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1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在承印物上设置有局部增厚层或/和局部降低层等局部高低层;局部高低层的边缘构成触感明显的楞缘台阶;油墨编码层/图文层骑在楞缘台阶上,并在楞缘台阶的拐角区形成墨沿锯齿。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查验真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法复制伪造、查验准确率高、方便公众用手触摸检验楞缘台阶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
本技术属于信息查询类防伪
,具体涉及中国专利“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CN106096971B)”的一种改进技术——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CN106096971B)”,授权了本申请人的一种利用墨沿锯齿进行防伪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往承印物上印刷编码/图文,使编码/图文油墨的边沿随机变形、产生个性化的墨沿锯齿;对所印编码/图文进行放大拍摄,以拍摄取得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和编码信息;将通过放大拍摄所取得的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对应编码信息存储到防伪网络鉴别系统数据库——云端数据库,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来查验真伪。研究显示:造假者通过高清扫描的方法,获取编码或图文的墨沿锯齿图像后,可以通过胶印机等有版印刷工艺,印刷复制出非常逼真的墨沿锯齿,使防伪查验系统的软件识别难度增加,导致查验准确率降低。如何增加墨沿锯齿的复制伪造难度,以提高查验准确率,一直是“墨沿防伪方法及墨沿防伪网络鉴别系统(CN106096971B)”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以增加墨沿锯齿的复制伪造难度、提高查验准确率、方便手指触摸检验。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在承印物上印刷有油墨编码层/图文层,油墨编码层/图文层具有墨沿锯齿;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在承印物上,设置有局部增厚层或/和局部降低层——本技术统称为局部高低层;局部高低层的边缘构成触感明显的楞缘台阶;油墨编码层/图文层(犹如加盖骑缝印章一样)骑在楞缘台阶上,并在楞缘台阶的拐角区(属于油墨难以印到的死角区域)形成墨沿锯齿。可取的是,所述的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其局部高低层的厚度,也即楞缘台阶的高度为0.02mm~0.8mm,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兼顾手摸触感明显的需要,可将楞缘台阶的高度设为0.05mm~0.35mm,最好设为0.1mm~0.2mm。可取的是,所述的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其承印物的表面张力L1与局部高低层的表面张力L2之比值为k=L1/L2,k≥1.2,或1/k≥1.2。为了增加伪造难度,最好设为k≥3,或1/k≥3,以使楞缘台阶上下两边的墨沿锯齿具有更强的个性和唯一性,更具有明显差异。换言之,承印物的表面张力L1与局部高低层的表面张力L2不宜相等或接近。可取的是,所述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其骑在楞缘台阶上的编码层/图文(的墨线)层不间断、不错位。换言之,楞缘台阶上下的编码层/图文(墨线)层是连续的、对齐的。可取的是,为了避免编码层/图文(墨线)层在楞缘台阶拐角区断裂,可将喷头喷墨方向正对着楞缘台阶的拐角区,按照与承印物运动方向成45°~75°角的方向,向楞缘台阶的拐角区喷印编码层/图文层。换言之,不应按照常规喷印方法使喷头与承印物运动方向垂直,而应倾斜,与走纸方向保持45°~75°角。可取的是,局部降低层是用激光雕刻机,在承印物上开凿出来的局部低洼层。可取的是,局部增厚层是加贴在承印物上的局部凸起物,或是印刷在承印物上的局部油墨发泡凸起物。可取的是,所述编码层与图文层合二为一,换言之,将编码层兼做图文层使用。可取的是,所述承印物包括表层和内层;表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离型剂层,离型剂层和表层及内层形成可剥离结构;表层雕刻有局部孔洞,从而形成局部降低层;油墨编码层/图文层的一部分油墨喷印在表层上,另一部分油墨穿过孔洞洒落在内层——局部降低层。这样一来,造假者只能揭起表层,而不能揭起内层,必然将雕刻孔洞里的墨沿锯齿滞留在商品上,导致墨沿特征信息不能被完整回收,从而防止回收造假。可取的是,局部增厚层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适宜的几何图案、图形、符号、文字、点、线、面等。也可将多个(较小尺寸的、例如0.1-5mm宽的)局部高低层排在一起,相邻两个局部高低层的间距小于5mm,最好小于0.5mm。这样一来,手摸楞缘台阶的触感就会更加明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产生如下有益技术效果。其一、无法复制:现行有版印刷工艺,是通过印版将油墨图文层转移到所接触到的承印物上的。因为楞缘台阶两边高低不同,印版无法接触到低处,所以造假者无法将想要伪造的墨沿锯齿用印版转印到低洼处,尤其无法将想要伪造的墨沿锯齿用印版转印到楞缘台阶的拐角(也即死角)处,更无法保证不间断、不错位、无裂缝。如果造假者也采用喷印等无版印刷工艺,则喷到楞缘台阶附近的墨水,必然迅速扩散变形,导致复制伪造的墨沿锯齿与原版不同,这样一来,防伪查验系统软件就很容易识别出来,因而,采用本技术骑缝锯齿防伪方法的产品,具有无法复制的特性。其二、查询准确率高:因为楞缘台阶拐角区的墨沿锯齿无法复制,所以防伪查验系统的软件识别准确率大幅提高。其三、徒手可触摸检验:公众可用手触摸楞缘台阶,明显感知楞缘台阶是否存在,从而徒手确定楞缘台阶的真实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2为图1中A-B位置的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4为图3中C-D位置的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6为图5中E-F位置的一种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可用到的一种尺寸较小的局部高低层排列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用到的一种喷头喷墨方向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承印物、101-表层、102-内层、103-离型剂层、2-编码层、3-局部高低层、301-局部增厚层、302-局部降低层、4-图文层、5-楞缘台阶、501-拐角区、6-墨沿锯齿、7-喷头喷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不干胶易碎纸(纸厚最好为0.15mm)作为承印物1。如图1、图2所示,在16mm宽的二维码形式的编码层2旁边,用发泡油墨印刷一个厚度为0.3mm、长度为12mm、宽度为8mm的矩形局部增厚层301。以在承印物1与局部增厚层301之间,形成一个触感明显的楞缘台阶5。可取的是,局部增厚层301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适宜的几何图案、图形、符号、文字等。也可参照图7,将多个(较小尺寸的)局部增厚层301排列在一起,相邻两个局部增厚层301的间距≤5mm,最好间距≤0.5mm。这样一来,手摸楞缘台阶5的触感就会更加明显。采用喷码机将墨水喷印在承印物1上,使墨水构成所设计的众多线条等图文层4;并使线条等图文层4横贯楞缘台阶5,一端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在承印物上印刷有油墨编码层/图文层,油墨编码层/图文层具有墨沿锯齿;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n在承印物上,设置有局部增厚层或/和局部降低层——统称局部高低层;/n局部高低层的边缘构成触感明显的楞缘台阶;/n油墨编码层/图文层骑在楞缘台阶上,并在楞缘台阶的拐角区形成墨沿锯齿。/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128 CN 2020227976598;20201212 CN 2020229653621.一种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在承印物上印刷有油墨编码层/图文层,油墨编码层/图文层具有墨沿锯齿;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
在承印物上,设置有局部增厚层或/和局部降低层——统称局部高低层;
局部高低层的边缘构成触感明显的楞缘台阶;
油墨编码层/图文层骑在楞缘台阶上,并在楞缘台阶的拐角区形成墨沿锯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楞缘台阶的高度为0.02mm~0.8mm,或为0.05mm~0.35mm,或为0.1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缝锯齿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承印物的表面张力L1与局部高低层的表面张力L2之比值为k=L1/L2,k≥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