所述固接水泵设于隔水腔体底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水泵上方,所述进水口贯穿内壁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水质监测器固接设于内壁内侧底部且设于进水口下方,所述出水口贯穿挡水隔板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均匀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所述回水口贯穿设于内壁上且设于第三过滤层一侧,所述蓄水升温组件包括支撑螺柱、线圈支架、固定螺母、磁性线圈和不锈钢底板,所述支撑螺柱设于外壁内底壁上,所述线圈支架贯穿设于支撑螺柱上,所述固定螺母设于支撑螺柱上且设于线圈支架上,所述磁性线圈固接设于线圈支架上,所述不锈钢底板镶嵌设于内壁底壁上且设于磁性线圈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过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循环过滤组件、内壁、蓄水升温组件和放水口,所述外壁环绕设于地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环绕设于外壁内,所述内壁环绕设于循环过滤组件内,所述蓄水升温组件设于内壁下方,所述放水口贯穿外壁与内壁设于外壁侧面,所述循环过滤组件包括隔水腔体、挡水隔板、水泵、控制器、进水口、水质监测器、出水口、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回水口,所述隔水腔体设于外壁与内壁之间一角,所述挡水隔板固接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且设于隔水腔体两侧,所述固接水泵设于隔水腔体底部,所述控制器设于水泵上方,所述进水口贯穿内壁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水质监测器固接设于内壁内侧底部且设于进水口下方,所述出水口贯穿挡水隔板连接设于水泵上,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均匀设于内壁与外壁之间,所述回水口贯穿设于内壁上且设于第三过滤层一侧,所述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盛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