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75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包括筒状的采样壳,采样壳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取样口、针鞘腔、针鞘卡口、针芯腔和击发卡口,针鞘腔内和针芯腔内沿二者分布方向分别滑动有与针鞘卡口和击发卡口卡接配合、相邻端部相适配的针鞘座和针芯座;针鞘座和针芯座分别连接有缩小其与取样口间距的两个第一弹性件,以及穿设于取样口的针鞘和针芯;针芯密封穿设于针鞘且凸出采样壳的一端设置有采样凹陷:还包括与针鞘座和针芯座连接的就位机构。该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在上膛时,仅需通过就位机构即可同时带动针鞘座和针芯座移动,使二者分别同时卡入针鞘卡口和击发卡口中,简化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采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环境污染的恶化,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经皮穿刺活检是实体肿瘤早期诊断方面的金标准,具有操作便捷、损伤小、结果可靠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治中。穿刺活检针是进行该检查的必需工具。如公布号为CN10996591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型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包括本体公半体和本体母半体,本体公半体和本体母半体相扣合且内部形成空腔,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顶腔、腔室Ⅰ和腔室Ⅱ,顶腔内设有可滑动的击发器,腔室Ⅰ和腔室Ⅱ中分别设有可滑动的击发构件,腔室Ⅱ中的击发构件上固定有外针,外针内穿设有内针,内针一端与腔室Ⅰ中的击发构件固定连接。该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击发器、内针座、外针座和通孔,实现内针和外针依次自动化穿刺。但是目前临床所用的该类自动活检针取采样机构由同向运动的针鞘和实体针芯组成。实体针芯的前端呈凹槽结构。当击发装置触发后,实体针芯首先刺入组织靶部位,到达锁止位置后停止。针芯周围的组织发生形变并陷入针芯前端的凹槽内。随后,针鞘击发并向前切割陷入凹槽的组织,并将割断的少量组织存储于凹槽内。退针后即可收集凹槽中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这一机构存在某些不足。一是对于某些质地较硬的肿瘤(如纤维瘤),针鞘在前向运动切割过程中难以离断组织,造成空采;二是对于某些较柔软的组织(如脂肪组织),针鞘可能将组织推向远端脱离凹槽,亦可发生空采现象;三是对于同一器官需要反复取样的情况(如前列腺及乳腺穿刺活检),反复切割导致的针管尖端卷刃会造成取样失败,甚至出现出血增加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取样效率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包括筒状的采样壳,所述采样壳沿其长轴方向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取样口、针鞘腔、针鞘卡口、针芯腔和击发卡口;所述针芯腔内沿所述采样壳长轴方向滑动有与所述击发卡口卡接配合的针芯座,所述针鞘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针鞘卡口卡接配合且末端与所述针芯座首端适配的针鞘座;所述针鞘座和所述针芯座分别连接有缩小其与所述取样口间距的两个第一弹性件,以及穿设于所述取样口的针鞘和针芯;所述针芯密封穿设于所述针鞘且凸出所述采样壳的一端设置有采样凹陷,所述针鞘座与所述采样壳之间设置有滑动配合的螺旋导轨和导轨滑块,所述螺旋导轨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采样壳的长轴方向一致。上述技术方案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使用时,首先进行上膛操作,将针鞘腔中的针鞘座向针鞘卡口移动使其卡接于针鞘卡口上,并带动针芯腔中的针芯座向击发卡口移动而后卡接于击发卡口上,完成上膛操作;将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移动至目标位置,使得取样口对准目标组织后,将击发卡口上的针芯座脱离击发卡口,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针芯座带动针芯背对击发卡口移动,使得针芯插入到目标组织中,此时待检组织进入到针芯的采样凹陷中;针芯座移动过程中,与针鞘座接触,由于针芯座和针鞘座相邻的端部适配,使得针鞘座卡接与针鞘卡口的部位发生变形,进而使得针鞘座脱离针鞘卡口,带动针鞘向目标组织移动,最终针鞘套设于针芯的采样凹陷部位,通过针鞘和针芯将采样凹陷中的待检组织包裹起来,与待检组织分离;而后,将活检针远离目标组织,并将针鞘向针鞘卡口靠近移动,使得针芯上的采样凹陷及其内部的待检组织露出,取出待检组织,进而完成整个组织采样操作。由于上述操作过程中,螺旋导轨与导轨滑块滑动配合,使得针鞘座带动针鞘沿螺旋轨迹运动,特别是在击发操作后,针鞘座带动针鞘移动,同时针鞘自身发生转动,避免了针鞘直线运动时,将采样凹陷中的待检组织挤出采样凹陷外导致采样失败;不仅如此,针鞘转动过程中,方便对组织进行切割,使得更多的待检组织留在采样凹陷中,增加了采样量,方便切割质地较硬或者较为柔软的组织,保证采样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了空采。优选的,所述螺旋导轨背对所述取样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条导轨,所述直条导轨沿所述采样壳的长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导轨滑块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击发操作后,导轨滑块首先沿着直条导轨发生位置,使针鞘座和针鞘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保证导轨滑块沿螺旋捣鼓滑动时,针鞘座具有一定的转速,有利于对待检组织的切割,方便待检组织的分离,从而避免空采发生。优选的,所述螺旋导轨为设置于所述采样壳上的螺旋凹陷,所述导轨滑块固定于所述针鞘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减轻该活检针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优选的,所述螺旋导轨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其轴心线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针鞘座的滑动更为平稳,保障击发操作后,针鞘座和针鞘在采样壳长轴方向发生位移的同时,而且螺旋导轨的轴心线进行平稳的转动,提高采样量和采样效率。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针鞘座和所述针芯座连接的就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针鞘座和针芯座上膛时,仅需通过就位机构能够实现针芯座和针鞘座的同时运动,进而带动针芯和针鞘同步运动,进而简化了采样步骤,使得采样操作更简便,有利于提高采样效率。优选的,所述就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针鞘就位壳和针芯就位壳,所述采样壳的一端设置有供针鞘就位壳穿设的就位通孔,所述针鞘就位壳与所述针鞘座连接,所述针芯就位壳和所述针芯座之间设置有限位配合的连接凸起和连接凹陷,所述连接凸起和所述连接凹陷之一设置于所述针芯就位壳上,另一设置于所述针芯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针鞘就位壳和针芯就位壳固定连接,操作针芯就位壳向击发卡口移动,针芯就位壳和针芯座之间通过连接凸起和连接凹陷限位连接后,使得针芯座向击发卡口移动,带动针芯向击发卡口移动,与此同时,与针芯就位壳固定连接的针鞘就位壳穿设于就位通孔中移动,作用于针鞘壳上,通过针鞘壳带动针鞘移动。如此,实现了针鞘和针芯的同步靠近击发卡口的移动,方便完成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的上膛操作。优选的,所述针芯就位壳套设于所述采样壳外且与所述采样壳滑动配合,所述针芯就位壳上设置有供所述针鞘穿设的鞘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上膛操作时,针芯就位壳与采样壳之间保持平稳的滑动连接,同时由于针芯就位壳套设于采样壳外,从而在移动针芯就位壳时,增大了操作人员手部与针芯就位壳的接触面积,减少受力压强,使操作更方便。优选的,所述击发卡口背对所述针芯腔的一侧沿所述采样壳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击发按钮,所述击发按钮与所述击发卡口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击发凹陷,所述击发凹陷与所述针芯座背对所述针鞘座的一端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上膛操作,将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的取样口移动至对准目标组件并靠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包括筒状的采样壳(1),所述采样壳(1)沿其长轴方向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取样口(1-1)、针鞘腔(1-2)、针鞘卡口(1-3)、针芯腔(1-4)和击发卡口(1-5);/n所述针芯腔(1-4)内沿所述采样壳(1)长轴方向滑动有与所述击发卡口(1-5)卡接配合的针芯座(3),所述针鞘腔(1-2)内设置有与所述针鞘卡口(1-3)卡接配合且末端与所述针芯座(3)首端适配的针鞘座(2);/n所述针鞘座(2)和所述针芯座(3)分别连接有缩小其与所述取样口(1-1)间距的两个第一弹性件(4),以及穿设于所述取样口(1-1)的针鞘(5)和针芯(6);所述针芯(6)密封穿设于所述针鞘(5)且凸出所述采样壳(1)的一端设置有采样凹陷(6-1),其特征在于:/n所述针鞘座(2)与所述采样壳(1)之间设置有滑动配合的螺旋导轨(19a)和导轨滑块(18),所述螺旋导轨(19a)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采样壳(1)的长轴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包括筒状的采样壳(1),所述采样壳(1)沿其长轴方向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取样口(1-1)、针鞘腔(1-2)、针鞘卡口(1-3)、针芯腔(1-4)和击发卡口(1-5);
所述针芯腔(1-4)内沿所述采样壳(1)长轴方向滑动有与所述击发卡口(1-5)卡接配合的针芯座(3),所述针鞘腔(1-2)内设置有与所述针鞘卡口(1-3)卡接配合且末端与所述针芯座(3)首端适配的针鞘座(2);
所述针鞘座(2)和所述针芯座(3)分别连接有缩小其与所述取样口(1-1)间距的两个第一弹性件(4),以及穿设于所述取样口(1-1)的针鞘(5)和针芯(6);所述针芯(6)密封穿设于所述针鞘(5)且凸出所述采样壳(1)的一端设置有采样凹陷(6-1),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鞘座(2)与所述采样壳(1)之间设置有滑动配合的螺旋导轨(19a)和导轨滑块(18),所述螺旋导轨(19a)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采样壳(1)的长轴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轨(19a)背对所述取样口(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条导轨(19b),所述直条导轨(19b)沿所述采样壳(1)的长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导轨滑块(18)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轨(19a)为设置于所述采样壳(1)上的螺旋凹陷,所述导轨滑块(18)固定于所述针鞘座(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轨(19a)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其轴心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针鞘座(2)和所述针芯座(3)连接的就位机构;所述就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针鞘就位壳(7)和针芯就位壳(8),所述采样壳(1)的一端设置有供针鞘就位壳(7)穿设的就位通孔(1-6),所述针鞘就位壳(7)与所述针鞘座(2)连接,所述针芯就位壳(8)和所述针芯座(3)之间设置有限位配合的连接凸起(9)和连接凹陷(10),所述连接凸起(9)和所述连接凹陷(10)之一设置于所述针芯就位壳(8)上,另一设置于所述针芯座(3)上;所述针芯就位壳(8)套设于所述采样壳(1)外且与所述采样壳(1)滑动配合,所述针芯就位壳(8)上设置有供所述针鞘(5)穿设的鞘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旋转针鞘切割组织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卡口(1-5)背对所述针芯腔(1-4)的一侧沿所述采样壳(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击发按钮(12),所述击发按钮(12)与所述击发卡口(1-5)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击发凹陷(12-1),所述击发凹陷(12-1)与所述针芯座(3)背对所述针鞘座(2)的一端相适配;所述击发按钮(12)连接有扩大其与所述击发卡口(1-5)间距的第二弹性件(13);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仪杨志伟罗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励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