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60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底架、前驱动桥梁、行走变速箱、无级变速从动轮、后驱分动箱、边减箱、驱动轮、无级变速轮、前万向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后万向传动轴、高低过渡齿箱、联接链轮、后驱动桥梁、导向轮;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构、柴油箱、前端带轮,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轮和无级变速从动轮,所述前端带轮通过无级变速轮、无级变速从动轮与行走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作业系统包括固设于中间传动轴上的拨板,所述后驱分动箱用于四驱和两驱的转换,所述拨板随中间传动轴的传动而转动以用于苞叶排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
本申请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目前我国的自走式收获机的行走系统大都采用前轮驱动,后轮导向的形式。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行驶、作业的时候,使用这种形式的收获机的通过受限,同时降低了玉米的收获效率。为满足不同道路环境下收获机的行驶,有些企业在收割机上安装了四轮驱动装置,但为解决四驱中间传动的空间问题,其选择将还田粉碎机前置或后置。这种布局导致整机动力传动非常复杂、整机结构的稳定性差、茎秆和苞叶的粉碎还田效果差。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一些地质比较疏松的区域同样需要农作物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需要一种能适应上述区域行走作业的四驱型传动机构。玉米收获机由于其工作原理要求,车辆底架下端位于行走变速箱后方位置需要设置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用以粉碎秸秆,其安装位置固定,因此对与将行走变速箱的动力通过轴传动传递到车辆后桥提供了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驱动桥梁和后驱动桥梁,所述前驱动桥梁两端设有边减箱,所述边减箱上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后驱动桥梁两端设有导向轮;所述底架上固定设有行走变速箱,所述行走变速箱前端与前驱动桥梁传动连接,行走变速箱上端传动设有后驱分动箱,所述后驱分动箱后端通过相互连接的前万向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后万向传动轴与设于底后端下侧的高低过渡齿箱传动连接,所述高低过渡齿箱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后万向传动轴、后驱动桥梁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构、柴油箱、前端带轮,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轮和无级变速从动轮,所述前端带轮通过无级变速轮、无级变速从动轮与行走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作业系统包括固设于中间传动轴上的拨板,所述拨板随中间传动轴的传动而转动以用于苞叶排杂。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机构包括发动机和与发动机适配的进排气系统、散热系统、启动机、发电机、齿轮泵。优选地,所述高低过渡齿箱下端通过联结链轮与后驱动桥梁传递动力。优选地,所述无级变速轮和无级变速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优选地,所述无级变速轮包括主动定盘、主动动盘、固定座轴和变速油缸,所述主动动盘滑动设置于固定座轴上且与变速油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定盘固设于固定座轴远离变速油缸的一端,主动定盘和主动动盘的侧壁组合构成第一V型皮带槽。优选地,所述无级变速从动轮包括从动定盘、从动动盘和压紧弹簧,所述从动定盘和从动动盘相对设置且活动连接,压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从动定盘,另一端连接于从动动盘,从动定盘和从动动盘的侧壁两者组合构成第二V型皮带槽,无级变速轮和无级变速从动轮间的传动皮带嵌设于第一V型皮带槽内和第二V型皮带槽内。优选地,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设于驾驶舱内的操纵箱、变速开关和设于底架上的操控架和四驱离合软轴,所述操纵箱上设有操控手杆和操控手柄,所述操控手杆通过四驱离合软轴与后驱分动箱传动连接,所述操控手柄通过操控架组合与行走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变速开关与无级变速轮的变速油缸电气连接。优选地,所述作业系统包括果穗剥皮机、苞叶排杂装置、秸秆粉碎机,所述秸秆粉碎机通过依次铰链连接的粉碎机升降轴管、升降油缸可升降设置于底架中部,所述粉碎机升降轴管设于后万向传动轴下方且后万向传动轴与秸秆粉碎机升降过程无干涉,苞叶在拨板的作用下进入秸秆粉碎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的工作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四驱与两驱切换方法:通过后驱动分箱的结合与分离实现四驱与两驱的切换,具体步骤为:S100:操作人员操作操控箱的操控手杆,通过四驱离合软轴控制后驱分动箱与行走变速箱结合,后驱分动箱动力输出端转动,依次带动前万向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后万向传动轴、高低过渡齿箱、联接链轮20、后驱动桥梁,最终实现导向轮转动,实现四轮驱动;S200:操作人员操作操控箱的操控手杆,通过四驱离合软轴控制后驱分动箱与行走变速箱分离,后驱分动箱动力输出端没有动力输出,行走变速箱只带动边减箱和驱动轮转动,车辆为两驱状态;行走变速流程:S300:发动机机构工作,带动前端带轮转动,将动力传输至行走变速箱输入轴,操作人员操作操控箱的操作手柄,通过操纵架组合控制行走变速箱挂挡行走。优选地,所述步骤S200中,导向轮跟随车辆转动,从而依次带动后驱动桥梁、联接链轮20、高低过渡齿箱、后万向传动轴、中间传动轴,从而带动拨板转动,使拨板在四驱和两驱状态下都能转动以用于苞叶排杂;所述步骤S300中,行走变速流程还包括无级变速操作,其具体步骤为:发动机机构工作,前端带轮转动依次带动无级变速轮、无级变速从动轮、行走变速箱输入轴转动;S301:操作人员将变速开关拨向高速档,变速油缸顶出,带动无级变速轮主动动盘向主动定盘方向滑动,第一V型皮带槽减窄,传动皮带在主动动盘和主动定盘挤压下向外扩张,无级变速轮一端的传动皮带传动直径变大,而在无级变速从动轮一端传动皮带在拉力作用下克服压紧弹簧的张力,从动动盘向原理从动定盘的方向滑动,第二V型皮带槽变宽,无级变速从动轮一端的传动皮带传动直径变小,无级变速轮与无级从动轮的传动比变小,无级变速从动轮转速变大,行走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变大;S302:操作人员将变速开关拨向低速挡,变速油缸回油,无级变速轮的主动动盘不受变速油缸的压力,主动动盘向远离主动定盘方向滑动,第一V型皮带槽减窄变宽,传动皮带向里缩小,无级变速轮一端的传动皮带传动直径变小,同时无级变速从动轮在传动皮带拉力变松的作用下,从动动盘不能克服压紧弹簧的张力从而向从动定盘方向滑动,第二V型皮带槽带槽变窄,无级变速从动轮一端的传动皮带传动直径变大,无级变速轮与无级变速从动轮的传动比变大,无级变速从动轮的转速变小,行走变速箱的转速变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通过后驱分动箱实现了两驱和四驱的灵活调整,能够适应爬坡或泥泞或地质疏松等多种复杂路况下的四轮驱动作业需求,还能实时切换两驱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2)本申请通过设于中间传动轴上的拨板,实现了两驱和四驱状态下,苞叶排杂工作都能正常进行,同时,通过前后万向轴和中间传动轴,解决了四驱中间传动的空间问题,而不影响苞叶排杂机构。(3)本申请通过无级变速轮和无级变速从动轮提高了行走变速的灵活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机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机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为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系统;/n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底架(8),所述底架(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驱动桥梁(9)和后驱动桥梁(21),所述前驱动桥梁(9)两端设有边减箱(13),所述边减箱(13)上连接有驱动轮(14),所述后驱动桥梁(21)两端设有导向轮(22);所述底架(8)上固定设有行走变速箱(10),所述行走变速箱(10)前端与前驱动桥梁(9)传动连接,行走变速箱(10)上端传动设有后驱分动箱(12),所述后驱分动箱(12)后端通过相互连接的前万向传动轴(16)、中间传动轴(17)、后万向传动轴(18)与设于底架(8)后端下侧的高低过渡齿箱(19)传动连接,所述高低过渡齿箱(19)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后万向传动轴(18)、后驱动桥梁(21)传动连接;/n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构(1)、柴油箱(2)、前端带轮(3),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轮(15)和无级变速从动轮(11),所述前端带轮(3)通过无级变速轮(15)、无级变速从动轮(11)与行走变速箱(10)传动连接;所述作业系统包括固设于中间传动轴(17)上的拨板(100),所述拨板(100)随中间传动轴(17)的传动而转动以用于苞叶排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系统;
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底架(8),所述底架(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驱动桥梁(9)和后驱动桥梁(21),所述前驱动桥梁(9)两端设有边减箱(13),所述边减箱(13)上连接有驱动轮(14),所述后驱动桥梁(21)两端设有导向轮(22);所述底架(8)上固定设有行走变速箱(10),所述行走变速箱(10)前端与前驱动桥梁(9)传动连接,行走变速箱(10)上端传动设有后驱分动箱(12),所述后驱分动箱(12)后端通过相互连接的前万向传动轴(16)、中间传动轴(17)、后万向传动轴(18)与设于底架(8)后端下侧的高低过渡齿箱(19)传动连接,所述高低过渡齿箱(19)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后万向传动轴(18)、后驱动桥梁(21)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构(1)、柴油箱(2)、前端带轮(3),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传动连接的无级变速轮(15)和无级变速从动轮(11),所述前端带轮(3)通过无级变速轮(15)、无级变速从动轮(11)与行走变速箱(10)传动连接;所述作业系统包括固设于中间传动轴(17)上的拨板(100),所述拨板(100)随中间传动轴(17)的传动而转动以用于苞叶排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机构(1)包括发动机和与发动机适配的进排气系统、散热系统、启动机、发电机、齿轮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低过渡齿箱(19)下端通过联结链轮(20)与后驱动桥梁(21)传递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轮(15)和无级变速从动轮(11)通过皮带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轮(15)包括主动定盘(151)、主动动盘(152)、固定座轴(153)和变速油缸(154),所述主动动盘(152)滑动设置于固定座轴(153)上且与变速油缸(15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定盘(151)固设于固定座轴(153)远离变速油缸(154)的一端,主动定盘(151)和主动动盘(152)的侧壁组合构成第一V型皮带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从动轮(11)包括从动定盘(111)、从动动盘(112)和压紧弹簧(113),所述从动定盘(111)和从动动盘(112)相对设置且活动连接,压紧弹簧(113)的一端连接于从动定盘(111),另一端连接于从动动盘(112),从动定盘(111)和从动动盘(112)的侧壁两者组合构成第二V型皮带槽,无级变速轮(15)和无级变速从动轮(11)间的传动皮带嵌设于第一V型皮带槽内和第二V型皮带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设于驾驶室(33)内的操纵箱(36)、变速开关和设于底架(8)上的操控架组合(37)和四驱离合软轴(38),所述操纵箱(36)上设有操控手杆(362)和操控手柄(361),所述操控手杆(362)通过四驱离合软轴(38)与后驱分动箱(12)传动连接,所述操控手柄(361)通过操控架组合(37)与行走变速箱(10)传动连接,所述变速开关与无级变速轮(15)的变速油缸(154)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高奎增董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