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23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支架、训练板和曲谱架,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且训练板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收纳结构,且夹持块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垫片,所述训练板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训练鼓面,且训练鼓面的底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训练板的顶端固定有曲谱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将鼓棒按压至防护垫片的中间位置处,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功能产生力能,同时力能通过夹持块传递至防护垫片,而防护垫片可对鼓棒进行夹持在收纳槽的中间位置处,避免了鼓棒使用结束后随意放置出现丢落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收纳夹持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架子鼓
,具体为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社会中,此架子鼓训练装置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此架子鼓训练装置是帮助学习架子鼓的学者在家中训练的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此架子鼓训练装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陷:传统的架子鼓训练装置,使用时有着收纳鼓棒不便的问题,导致此装置日常使用中鼓棒丢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收纳鼓棒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支架、训练板和曲谱架,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且训练板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收纳结构,所述夹持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夹持块、防护垫片和复位弹簧,所述收纳槽在训练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夹持块,且夹持块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垫片,所述训练板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训练鼓面,且训练鼓面的底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训练板的顶端固定有曲谱架。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横截面呈“凹”字形设计,所述夹持块与复位弹簧之间呈弹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内腔、加强层、消音海绵层和软性填充物,所述内腔设置在训练鼓面的底端,所述内腔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加强层,且加强层的底端固定有消音海绵层,所述消音海绵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性填充物。优选的,所述消音海绵层在软性填充物的顶端呈镶嵌设计,所述加强层的横截面呈半弧形设计。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把、外壳、转动片、传动齿轮、旋转齿轮和转动轴,所述外壳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把,且转把的表面均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转齿轮,且旋转齿轮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转动轴。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旋转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延伸至旋转齿轮的外侧并与外壳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架子鼓训练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将鼓棒按压至防护垫片的中间位置处,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功能产生力能,同时力能通过夹持块传递至防护垫片,而防护垫片可对鼓棒进行夹持在收纳槽的中间位置处,避免了鼓棒使用结束后随意放置出现丢落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收纳夹持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2)通过设置的加强层,使训练鼓面的强度增强,同时增加了训练鼓面的使用寿命,随后训练鼓面经过敲击产生声音,而声音通过内腔传递至消音海绵层的内部,通过消音海绵层的自身特性将声音抵消,避免了音量过大影响他人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防护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防护性;(3)通过转动转把,带动了外壳内部的传动齿轮转动,而传动齿轮带动了旋转齿轮旋转,通过旋转齿轮的旋转使固定在转动轴表面的转动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了训练板进行角度调节,增强的人体的使用感受,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调节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降噪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降噪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架;3、训练板;4、夹持收纳结构;401、收纳槽;402、夹持块;403、防护垫片;404、复位弹簧;5、曲谱架;6、训练鼓面;7、防护结构;701、内腔;702、加强层;703、消音海绵层;704、软性填充物;8、调节结构;801、转把;802、外壳;803、转动片;804、传动齿轮;805、旋转齿轮;806、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2、训练板3和曲谱架5,底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调节结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3,且训练板3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收纳结构4,夹持收纳结构4包括收纳槽401、夹持块402、防护垫片403和复位弹簧404,收纳槽401在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收纳槽40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复位弹簧404,复位弹簧404的一侧固定有夹持块402,且夹持块40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垫片403,收纳槽40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设计,夹持块402与复位弹簧404之间呈弹性连接,训练板3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训练鼓面6,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有曲谱架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此装置挪动至合适位置处,架子鼓学者可通过敲击训练鼓面6的表面进行模拟演奏,再利用曲谱架5可将曲谱在表面进行固定供学者观看,训练结束后,将鼓棒按压至防护垫片403的中间位置处,通过复位弹簧404的复位功能产生力能,同时力能通过夹持块402传递至防护垫片403,而防护垫片403可对鼓棒进行夹持在收纳槽401的中间位置处,避免了鼓棒使用结束后随意放置出现丢落的现象;训练鼓面6的底端设置有防护结构7,防护结构7包括内腔701、加强层702、消音海绵层703和软性填充物704,内腔701设置在训练鼓面6的底端,内腔70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加强层702,且加强层702的底端固定有消音海绵层703,消音海绵层7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性填充物704,消音海绵层703在软性填充物704的顶端呈镶嵌设计,加强层702的横截面呈半弧形设计;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通过设置的加强层702,使训练鼓面6的强度增强,同时增加了训练鼓面6的使用寿命,随后训练鼓面6经过敲击产生声音,而声音通过内腔701传递至消音海绵层703的内部,通过消音海绵层703的自身特性将声音抵消,避免了音量过大影响他人的现象;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8,调节结构8包括转把801、外壳802、转动片803、传动齿轮804、旋转齿轮805和转动轴806,外壳802在支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外壳8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把801,且转把801的表面均固定有传动齿轮804,传动齿轮80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转齿轮805,且旋转齿轮80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转动轴806,传动齿轮804与旋转齿轮805之间相互啮合,转动轴806的两侧延伸至旋转齿轮805的外侧并与外壳802相连接;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通过转动转把801,带动了外壳802内部的传动齿轮804转动,而传动齿轮804带动了旋转齿轮805旋转,通过旋转齿轮805的旋转使固定在转动轴806表面的转动片80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了训练板3进行角度调节,增强的人体的使用感受。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2)、训练板(3)和曲谱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8),所述调节结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3),且训练板(3)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收纳结构(4),所述夹持收纳结构(4)包括收纳槽(401)、夹持块(402)、防护垫片(403)和复位弹簧(404),所述收纳槽(401)在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40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复位弹簧(404),所述复位弹簧(404)的一侧固定有夹持块(402),且夹持块(40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垫片(403),所述训练板(3)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训练鼓面(6),且训练鼓面(6)的底端设置有防护结构(7),所述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有曲谱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2)、训练板(3)和曲谱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8),所述调节结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训练板(3),且训练板(3)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收纳结构(4),所述夹持收纳结构(4)包括收纳槽(401)、夹持块(402)、防护垫片(403)和复位弹簧(404),所述收纳槽(401)在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40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复位弹簧(404),所述复位弹簧(404)的一侧固定有夹持块(402),且夹持块(40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垫片(403),所述训练板(3)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训练鼓面(6),且训练鼓面(6)的底端设置有防护结构(7),所述训练板(3)的顶端固定有曲谱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0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设计,所述夹持块(402)与复位弹簧(404)之间呈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子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7)包括内腔(701)、加强层(702)、消音海绵层(703)和软性填充物(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优尼柯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