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11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包括颌垫本体和固位装置,颌垫本体内部具有沿颌垫本体咬合面布置并充满半流体的空腔,颌垫本体的舌侧和颊侧前后牙区分别对应设有若干舌侧定位部和颊侧定位部,固位装置为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下颌透明牙套的舌侧和颊侧与颌垫本体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舌侧固位部和颊侧固位部,舌侧定位部和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和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可将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在下颌透明牙套上。本申请通过在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上固位连接的颌垫本体内部空腔充满半流体,由此颌垫咬合面形状不固定,因而很容易改变颌位,患者戴上以后能够根据关节情况自由寻找到舒适位,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
本技术涉及口腔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
技术介绍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过咬合板促进下颌髁突回到关节最适位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即咬合板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可使颞下颌关节及颌面部肌肉的症状得到缓解,对消除弹响、减轻疼痛、治疗夜磨牙及其它关节和肌肉的疾病多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咬合板由于其咬合面形状固定,因而无法或者很难改变颌位,患者戴上以后无法根据患者关节情况自由的寻找到最佳舒适位,有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咬合板由于其咬合面形状固定,因而无法或者很难改变颌位,患者戴上以后无法根据患者关节情况自由的寻找到舒适位,有时会反复重做用以寻找到最佳舒适位,甚至会导致不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包括颌垫本体和固位装置,所述颌垫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内部具有沿颌垫本体咬合面布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满半流体,所述颌垫本体的舌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舌侧定位部,所述颌垫本体的颊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颊侧定位部;所述固位装置为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舌侧与前述舌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舌侧固位部,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颊侧与前述颊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颊侧固位部,所述舌侧定位部和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和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可将所述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在下颌透明牙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一方面通过在颌垫本体内部充满半流体,由此颌垫咬合面形状不固定,因而很容易改变颌位,患者戴上以后能够根据患者关节情况自由的寻找到舒适位,患者感觉非常舒服;另一方面通过在颌垫本体舌侧前后牙区设置舌侧和颊侧定位部,并在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上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舌侧和颊侧固位部,通过舌侧定位部与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与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即可将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到下颌透明牙套上,方便实用。本流体静压力颌垫不但可以消除合干扰和早接触,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患者感觉舒适,通过牙周组织、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反馈调剂,使下颌回到对关节最有利的位置。进一步,所述舌侧定位部和颊侧定位部为透明舌钮Ⅰ或者凸出支柱Ⅰ,所述舌侧固位部和颊侧固位部为透明舌钮Ⅱ或者凸出支柱Ⅱ,所述透明舌钮Ⅰ或者凸出支柱Ⅰ与对应侧的透明舌钮Ⅱ或者凸出支柱Ⅱ上挂接有弹性橡皮圈。进一步,所述舌侧定位部和颊侧定位部均为6~8个。进一步,所述颌垫本体的高度为2~8mm,所述颌垫本体咬合面的宽度为10~20mm。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颌垫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下颌透明牙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颌垫本体;10、颌垫本体咬合面;11、凸出支柱Ⅰ;2、下颌透明牙套;21、透明舌钮Ⅱ;3、弹性橡皮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包括颌垫本体1和固位装置,所述颌垫本体1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内部具有沿颌垫本体咬合面10布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满对人身体无害的半流体,由此使得颌垫本体咬合面形状不固定,所述颌垫本体1的舌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舌侧定位部,所述颌垫本体1的颊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颊侧定位部;所述固位装置为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2,所述下颌透明牙套2的舌侧与前述舌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舌侧固位部,即所述舌侧固位部与舌侧定位部的位置相适应,所述下颌透明牙套2的颊侧与前述颊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颊侧固位部,即所述颊侧固位部与颊侧定位部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舌侧定位部和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和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可将所述颌垫本体1固位连接在下颌透明牙套2上,即通过舌侧定位部与舌侧固位部以及颊侧定位部与颊侧固位部之间的配合连接,来实现所述颌垫本体1与下颌透明牙套2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一方面通过在颌垫本体内部充满半流体,由此颌垫咬合面形状不固定,因而很容易改变颌位,患者戴上以后能够根据患者关节情况自由的寻找到舒适位,患者感觉非常舒服;另一方面通过在颌垫本体舌侧前后牙区设置舌侧和颊侧定位部,并在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上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舌侧和颊侧固位部,通过舌侧定位部与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与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即可将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到下颌透明牙套上,方便实用。本流体静压力颌垫不但可以消除合干扰和早接触,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患者感觉舒适,通过牙周组织、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反馈调剂,使下颌回到对关节最有利的位置。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舌侧定位部和颊侧定位部为凸出支柱Ⅰ11(也可以为透明舌钮Ⅰ),所述舌侧固位部和颊侧固位部为透明舌钮Ⅱ21(也可以为凸出支柱Ⅱ),所述凸出支柱Ⅰ11(或透明舌钮Ⅰ)和透明舌钮Ⅱ21(或凸出支柱Ⅱ)上挂接有弹性橡皮圈3,由此通过弹性橡皮圈3施加的张力,可实现颌垫本体1和下颌透明牙套2的连接固位,该连接方式操作非常便捷。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子母扣等其他配合方式来实现连接。如果所述颌垫本体1的长度过长可以进行调整,具体可将颌垫本体1的末端通过高温夹闭后来缩短U型结构的长度。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舌侧定位部和颊侧定位部均为6~8个,对应舌侧固位部和颊侧固位部也为6~8个,由此可使颌垫本体1和下颌透明牙套2的连接固位更平稳更可靠。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颌垫本体1的高度为2~8mm,所述颌垫本体咬合面的宽度为10~20mm,由此可以满足不同患者佩戴需要,使患者感觉舒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颌垫本体和固位装置,所述颌垫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内部具有沿颌垫本体咬合面布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满半流体,所述颌垫本体的舌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舌侧定位部,所述颌垫本体的颊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颊侧定位部;所述固位装置为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舌侧与前述舌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舌侧固位部,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颊侧与前述颊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颊侧固位部,所述舌侧定位部和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和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可将所述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在下颌透明牙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的流体静压力颌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颌垫本体和固位装置,所述颌垫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内部具有沿颌垫本体咬合面布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满半流体,所述颌垫本体的舌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舌侧定位部,所述颌垫本体的颊侧前后牙区设置有若干颊侧定位部;所述固位装置为根据患者下颌制作的个性化下颌透明牙套,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舌侧与前述舌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舌侧固位部,所述下颌透明牙套的颊侧与前述颊侧定位部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颊侧固位部,所述舌侧定位部和舌侧固位部配合连接以及颊侧定位部和颊侧固位部配合连接,可将所述颌垫本体固位连接在下颌透明牙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国李英邓亭月田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