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9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水壶,包括壶盖、壶体、水箱、加热机构和出水机构,加热机构和水箱均设置于壶体内,加热机构安装于壶体的底部且位于水箱的下方,壶盖盖合于壶体的上端口且与水箱的上端口密封配合;出水机构安装于壶体且用于排出水箱内的液体;出水机构包括出水嘴组件、抽水泵、连接管和排水管,出水嘴组件安装于壶体外壁,抽水泵设置于壳体且位于水箱的底部,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至水箱内,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抽水泵,另一端穿过水箱与壶体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至出水嘴组件。本开水壶设有加热机构,能够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煮沸;设置有出水机构,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液体从底部排出,安全性高且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水壶
本技术涉及水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水壶。
技术介绍
水壶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近几年电热水壶使用越来越广泛,相比起饮水机,其具有烧水速度快、温度高的优点。目前的开水壶一般包括壶盖、壶体和底座三大部分,壶盖的一端于壶体的上端口可转动连接,且可盖合于壶体的上端口,底座设置于壶体的底部。使用时,一般是直接将整个壶直接放置于与外界电源连接的插座上,通电后实现加热煮沸功能。然而,现有的开水壶一般是直接打开上盖,从壶体的上端口将热水甚至是沸水倒出,很容易出现飞溅且倒出量不好控制,使用不够方便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水壶,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水壶,包括壶盖、壶体、水箱、加热机构和出水机构,加热机构和水箱均设置于壶体内,加热机构安装于壶体的底部且位于水箱的下方,壶盖盖合于壶体的上端口且与水箱的上端口密封配合;出水机构安装于壶体且用于排出水箱内的液体;出水机构包括出水嘴组件、抽水泵、连接管和排水管,出水嘴组件安装于壶体外壁,抽水泵设置于壳体且位于水箱的底部,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至水箱内,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抽水泵,另一端穿过水箱与壶体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至出水嘴组件。由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开水壶,设有加热机构,能够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煮沸;设置有出水机构,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液体从底部排出,代替传统的从壶口将水倒出的方式,安全性高且更便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水壶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加热机构无线或者有线连接,用于控制加热机构工作;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单元和控制面板,控制单元安装于壶体且位于水箱的底部,控制面板安装于壶盖且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由此,通过控制机构可以实现对加热单元及其他元器件的控制,设有控制面板,操作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壶盖包括上盖和底盖,底盖设置于壶体的上端口,上盖安装于底盖且下端与水箱的上端口密封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水壶还包括密封圈,上盖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且与水箱的上端口密封配合。由此,可提升密封、保温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盖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上盖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壶盖还包括锁紧机构,上盖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底盖,另一端通过锁紧机构与底盖相配合。由此,打开上盖方便快捷,便于向水箱内加水等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包括本体和盖板,盖板设置于本体的上方,锁紧机构包括按钮、限位活块和复位弹簧,底盖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活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本体且位于盖板与本体形成的空间内,复位弹簧套装于限位活块的外周,按钮穿过盖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本体且底部可与限位活块相抵,控制按钮,能够使得限位活块的端部离开限位槽,并压缩复位弹簧。由此,锁紧机构的工作原理为:盖合上盖后,限位活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限位槽内完成锁紧;当需要打开上盖时,按下按钮,使得限位活块离开限位槽,同时限位活块滑动使得复位弹簧压缩,此时便可打开上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和温控器,加热器和温控器连接且均安装于水箱的底部。由此,加热器工作对水箱底部进行加热,实现对水箱内的液体的加热,通过温控器检测水箱温度,完成精准控制。同时,还可以在水箱底部设置伸入水箱内部的NTC探头,与温控器共同配合,完成对水温的精准调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嘴组件包括壳体和出水嘴,壳体安装于壶体的外壁,出水嘴安装于壳体且与排水管连通。由此,便于实现对出水嘴的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嘴组件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安装于壳体表面。由此,显示器可以显示水箱内液体的温度以及是否沸腾等状态信息,便于观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水壶还包括照明灯,照明灯安装于壳体且位于出水嘴的一侧。由此,照明灯可用于夜晚或者灯光较暗时使用,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开水壶,设有加热机构,能够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煮沸;设置有出水机构,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液体从底部排出,代替传统的从壶口将水倒出的方式,安全性高且更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开水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开水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开水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开水壶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开水壶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开水壶的壶盖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6中的附图标记:1-壶盖;2-壶体;3-水箱;4-加热机构;5-出水机构;6-控制机构;7-密封圈;8-照明灯;9-提手;11-上盖;12-底盖;13-锁紧机构;41-加热器;42-温控器;51-出水嘴组件;52-抽水泵;53-连接管;54-排水管;61-控制单元;62-控制面板;111-本体;112-盖板;121-限位槽;122-第二安装槽;131-按钮;132-限位活块;133-复位弹簧;511-壳体;512-出水嘴;513-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开水壶。如图1~6所示,该开水壶包括壶盖1、壶体2、水箱3、加热机构4和出水机构5。加热机构4和水箱3均设置于壶体2内。加热机构4安装于壶体2的底部且位于水箱3的下方,壶盖1盖合于壶体2的上端口且与水箱3的上端口密封配合。出水机构5安装于壶体2且用于排出水箱3内的液体;如图1~4所示,出水机构5包括出水嘴组件51、抽水泵52、连接管53和排水管54。出水嘴组件51安装于壶体2外壁,抽水泵52设置于壳体511且位于水箱3的底部。连接管53的一端连通至水箱3内,另一端连接抽水泵52。排水管54的一端连接抽水泵52,另一端穿过水箱3与壶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至出水嘴组件51。本实施方式的出水嘴组件51包括壳体511和出水嘴512。壳体511安装于壶体2的外壁,出水嘴512安装于壳体511且与排水管54连通。由此,便于实现对出水嘴512的固定。出水嘴组件51还包括显示器513。显示器513安装于壳体511表面。由此,显示器513可以显示水箱3内液体的温度以及是否沸腾(如烧水中、保温中)等状态信息,便于观察。开水壶还包括照明灯8。照明灯8安装于壳体511且位于出水嘴512的一侧。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灯8可以为LED射灯。由此,照明灯8可用于夜晚或者灯光较暗时使用,适用范围广。开水壶还包括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与加热机构4无线或者有线连接,用于控制加热机构4工作。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单元61和控制面板62。控制单元61安装于壶体2且位于水箱3的底部,控制面板62安装于壶盖1且与控制单元61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61可以为集成有控制电路和无线模块的PCB电路板;控制面板62可以为触控显示屏。由此,通过控制机构6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盖(1)、壶体(2)、水箱(3)、加热机构(4)和出水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4)和水箱(3)均设置于壶体(2)内,所述加热机构(4)安装于壶体(2)的底部且位于水箱(3)的下方,所述壶盖(1)盖合于壶体(2)的上端口且与水箱(3)的上端口密封配合;/n所述出水机构(5)安装于壶体(2)且用于排出水箱(3)内的液体;/n所述出水机构(5)包括出水嘴组件(51)、抽水泵(52)、连接管(53)和排水管(54),所述出水嘴组件(51)安装于壶体(2)外壁,所述抽水泵(52)设置于壳体(511)且位于水箱(3)的底部,所述连接管(53)的一端连通至水箱(3)内,另一端连接抽水泵(52),所述排水管(54)的一端连接抽水泵(52),另一端穿过水箱(3)与壶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至出水嘴(512)组件(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盖(1)、壶体(2)、水箱(3)、加热机构(4)和出水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4)和水箱(3)均设置于壶体(2)内,所述加热机构(4)安装于壶体(2)的底部且位于水箱(3)的下方,所述壶盖(1)盖合于壶体(2)的上端口且与水箱(3)的上端口密封配合;
所述出水机构(5)安装于壶体(2)且用于排出水箱(3)内的液体;
所述出水机构(5)包括出水嘴组件(51)、抽水泵(52)、连接管(53)和排水管(54),所述出水嘴组件(51)安装于壶体(2)外壁,所述抽水泵(52)设置于壳体(511)且位于水箱(3)的底部,所述连接管(53)的一端连通至水箱(3)内,另一端连接抽水泵(52),所述排水管(54)的一端连接抽水泵(52),另一端穿过水箱(3)与壶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至出水嘴(512)组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与加热机构(4)无线或者有线连接,用于控制加热机构(4)工作;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单元(61)和控制面板(62),所述控制单元(61)安装于壶体(2)且位于水箱(3)的底部,所述控制面板(62)安装于壶盖(1)且与控制单元(6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包括上盖(11)和底盖(12),所述底盖(12)设置于壶体(2)的上端口,所述上盖(11)安装于底盖(12)且下端与水箱(3)的上端口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7),所述上盖(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密封圈(7)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且与水箱(3)的上端口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丰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敏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