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7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矩形状的壳体组件、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发光板、控制板、电源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透光板,所述透光板设有与后壳体螺钉连接的凸缘,所述前壳体与凸缘适配且与后壳体螺钉连接,所述后壳体设有与电源组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前壳体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所述前壳体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提供一种结构紧密稳固、使用方便、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
本技术属于LED灯
,尤其涉及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
技术介绍
补光灯一般是用来避免对象正面的光线不足而使用的一种光线补足的工具。补光灯一般都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来制作的,LED靠小电流驱动半导体器件发光,耗电少,稳定性高,发热少散热好;LED补光灯具有运行稳定,发热量低,低能耗,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是现有的LED补光灯的聚光效果不好,随着LED补光灯的功率增加,光线散射也更多,光线利用率也更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密稳固、使用方便、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包括呈矩形状的壳体组件、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发光板、控制板、电源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透光板,所述透光板设有与后壳体螺钉连接的凸缘,所述前壳体与凸缘适配且与后壳体螺钉连接,所述后壳体设有与电源组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前壳体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所述前壳体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组件将发光板、控制板安装固定,通过发光板发出光线实现补光效果,通过控制板控制发光板的亮暗,电源组件通过可拆卸式安装在安装槽上,使拆装电池组件更加方便,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透光板,透光板设置有与后壳体螺钉连接的凸缘,前壳体与凸缘适配且与后壳体螺钉连接,前壳体、透光板均与后壳体通过螺钉固连,保证壳体组件结构的紧密稳固,不易松动,前壳体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前壳体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通过第一聚光挡板、第二聚光挡板对LED补光灯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作用,提高LED补光灯的聚光效果,使LED补光灯使用更加高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壳体的短边侧边缘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壳体的长边侧边缘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座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壳体的短边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前壳体的长边侧边缘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座的高度,通过第一安装座便于第一聚光挡板的拆装,通过第二安装座便于第二聚光挡板的拆装,使LED补光灯的安装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聚光挡板固连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座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聚光挡板固连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铰链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聚光挡板固连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座之间铰链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聚光挡板通过螺钉固连,且铰链连接便于将第一聚光挡板折叠收纳,第二聚光挡板固连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铰链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聚光挡板通过螺钉固连,且铰链连接便于将第二聚光挡板折叠收纳,使LED补光灯使用更加便携,且第二安装座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座的高度,使第一聚光挡板与第二聚光挡板折叠更加有序紧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壳体的周缘设有若干散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壳体的周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通过散热口增加壳体组件内部的空气流通,增加对发光板的散热性能,提高发光板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光板包括第一灯珠、与第一灯珠交替设置的第二灯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板包括第一灯珠、与第一灯珠交替设置的第二灯珠,第一灯珠的色温为3200k,第二灯珠的色温为5600k,通过调节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亮暗实现LED补光灯的整体发出的亮度与色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壳体设有与控制板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源控制按钮、控制第一灯珠亮度的第一旋钮、控制第二灯珠亮度的第二旋钮、以及连接电脑的调节接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壳体设置有与控制板连接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电源控制按钮、控制第一灯珠亮度的第一旋钮、控制第二灯珠亮度的第二旋钮、以及连接电脑的调节接口,通过调节机构便于调节发光板,通过电源控制按钮控制电源的通断,且电源控制按钮具有两档控制,使调节亮度速度更快,通过第一旋钮控制第一灯珠亮度,通过第二旋钮控制第二灯珠亮度,实现对LED补光灯整体发出光线的色温和亮度的调节,通过调节接口连接电脑,使对发光板的调节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壳体的一侧嵌设有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设有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壳体的一侧嵌设置有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设置有螺纹孔,金属连接件与后壳体通过嵌件注塑工艺加工而成,增加螺纹孔的使用寿命,且保证连接时更加稳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聚光挡板、第二聚光挡板增加LED补光灯的聚光性能,提高对光线的利用率,节约资源,通过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使第一聚光挡板和第二聚光挡板便有折叠收纳,使用更加便捷。2、通过第一灯珠、第二灯珠便于调节LED补光灯发出光线的整体色温以及亮度,发光板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灯珠、第二灯珠交替分布,使发出光线更加均匀分布。3、电源控制按钮、第一旋钮、第二旋钮、调节接口均与控制板连接,便于对发光板发出光线的调节,提高调节精度,使调节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LED补光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LED补光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LED补光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发光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壳体组件;11、前壳体;111、第一安装座;112、第二安装座;12、后壳体;121、安装槽;122、散热口;13、透光板;131、凸缘;2、发光板;21、第一灯珠;22、第二灯珠;3、控制板;4、电源组件;5、第一聚光挡板;51、第一连接件;6、第二聚光挡板;61、第二连接件;7、调节机构;71、电源控制按钮;72、第一旋钮;73、第二旋钮;74、调节接口;8、金属连接件;8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通过壳体组件1将发光板2、控制板3安装固定,通过发光板2发出光线实现补光效果,通过控制板3控制发光板2的亮暗,电源组件4通过可拆卸式安装在安装槽121上,使拆装电池组件更加方便,壳体组件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透光板13,透光板13设置有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的凸缘131,前壳体11与凸缘131适配且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前壳体11、透光板13均与后壳体12通过螺钉固连,保证壳体组件1结构的紧密稳固,不易松动,前壳体11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5,前壳体11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6,通过第一聚光挡板5、第二聚光挡板6对LED补光灯发出的光线进行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状的壳体组件(1)、置于壳体组件(1)内的发光板(2)、控制板(3)、电源组件(4),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透光板(13),所述透光板(13)设有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的凸缘(131),所述前壳体(11)与凸缘(131)适配且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所述后壳体(12)设有与电源组件(4)适配的安装槽(121),所述前壳体(11)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5),所述前壳体(11)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状的壳体组件(1)、置于壳体组件(1)内的发光板(2)、控制板(3)、电源组件(4),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透光板(13),所述透光板(13)设有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的凸缘(131),所述前壳体(11)与凸缘(131)适配且与后壳体(12)螺钉连接,所述后壳体(12)设有与电源组件(4)适配的安装槽(121),所述前壳体(11)的短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聚光挡板(5),所述前壳体(11)的长边两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聚光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短边侧边缘设有第一安装座(111),所述前壳体(11)的长边侧边缘设有第二安装座(112),所述第二安装座(112)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座(11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效果好的LED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光挡板(5)固连有第一连接件(51),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笨鸟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