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清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81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红花、槲寄生、川穹、当归、过岗龙、两面针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风湿性关节炎、移动性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皮下注射,外敷,烤电相结合,效果更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中药。
技术介绍
风湿、类风湿沿海、草原、内地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状态,全国权威统计痛风患者一亿人,并呈严重上升趋势,是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称性的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常见。同时患者可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心包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有多种自身抗体,未经正确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可反复的发作,迁延多年,最终导致晚期手指、碗、肘、膝、踝等关节变形及功能丧失,手X线片见骨质疏松、关节面破坏及关节腔狭窄。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水肿,炎症,疼痛感将持续几天甚至数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西医副作用大,而中医见效慢,治疗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中医皮下渗透药液。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红花30-60份、槲寄生30-60份、川穹30-60份、当归30-6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过岗龙30-60份,两面针30-6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体为当归50g川穹50g过岗龙50g两面针50g槲寄生50g红花59g。一种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中药制剂,中药制剂包括口服液、外敷液、膏药和中药皮下渗透药液。其中,所述的制剂形式为中药皮下渗透药液。其中,所述的中药皮下渗透药液,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1)取当归、川穹、过岗龙、两面针、槲寄生五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放冷,经水提醇沉后活性炭处理,滤过,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减压,药液备用;2)红花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放冷,经水提醇沉,活性炭处理放冷,静置过夜,重复一次后加3倍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减压,药液备用;3)将步骤1)和2)的备用药液合并,加2倍体积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4)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加表面活性剂,并加1000ml水搅匀,20%氢氧化钠调节PH值5.6至7.0滤过,灌封灭菌既得。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酸80或吐温80。其中,所述的制剂采用皮下注射方法,即直接进行皮下注射。皮下渗透是将现代科学给药技术与传统中医相结合,采用注射或电针疗法,将中医组方制备的皮下渗透药液导入病灶区,立竿见影。槲寄生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能缓解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力,等症状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通经止痛,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祛风止痛,辅助君药增强疗伤止痛之效,为臣药。穿山龙,既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又有活血止痛的作用,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纯天然中药,制备得到中药皮下渗透药液,改变传统中医的给药方式,根据病人病灶情况,将药物直接导入病灶处,通过经络皮下用药,快速分散走局部血尿酸及结晶,使患处血尿酸成为正常值,疼痛症状快速消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为本诊所就诊的病患实施例,在诊断过程中,由于个体病情差异,根据需要在原组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实施例1姚XX,女,58岁,2020.5.8就诊,病人自述,自五年前,前腿部疼痛,发沉,僵硬,腹部活动受限。检查腰3/4,4/5椎两侧有压痛。诊断为腰3/4,4/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采用皮下用药,腰椎推拿复位。配槲寄生10g,两面针10g,红花10g,当归40g,川穹40g,穿山龙40g,药液皮下注射,药渣外敷2020.5.20前腿部疼痛明显缓解,腹部可活动,腰3/4,4/5椎两侧压痛感消失,腿部不在僵硬。改组方两面针6g,当归10g,穿山龙6g,槲寄生6g,皮下用药皮配合药渣外敷,巩固疗效。实施例2岳XX,男,52岁,2018.7.11就诊,病人自述使用海鲜稍许,有痛风发作。右脚不能行走,踝关节红肿。配两面针10g,槲寄生12g,当归14g,川穹10g,穿山龙10g,红花6g,并额外采用威灵仙10g,木瓜12g。共配五服,每日一剂,皮下注射和烤电治疗。2018.7.20经过前期治疗,已能行走,红肿减轻,后续重要口服,药渣外敷,巩固治疗。2018.7.25患者已基本痊愈,注意劳逸结合,少吃海鲜。实施例3黄XX,女,37岁,2019.6.1就诊,病人自述腰疼2年,右侧疼痛明显,受凉疼痛加重。检查,腰椎右侧压痛明显,CT,腰椎4/55/5突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皮下用药,腰椎整复,烤电。配槲寄生10g,两面针10g,红花6g,当归10g,当归6g,穿山龙10g。五服,药渣外敷。2019.6.2治疗一次,症状短暂消失。2019.6.10症状减轻。2019.6.13经治疗,疼痛有所缓解,活动自如,症状基本消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红花30-60份、槲寄生30-60份、川穹30-60份、当归30-6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红花30-60份、槲寄生30-60份、川穹30-60份、当归3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过岗龙30-60份,两面针30-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体为当归50g川穹50g过岗龙50g两面针50g槲寄生50g红花59g。


4.一种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制剂包括口服液、外敷液、膏药和中药皮下渗透药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形式为中药皮下渗透药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中药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清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