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2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膜,包括面膜本体,面膜本体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眼部空槽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面膜本体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面膜本体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面膜本体内部的中层粘附有海绵外层,海绵外层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储液空腔,海绵外层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粘附有隔膜层,海绵外层内腔的中部粘附有海绵内层。上述方案中,当面膜贴在脸上时,会给人一种往下滑落的感觉,使得面膜在脸上贴的不够紧密,从而就会导致脸部皮肤吸收的效果降低,此时利用粘附紧密结构,能够将面膜紧密贴敷在脸部,从而提高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膜
本技术涉及面膜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面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也非常注重对自己的保养,在保养中,有内服保养补品,也有外敷面膜等,利用补品和面膜从内由外进行保养,现有的面膜是护肤品的一个类别,用于皮肤补水,也具有保湿、滋润、营养、改善外观、深层清洁等多种功能。目前的面膜在生产时,都是按照人脸的轮廓形状进行设计制作的,从而设计生产出的面膜适用于每个人,虽然现有的面膜使用效果很好,但是当面膜贴在脸上时,会给人一种往下滑落的感觉,使得面膜在脸上贴的不够紧密,从而就会导致脸部皮肤吸收的效果降低,此外现有的面膜虽然能够大面积覆盖脸部,但还是会有一些地方不被覆盖保养,使得脸部保养吸收的不完全,使得吸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面膜,以解决当面膜贴在脸上时,会给人一种往下滑落的感觉,使得面膜在脸上贴的不够紧密,从而就会导致脸部皮肤吸收的效果降低,此外现有的面膜虽然能够大面积覆盖脸部,但还是会有一些地方不被覆盖保养,使得脸部保养吸收的不完全,使得吸收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膜,包括面膜本体,所述面膜本体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所述眼部空槽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所述面膜本体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所述面膜本体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所述面膜本体内部的中层粘附有海绵外层,所述海绵外层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储液空腔,所述海绵外层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粘附有隔膜层,所述海绵外层内腔的中部粘附有海绵内层。其中,所述面膜本体内部的外层粘附有沙棘层,所述面膜本体内部的内层粘附有胶原蛋白层。其中,所述储液空腔的内部存放有沙棘补水液。其中,所述面膜本体的材质为纤维纱布,所述粘附层的材质为酸性多糖粘液。其中,所述覆盖面的面积大小与眼部空槽的面积大小相适配。其中,所述海绵外层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海绵外层均为细海绵材质构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当面膜贴在脸上时,会给人一种往下滑落的感觉,使得面膜在脸上贴的不够紧密,从而就会导致脸部皮肤吸收的效果降低,此时利用粘附紧密结构,能够将面膜紧密贴敷在脸部,从而提高吸收效果;上述方案中,所述现有的面膜虽然能够大面积覆盖脸部,但还是会有一些地方不被覆盖保养,使得脸部保养吸收的不完全,使得吸收效果差,此时利用覆盖结构,能够在面膜贴敷时,能够将眼部也全面覆盖吸收,从而提高吸收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面膜本体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面膜本体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海绵外层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膜本体;2、眼部空槽;3、覆盖面;4、分隔线;5、粘附层;6、沙棘层;7、海绵外层;8、胶原蛋白层;9、储液空腔;10、隔膜层;11、海绵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2,所述眼部空槽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3,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4,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5。如图2所示的,所述面膜本体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2,所述眼部空槽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3,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4,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5。具体的,所述当面膜本体1在使用时,将面膜本体1贴敷在脸上,然后将粘附层5按压在脸部四周,利用粘附层5对脸部进行紧密贴合,然后再利用覆盖面3可以将眼部空槽2空槽部分进行覆盖,从而有效的吸收。如图3和图4所示的,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中层粘附有海绵外层7,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储液空腔9,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粘附有隔膜层10,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中部粘附有海绵内层11。所述储液空腔9的内部存放有沙棘补水液,所述面膜本体1的材质为纤维纱布,所述粘附层5的材质为酸性多糖粘液,所述覆盖面3的面积大小与眼部空槽2的面积大小相适配,所述海绵外层7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海绵外层7均为细海绵材质构件。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外层粘附有沙棘层6,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内层粘附有胶原蛋白层8。具体的,所述在按压面膜时,可以利用储液空腔9内部液体和隔膜层10、海绵内层11、沙棘层6和胶原蛋白层8进行营养液的渗透,从而对脸部进行很好的吸收,提高美白和保养效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其在使用前,需按照原料成分进行制作生产:丙二醇5-6份、透明质酸钠5-6份、甘油4-5份、沙棘果油23-35份、沙棘黄酮15-20份、VE10-15份、玉米谷蛋白氨基酸类2-3份、β-葡聚糖2-3份、二甲基羟基硅油50-60份、赤霉素10-15份、聚乙二醇6-8份、壳聚糖5-9份、冰片3-6份、细胞分裂素12-18份、乙醇0.8-1份、水3-6份、甲壳素纤维布、人造丝纤维布,膜的厚度为0.06mm,其面膜是将沙棘果油与生物质制成,然后启动浸泡生产线,对甲壳素纤维布、人造丝纤维布面膜载体进行浸泡,可以敷贴在面部,具有深入皮下组织0.01MM,使面部皮下细胞组织分裂,抑制皱纹的产生的,有助于美容养颜,从根本上实现消除皱纹、保湿养颜、修复美容的目的,且此面膜,无毒、无刺激、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不仅能快速实现美容的目的,而且不伤及皮肤,使用安全方便,经济实惠,所述当面膜本体1在使用时,将面膜本体1贴敷在脸上,然后将粘附层5按压在脸部四周,利用粘附层5对脸部进行紧密贴合,然后再利用覆盖面3可以将眼部空槽2空槽部分进行覆盖,从而有效的吸收,所述在按压面膜时,可以利用储液空腔9内部液体和隔膜层10、海绵内层11、沙棘层6和胶原蛋白层8进行营养液的渗透,从而对脸部进行很好的吸收,提高美白和保养效果,且利用多种营养液能够抑皱养颜,且修复脸部损伤。上述方案,其制作流程为草本植物筛选——净化处理——破碎——萃取——过滤——混合反应——浸泡——折叠——包装——灭菌——检验——入库,然后利用覆盖面3和粘附层5能够很好的将面膜空缺的地方进行覆盖保养,然后将面膜很好的紧密贴合在脸部,提高吸收效果。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技术同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空槽(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3),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4),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5);/n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中层粘附有海绵外层(7),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储液空腔(9),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粘附有隔膜层(10),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中部粘附有海绵内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膜,包括面膜本体(1),所述面膜本体(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眼部空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空槽(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覆盖面(3),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表面均连接有分隔线(4),所述面膜本体(1)的外周围粘附有粘附层(5);
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中层粘附有海绵外层(7),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储液空腔(9),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粘附有隔膜层(10),所述海绵外层(7)内腔的中部粘附有海绵内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本体(1)内部的外层粘附有沙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洪臣朱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资禾泽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