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188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污垢处理腔的下游设有二级处理腔,二级处理腔内设置有格栅体;污水注入腔与污垢处理腔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隔断板;污垢处理腔与二级处理腔之间固定设有第二隔断板;第一隔断板的一侧安装有位于污水注入腔内的第一注入体;第一注入体的上游管道上配置有注入隔离网;污垢处理腔内固定设置有中位隔离板;中位隔离板上开设有中位通道;中位通道上通过转轴结构旋转安装有若干刮蹭间隙板。中位隔离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反向冲击水管;反向冲击水管上设置有若干直喷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附着在格栅体上的大颗粒污垢,保证格栅体的整体水流通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油墨废水等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在完全进入化学处理前,常采用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大颗粒物质和其它污垢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正如上面所说,格栅所起到的预前过滤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格栅体在受到大量较大颗粒的污垢附着后,容易导致格栅的通水量下降,而且一些大颗粒污垢进入格栅内部后,清理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减少附着在格栅体上的大颗粒污垢,保证格栅体的整体水流通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装置部分和系统部分。本专利技术包括装置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污水注入腔的下游设有污垢处理腔,污垢处理腔的下游设有二级处理腔,二级处理腔内设置有格栅体;污水注入腔与污垢处理腔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隔断板;污垢处理腔与二级处理腔之间固定设有第二隔断板;第一隔断板的一侧安装有位于污水注入腔内的第一注入体;第一注入体的上游管道上配置有注入隔离网;第一注入体上配置有第一注入泵;第一隔断板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污垢处理腔内的排出管。污垢处理腔内固定设置有中位隔离板;中位隔离板上开设有中位通道;中位通道上通过转轴结构旋转安装有若干刮蹭间隙板。中位隔离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反向冲击水管;反向冲击水管上设置有若干直喷管口;第二隔断板的一侧设有位于污垢处理腔内的第二注入体;第二注入体上配置有第二注入泵;第二隔断板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二级处理腔内的排出管;污垢处理腔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回流泵、第二回流泵。本专利技术包括系统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㈠污水注入腔内的污水从注入隔离网进入第一注入体,进入第一注入体的污水经第一注入泵供压,从第一注入体的若干排出管正对刮蹭间隙板排出污水。㈡对应方向的水流冲击至刮蹭间隙板,倾斜状的刮蹭间隙板对水流中的污垢进行刮蹭,进行刮蹭后的污水水流流经中位通道,进入中位隔离板的另一侧,而后被吸入第二注入泵。㈢第二注入泵将吸入的经刮蹭间隙板刮蹭后的污水进行排出,第二隔断板上的若干排出管分支化向格栅体均匀排水,格栅体进行细微物质颗粒的阻隔。㈣一定时间后,刮蹭间隙板上刮蹭的污垢量开始存在积累,第一注入体上断开进水、第二注入体排出污垢处理腔中的大量污水,污垢处理腔剩余污水从第一回流泵中排出或第二回流泵回流至污水注入腔。㈤将㈣中的污水排出后,反向冲击水管上的若干直喷管口向刮蹭间隙板冲击清洗水,同时若干刮蹭间隙板进行上下转动,直喷管口的喷水在对应位置的刮蹭间隙板上侧面进行冲刷。㈥污垢处理腔内对刮蹭间隙板清洗的浊水落入污垢处理腔内,由第一回流泵、第二回流泵排出至对应的收集装置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注入体内设有注入腔;第一注入泵与第一注入体的注入腔相连通;注入隔离网安装在第一注入泵的入水管上;第一隔断板上的若干排出管与第一注入体上的注入腔相连通;第二注入体内设有注入腔;第二注入泵与第二注入体的注入腔相连通;第二隔断板上的若干排出管与第二注入体上的注入腔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位隔离板的一侧设置有提升连杆;若干刮蹭间隙板的外侧端通过转轴结构共同连接在提升连杆上;提升连杆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提升连杆曲线运动的连杆调节动力装置;连杆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设有曲线路径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隔断板上的排出管开口方向正对于倾斜工作状态下的刮蹭间隙板上侧面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回流泵、第二回流泵上至少设有三方向通道结构;第一回流泵与污垢处理腔所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主侧阀;第一回流泵上设有与外部处理装置相连的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分支阀;第一回流泵与第二回流泵之间连通有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中位连通阀;第二回流泵与污垢处理腔所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主侧阀;第二回流泵与污水注入腔之间连通有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分支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反向冲击水管的若干直喷管口上配置有通道阀门;若干竖向设置的反向冲击水管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注水装置;若干刮蹭间隙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刮蹭间隙板上侧面设置粗糙刮蹭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刮蹭间隙板在刮蹭工作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为α,α∈[30°,75°];反向冲击水管上的直喷管口开口方向与若干刮蹭间隙板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控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㈠设刮蹭间隙板上侧的粗糙刮蹭面的单位面积可承载刮蹭污垢最大容量为ΔW,设每个刮蹭间隙板上侧的粗糙刮蹭面的面积为S;则刮蹭间隙板上可承载的污垢总量为QW,QW=S·ΔW。㈡设每个刮蹭间隙板上流经污水的单位时间水流量为QS,设平均单位体积污水中包含的污垢量为QP,单位体积污水中污垢与刮蹭间隙板发生刮蹭的概率为P;则单位时间内刮蹭间隙板所刮蹭的污垢量为QT,QT=QS·QP·P。㈢设刮蹭间隙板的有效工作时间为T,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控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处理系统设有时间监测单元与提示预警单元,时间监测单元对刮蹭间隙板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行监测,当刮蹭间隙板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T-ΔTX,提示预警单元发出满负荷警报信号,其中ΔTX为预调控时间,为操控人员发现满负荷情况、进行设备调控预留准备时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控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刮蹭间隙板进行清洗状态时,设反向冲击水管的直喷管口对刮蹭间隙板的清洗时长为Tq,则存在Tq∝tc,其中tc为刮蹭间隙板持续工作的时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油墨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前,对油墨废水进行预先物理过滤,在格栅体上游设置污垢处理腔,对流经污垢处理腔的废水中的较大污垢进行刮蹭,减少附着在格栅体上的大颗粒污垢,保证格栅体的整体水流通能力;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可前后封闭的污垢处理腔,对刮蹭间隙板进行相应的高效清理,保证刮蹭间隙板的刮蹭效果,实现对格栅体水流通的高效性。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废水处理刮蹭及相关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刮蹭间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反向冲击水管(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刮蹭间隙板清洗时进行上下转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清洗时间与刮蹭间隙板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装置部分和系统部分,其特征在于:/n装置部分中:/n包括污水注入腔(71),所述污水注入腔(71)的下游设有污垢处理腔(2),所述污垢处理腔(2)的下游设有二级处理腔(3),所述二级处理腔(3)内设置有格栅体(20);/n所述污水注入腔(71)与污垢处理腔(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隔断板(4);/n所述污垢处理腔(2)与二级处理腔(3)之间固定设有第二隔断板(5);/n所述第一隔断板(4)的一侧安装有位于污水注入腔(71)内的第一注入体(6);/n所述第一注入体(6)的上游管道上配置有注入隔离网(9);/n所述第一注入体(6)上配置有第一注入泵(8);/n所述第一隔断板(4)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污垢处理腔(2)内的排出管(10);/n所述污垢处理腔(2)内固定设置有中位隔离板(11);/n所述中位隔离板(11)上开设有中位通道(12);/n所述中位通道(12)上通过转轴结构旋转安装有若干刮蹭间隙板(13);/n所述中位隔离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反向冲击水管(16);/n所述反向冲击水管(16)上设置有若干直喷管口(1601);/n所述第二隔断板(5)的一侧设有位于污垢处理腔(2)内的第二注入体(18);/n所述第二注入体(18)上配置有第二注入泵(19);/n所述第二隔断板(5)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二级处理腔(3)内的排出管(10);/n所述污垢处理腔(2)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回流泵(21)、第二回流泵(22);/n系统部分中,包括以下内容:/n㈠污水注入腔(71)内的污水从注入隔离网(9)进入第一注入体,进入第一注入体(6)的污水经第一注入泵(8)供压,从第一注入体(6)的若干排出管(10)正对刮蹭间隙板(13)排出污水;/n㈡对应方向的水流冲击至刮蹭间隙板(13),倾斜状的刮蹭间隙板(13)对水流中的污垢进行刮蹭,进行刮蹭后的污水水流流经中位通道(12),进入中位隔离板(11)的另一侧,而后被吸入第二注入泵(19);/n㈢第二注入泵(19)将吸入的经刮蹭间隙板(13)刮蹭后的污水进行排出,第二隔断板(5)上的若干排出管分支化向格栅体(20)均匀排水,格栅体(20)进行细微物质颗粒的阻隔;/n㈣一定时间后,刮蹭间隙板(13)上刮蹭的污垢量开始存在积累,第一注入体(6)上断开进水、第二注入体(18)排出污垢处理腔(2)中的大量污水,污垢处理腔(2)剩余污水从第一回流泵(21)中排出或第二回流泵(22)回流至污水注入腔(71);/n㈤将㈣中的污水排出后,反向冲击水管(16)上的若干直喷管口(1601)向刮蹭间隙板(13)冲击清洗水,同时若干刮蹭间隙板(13)进行上下转动,直喷管口(1601)的喷水在对应位置的刮蹭间隙板(13)上侧面进行冲刷;/n㈥污垢处理腔(2)内对刮蹭间隙板(13)清洗的浊水落入污垢处理腔(2)内,由第一回流泵(21)、第二回流泵(22)排出至对应的收集装置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装置部分和系统部分,其特征在于:
装置部分中:
包括污水注入腔(71),所述污水注入腔(71)的下游设有污垢处理腔(2),所述污垢处理腔(2)的下游设有二级处理腔(3),所述二级处理腔(3)内设置有格栅体(20);
所述污水注入腔(71)与污垢处理腔(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隔断板(4);
所述污垢处理腔(2)与二级处理腔(3)之间固定设有第二隔断板(5);
所述第一隔断板(4)的一侧安装有位于污水注入腔(71)内的第一注入体(6);
所述第一注入体(6)的上游管道上配置有注入隔离网(9);
所述第一注入体(6)上配置有第一注入泵(8);
所述第一隔断板(4)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污垢处理腔(2)内的排出管(10);
所述污垢处理腔(2)内固定设置有中位隔离板(11);
所述中位隔离板(11)上开设有中位通道(12);
所述中位通道(12)上通过转轴结构旋转安装有若干刮蹭间隙板(13);
所述中位隔离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反向冲击水管(16);
所述反向冲击水管(16)上设置有若干直喷管口(1601);
所述第二隔断板(5)的一侧设有位于污垢处理腔(2)内的第二注入体(18);
所述第二注入体(18)上配置有第二注入泵(19);
所述第二隔断板(5)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位于二级处理腔(3)内的排出管(10);
所述污垢处理腔(2)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回流泵(21)、第二回流泵(22);
系统部分中,包括以下内容:
㈠污水注入腔(71)内的污水从注入隔离网(9)进入第一注入体,进入第一注入体(6)的污水经第一注入泵(8)供压,从第一注入体(6)的若干排出管(10)正对刮蹭间隙板(13)排出污水;
㈡对应方向的水流冲击至刮蹭间隙板(13),倾斜状的刮蹭间隙板(13)对水流中的污垢进行刮蹭,进行刮蹭后的污水水流流经中位通道(12),进入中位隔离板(11)的另一侧,而后被吸入第二注入泵(19);
㈢第二注入泵(19)将吸入的经刮蹭间隙板(13)刮蹭后的污水进行排出,第二隔断板(5)上的若干排出管分支化向格栅体(20)均匀排水,格栅体(20)进行细微物质颗粒的阻隔;
㈣一定时间后,刮蹭间隙板(13)上刮蹭的污垢量开始存在积累,第一注入体(6)上断开进水、第二注入体(18)排出污垢处理腔(2)中的大量污水,污垢处理腔(2)剩余污水从第一回流泵(21)中排出或第二回流泵(22)回流至污水注入腔(71);
㈤将㈣中的污水排出后,反向冲击水管(16)上的若干直喷管口(1601)向刮蹭间隙板(13)冲击清洗水,同时若干刮蹭间隙板(13)进行上下转动,直喷管口(1601)的喷水在对应位置的刮蹭间隙板(13)上侧面进行冲刷;
㈥污垢处理腔(2)内对刮蹭间隙板(13)清洗的浊水落入污垢处理腔(2)内,由第一回流泵(21)、第二回流泵(22)排出至对应的收集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注入体(6)内设有注入腔(7);
所述第一注入泵(8)与第一注入体(6)的注入腔(7)相连通;
所述注入隔离网(9)安装在第一注入泵(8)的入水管上;
所述第一隔断板(4)上的若干排出管与第一注入体(6)上的注入腔(7)相连通;
所述第二注入体(18)内设有注入腔(7);
所述第二注入泵(19)与第二注入体(18)的注入腔(7)相连通;
所述第二隔断板(5)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平顾伟王欣顾皛鑫王勇洪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泉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