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花子昕专利>正文

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168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外壳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外壳后侧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腔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长槽、撑杆、横向长板和插槽的配合使用,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调节能力改变该支撑辅助装置的角度,从而适配各种状态的病患,通过网格纤维层、棉质层、壳体一和壳体二的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使得该支撑辅助装置拥有较好的透气和吸汗效果,通过减震机构的设置,在病患咳嗽或者仰卧过程中均能够对背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硬性连接带给使用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数据显示许多长期卧床病人,特别是心肺功能不全,行动不便,体虚易出汗,半卧位时上半身身体依靠背部支撑,且多数床及枕头或垫被等无法透气,导致汗湿,造成皮肤损伤、受凉等,卧床依从性降低,加重病情。而在此种状态下病人自身调节能力明显降低,家属对于病人心理诉求和患病中背部支撑的要求不够明晰。在汽车驾驶等方面有背部支撑但无病床上特殊体位支撑相关产品,社会老年化,大量老年人进入医院、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对提高生病状态下的生活质量需求加大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具备舒适度好、透气、吸汗的效果,并且能够在炎热天气快速散热,能够根据使用者自身调节能力改变支撑角度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外壳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外壳后侧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腔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长槽内腔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长板,所述横向长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撑杆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外壳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棉质层和网格纤维层,所述棉质层的正表面设置有与背部相贴合的内凹面,所述外壳内腔的两端嵌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框,所述弹性框的外壁分别与网格纤维层和棉质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且连接板呈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内腔设置有两个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至圆筒的外侧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插槽为斜面槽。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面。优选的,所述外壳后侧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一,所述外壳后侧下方的两端设置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优选的,所述外壳前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颈枕。优选的,所述外壳前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腰枕,所述腰枕的前侧设置有拉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长槽、撑杆、横向长板和插槽的配合使用,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调节能力改变该支撑辅助装置的角度,从而适配各种状态的病患,通过网格纤维层、棉质层、壳体一和壳体二的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使得该支撑辅助装置拥有较好的透气和吸汗效果,通过减震机构的设置,在病患咳嗽或者仰卧过程中均能够对背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硬性连接带给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使该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具备舒适度好、透气、吸汗的效果,并且能够在炎热天气快速散热,能够根据使用者自身调节能力改变支撑角度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颈枕的设置,对病患的颈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在半卧情况下颈部的损伤,通过腰枕的设置,打开拉链,在腰枕内部可加装按摩磁珠或加热垫片,从而对病患的腰部进行多样的辅助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收纳状态的后视面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横向长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减震机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1、外壳;2、长槽;3、撑杆;4、横向长板;5、插槽;6、网格纤维层;7、棉质层;8、弹性框;9、连接板;10、减震机构;101、圆筒;102、弹簧片;103、滑块;104、圆杆;11、壳体一;12、壳体二;13、颈枕;14、腰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面,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外壳1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外壳1后侧的长槽2,长槽2内腔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撑杆3,长槽2内腔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长板4,横向长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撑杆3配合使用的插槽5,插槽5为斜面槽。进一步的,外壳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棉质层7和网格纤维层6,棉质层7的正表面设置有与背部相贴合的内凹面,外壳1内腔的两端嵌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框8,弹性框8的外壁分别与网格纤维层6和棉质层7固定连接,弹性框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9,且连接板9呈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9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10。参考如图5和6所示,减震机构10包括圆筒101,圆筒101内腔设置有两个弹簧片102,两个弹簧片1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两个滑块103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杆104,圆杆104的一端贯穿至圆筒101的外侧并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通过减震机构10的设置,在病患咳嗽或者仰卧过程中均能够对背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硬性连接带给使用者的不适感。参考如图2所示,外壳1后侧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一11,外壳1后侧下方的两端设置有壳体二12,壳体一11和壳体二12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扇,微型风扇为工业常规生产产品,因此并未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实际过程中,也可根据地域气候温度的差异,还可以在壳体一11和壳体二12的内腔装配加热片,用以在寒冷地区使用。参考如图1、3和7所示,外壳1前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颈枕13,外壳1前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腰枕14,腰枕14的前侧设置有拉链,通过颈枕13的设置,对病患的颈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在半卧情况下颈部的损伤,通过腰枕14的设置,打开拉链,在腰枕14内部可加装按摩磁珠或加热垫片,从而对病患的腰部进行多样的辅助治疗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横向长板4通过螺栓与床可拆卸连接,从而对外壳1进行固定,也可将拉出撑杆3和横向长板4,使得外壳1、撑杆3和横向长板4呈三角状态,从而放置于床头位置,然后推动病患靠在外壳1上,使棉质层7与病患背部接触,通过设置的腰枕14,可在其内部填充中药艾草等,或者按摩磁珠等,增加对病患背部的辅助治疗,通过网格纤维层6、壳体一11和壳体二12的配合使用,在病患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形成良好的散热状态,避免因长期背靠产生的热量导致病患大量出汗,从而对背部皮肤形成保护,使用者在背靠过程中,背部的力通过圆杆104和滑块103对弹簧片102挤压,从而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值得推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外壳(1)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n开设于外壳(1)后侧的长槽(2),所述长槽(2)内腔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撑杆(3),所述长槽(2)内腔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长板(4),所述横向长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撑杆(3)配合使用的插槽(5);/n所述外壳(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棉质层(7)和网格纤维层(6),所述棉质层(7)的正表面设置有与背部相贴合的内凹面,所述外壳(1)内腔的两端嵌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框(8),所述弹性框(8)的外壁分别与网格纤维层(6)和棉质层(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框(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9),且连接板(9)呈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9)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10);/n所述减震机构(10)包括圆筒(101),所述圆筒(101)内腔设置有两个弹簧片(102),两个所述弹簧片(1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两个所述滑块(103)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杆(104),所述圆杆(104)的一端贯穿至圆筒(101)的外侧并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卧式病患背部支撑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外壳(1)角度的调节机构,包括:
开设于外壳(1)后侧的长槽(2),所述长槽(2)内腔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撑杆(3),所述长槽(2)内腔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长板(4),所述横向长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撑杆(3)配合使用的插槽(5);
所述外壳(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棉质层(7)和网格纤维层(6),所述棉质层(7)的正表面设置有与背部相贴合的内凹面,所述外壳(1)内腔的两端嵌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框(8),所述弹性框(8)的外壁分别与网格纤维层(6)和棉质层(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框(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9),且连接板(9)呈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9)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10);
所述减震机构(10)包括圆筒(101),所述圆筒(101)内腔设置有两个弹簧片(102),两个所述弹簧片(1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两个所述滑块(103)相背的一端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子昕
申请(专利权)人:花子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