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76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申请公开了光学组件及照明装置,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光学组件,第一反射部朝向出光口,用于反射第一透镜内能够径直射至出光口的光线,光学组件的配光路径为从第一入光面射入、依次经过第一出光面、反射斜面的反射后从出光口射出,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部阻断从第一透镜射出且不会经过反射斜面的光线,阻止该部分光线径直从出光口射出,使得所有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均需要依次通过第一出光面、反射斜面而从出光口射出,使得光线经过光学组件的配光后不仅能够以较小地角度出射,还能够被充分混合,进而使得经光学组件出射的光线混色更为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组件及照明装置
本申请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照明装置需要能够出射多彩的光线,为此可以配置RGB光源。通常,可以采用全内反射透镜为RGB光源配光。然而,当具有RGB光源的照明装置需要以较小的角度出射光线时,全内反射透镜不能较好地为RGB光源混光,导致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混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照明装置以较小角度出射光线时,全内反射透镜不能较好地为RGB光源混光导致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混色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及照明装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学组件,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器;所述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第一反射部,所述第一透镜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射器内;所述反射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口和出光口,以及反射斜面,所述反射斜面连接所述入光口和和出光口;所述第一反射部朝向所述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面连接所述安装面和所述第一反射部,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部远离所述反射斜面并用于反射所述第一透镜内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所述光学组件的配光路径为从所述第一入光面射入、依次经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反射斜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光源收容腔,所述光源收容腔由所述第一入光面围设形成,相对所述光源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出光口;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反射器的所述入光口上,所述光源收容腔用于收容光源模组的发光源,所述安装面用于贴向光源模组的光源板。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部上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相交面、且均自所述第一反射部的中心向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边缘延伸,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能够将所述光源收容腔内的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反射回至所述光源收容腔。上述的光学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反射单元以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布,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反射单元绕所述第一透镜的轴线以扇形排布。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源收容腔包括光源开口,所述光源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反射部且包括光源放置位和光线吸收位,所述光线吸收位用于吸收光线、设置于所述光源放置位和所述第一入光面之间;所述第一反射部设置为将所述光源收容腔内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反射回至所述光线吸收位。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线吸收位上设置黑色吸光材料。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罩设所述出光口、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入光面或所述第二出光面上设置有微结构。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微结构以阵列形式排布,所述微结构的结构形式包括半球形、圆台、锥台或锥体。上述的光学组件,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面,所述第一反射部呈圆形,所述第一出光面环绕所述第一反射部,所述出光口呈圆形;和/或沿所述第一透镜的轴向,所述第一入光面呈柱形,和/或,所述第一出光面呈曲面或球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模组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源,所述光学组件为所述发光源配光,所述发光源的出射光均经所述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反射斜面而从所述出光口射出。上述的照明装置,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和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的所述发光源,所述发光源为RGB光源或RGBW光源;所述照明装置中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所述光源模组,所述壳体收容所述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上包括颜色标识,所述颜色标识表征所述光源板上各色光源的位置,至少两个所述光源板上的同色光源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方位上。上述的照明装置,所述颜色标识为所述RGB光源或所述RGBW光源在所述光源板上的焊接引脚。本申请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光学组件,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器,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第一反射部,第一透镜至少部分设置于反射器内,反射器包括入光口、反射斜面和出光口,第一反射部朝向出光口,相对第一出光面,第一反射部远离反射斜面并用于反射第一透镜内能够径直射至出光口的光线,光学组件的配光路径为从第一入光面射入、依次经过第一出光面、反射斜面的反射后从出光口射出,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部阻断从第一透镜射出且不会经过反射斜面的光线,阻止该部分光线径直从出光口射出,使得所有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均需要依次通过第一出光面、反射斜面而从出光口射出,避免光线未经反射器的反射斜面反射而径直从出光口射出,也就是避免光线未经充分混光而从出光口射出,提高了光源光线在光学组件中的混合程度,使得光线经过光学组件的配光后不仅能够以较小地角度出射,还能够被充分混合,进而使得经光学组件出射的光线混色更为均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组件为光源模组配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学组件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透镜的轴向剖视立体图;图4为图1中光学组件的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00-光学组件;10-第一透镜;11-第一入光面;12-第一出光面;13-第一反射部;131-反射单元;1311-第一面;1312-第二面;14-光源收容腔;141-光源开口;1411-光线吸收位;15-安装面;20-反射器;21-反射斜面;22-出光口;23-入光口;30-第二透镜;31-第二入光面;32-第二出光面;200-照明装置;210-壳体;220-光源模组;221-光源板;222-发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中,相背设置包括大致相互背离或完全相互背离;朝向可以是正面朝向,也可以是斜向的朝向,只要不是背向即可;相对设置可以是正向相对,也可以是相互错开地相对设置;自某一处延伸至另一处,可以是指延伸的大致方向,而不是绝对方向;平行可以是绝对的平行,也可以是大致平行,垂直可以是绝对垂直,也可以是大致垂直。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组件100,包括第一透镜10和反射器20,其中,第一透镜10包括第一入光面11、第一出光面12和第一反射部13,第一透镜10至少部分设置于反射器20内。其中,反射器20包括反射斜面21、出光口22和入光口23,入光口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器;所述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第一反射部,所述第一透镜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射器内;所述反射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口和出光口,以及反射斜面,所述反射斜面连接所述入光口和和出光口;所述第一反射部朝向所述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面连接所述安装面和所述第一反射部,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部远离所述反射斜面并用于反射所述第一透镜内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所述光学组件的配光路径为从所述第一入光面射入、依次经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反射斜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器;所述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相背设置的安装面和第一反射部,所述第一透镜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射器内;所述反射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口和出光口,以及反射斜面,所述反射斜面连接所述入光口和和出光口;所述第一反射部朝向所述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面连接所述安装面和所述第一反射部,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部远离所述反射斜面并用于反射所述第一透镜内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所述光学组件的配光路径为从所述第一入光面射入、依次经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反射斜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光源收容腔,所述光源收容腔由所述第一入光面围设形成,相对所述光源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出光口;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反射器的所述入光口上,所述光源收容腔用于收容光源模组的发光源,所述安装面用于贴向光源模组的光源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上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相交面、且均自所述第一反射部的中心向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边缘延伸,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能够将所述光源收容腔内的能够径直射至所述出光口的光线反射回至所述光源收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反射单元以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布,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反射单元绕所述第一透镜的轴线以扇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收容腔包括光源开口,所述光源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反射部且包括光源放置位和光线吸收位,所述光线吸收位用于吸收光线、设置于所述光源放置位和所述第一入光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林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