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及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31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及防护服,该通风结构配置于防护服本体内、并可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通,以将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防护服本体内,该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和对应于通风管构造于防护服本体上的多个安装部;通风管包括设于防护服本体的头部、并可与供气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通风管,于第一通风管上开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孔,以将气体输送至头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通过安装部可实现通风管在防护服本体上的连接固定,并通过设置第一通风管及第一出风孔,可将外部的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防护服本体内的头部位置,从而实现对头部的通风,而利于提高整个防护服使用中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及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通风结构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防护服是一种特殊工作场景下的防护用品,使用者通过穿上防护服,可实现身体与外部的分隔,从而实现对使用者人身安全的保护作用。基于防护服的使用场景,大多数的防护服采用连体式的结构,使用者在穿上防护服后仅露出双手和双脚,然后通过别的防护用品对双手和双脚进行防护。为保证防护服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大多数的防护服采用不透气的材质,由于整个防护服只有袖口和裤腿口的束口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将防护服内气体排出的效果,但防护服内仍会因憋闷,无法通风,而导致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差。因此,如何基于现有的防护服结构进行通风结构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以提高防护服在使用中的舒适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配置于防护服本体内、并可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通,以将所述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所述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包括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头部、并可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通风管,于所述第一通风管上开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孔,以将所述气体输送至头部位置;安装部,为对应于所述通风管构造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的多个,以构成所述通风管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的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还包括布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腰部、并与所述第一通风管相连通的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二通风管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风口相连,以将所述气体输送至第一通风管内,并于所述第二通风管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出风孔。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袖子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风管和所述第一通风管相连通的第三通风管,并于所述第三通风管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出风孔。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裤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相连通的第四通风管,于所述第四通风管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出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管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头部上的额头处,所述第一出风孔对应于额头处设置。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出风孔交错布置于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为固定在所述防护服本体上的卡座,于所述卡座上构成有供所述通风管卡入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为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固连在所述防护服本体上,所述通风管被限制于所述连接带的中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通过安装部可实现通风管在防护服本体上的连接固定,并通过设置第一通风管及第一出风孔,可将外部的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防护服本体内的头部位置,防护服内的气体可经由防护服本体的袖口或者裤腿口流出,从而实现对防护服本体内的通风,进而利于提高整个防护服使用中的舒适性。(2)通过将第二通风管与供气装置相连,可便于提高气体在防护服本体内向上或者向下流动的便利性。(3)通过袖子上设置的第三通风管,可实现对使用者胳膊处的通风,同时该第三通风管还能够实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之间的连通,利于提高第三通风管的利用率。(4)通过裤子上设置的第四通风管,可实现对使用者腿部的通风,其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5)第一通风管采用环面部边缘布置的方式,可针对头部进行通风,第一出风孔的位置则利于气体作用于面部的效果,而能够提高使用中的舒适性。(6)第一出风孔采用两侧交错布置的方式,可使气体由第一通风管的两侧排出,从而有效避免了气体直吹人体而导致的不舒适问题的发生。(7)安装部采用卡座的方式,可使通风管经由卡槽而卡置于卡座上,其安装方式简单,连接效果好。(8)安装部采用连接带的结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使用方便的优点。另外,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并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连接有向所述通风管内供气的供气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壳体,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制冷风道,于所述制冷风道内设有可拆卸的冷媒组件,且对应于所述制冷风道,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流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鼓风机,外部气流因鼓风机的鼓入可经由所述进风口而引流至所述制冷风道内,且所述制冷风道内的气流经所述冷媒组件的制冷可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所述壳体外。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服,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制冷风道及可拆卸的冷媒组件和引流装置,可使得该供气装置能够排出冷风,从而对防护服本体进行通风和冷却。并且冷媒组件可拆卸,以便于冷媒组件的更换,从而可提高该供气装置的可持续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带与第一通风管在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卡座与第一通风管在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供气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供气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供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冷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电源开关,12-强弱风转换开关,13-卡块,15-限位槽,16-充电插口;2-鼓风机,21-进气口,22-排气口;3-安装壳,31-弹片,32-通气孔;4-冷冻介质,41-把手,42-转轴,43-限位柱;5-过滤体,8-防护服本体;9-通风管,91-第一通风管,92-第五通风管,93-第三通风管,94-第二通风管,95-第四通风管,96-第一出风孔;10-进风口;14-卡座,141-卡槽,142-引导面;15-连接带,20-出风口,30-连接软管,100-锂电池,200-腰带。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配置于防护服本体(8)内、并可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通,以将所述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包括:/n通风管(9),包括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头部、并可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通风管(91),于所述第一通风管(91)上开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孔(96),以将所述气体输送至头部位置;/n安装部,为对应于所述通风管(9)构造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上的多个,以构成所述通风管(9)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上的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的通风结构,配置于防护服本体(8)内、并可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通,以将所述供气装置中的气体输送至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包括:
通风管(9),包括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头部、并可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通风管(91),于所述第一通风管(91)上开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孔(96),以将所述气体输送至头部位置;
安装部,为对应于所述通风管(9)构造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上的多个,以构成所述通风管(9)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上的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9)还包括布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腰部、并与所述第一通风管(91)相连通的第二通风管(94),所述第二通风管(94)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风端相连,以将所述气体输送至第一通风管(91)内,并于所述第二通风管(94)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出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袖子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风管(94)和所述第一通风管(91)相连通的第三通风管(93),并于所述第三通风管(93)上均设有多个第三出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防护服本体(8)的裤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94)相连通的第四通风管(95),于所述第四通风管(95)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谦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盛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