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71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传感探头,所述机体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手控摇柄,所述机体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拿捏板,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均固定有夹持垫,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空心杆,所述夹持垫内部活动连接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内壁粘附有橡胶软垫,所述抵触垫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转杆;该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使抵触垫和橡胶软垫对外部人员的手部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机体在拿捏过程中,发生掉落,也能够有效完成对移动终端的固定作用,便于外部人员进行夹持固定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便携式无人机又为微型无人机,是指尺寸只有手掌大小的飞行器,它将作为士兵可携带的一种战场侦察设备,其潜在的作用包括空中监视、生物战剂探测、目标识别、通信中继,它甚至能探测到大型建筑物和大型设施的内部情况,因此,为士兵增添了“空中之眼”,目前研制的这些无人机系统大都由无人飞行器、地面控制站和发射器组成,在地面指挥小组的控制下来完成作战使命,主要定位在排"师级作战部队使用,也可在空中进行摄像处理。便携式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指定的控制装置对其进行控制处理,但现有的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手部没有较好的夹紧限定机构,导致外部人员在进行拿捏时,容易导致无人机发生掉落,便很容易造成无人机内部电路原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手部没有较好的夹紧限定机构,导致外部人员在进行拿捏时,容易导致无人机发生掉落,便很容易造成无人机内部电路原件受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传感探头,所述机体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手控摇柄,所述机体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拿捏板,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垫,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空心杆,所述夹持垫内部活动连接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内壁粘附有橡胶软垫,所述抵触垫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转杆。优选的,所述滑轮转杆与空心杆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优选的,所述拿捏板内壁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拿捏板内壁开设有供活动板活动的槽口,所述活动板与槽口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槽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抵触弹簧,所述活动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壁粘附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内部开设有供夹持板转动的槽口,且夹持板与活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槽口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槽口内部均开设有供抵触弹簧安装的槽口。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位于空心杆内部,且活动杆与空心杆之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轮转杆与抵触垫之间转动连接,且滑轮转杆与活动杆之间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通过对机体进行拿持时,外部人员可将手部穿过夹持垫内部,手部穿过夹持垫内部过程中,对抵触垫和橡胶软垫进行抵触,抵触过程中,带动抵触垫向上进行移动,抵触垫进行移动过程中,因滑轮转杆处于滑动状态,抵触垫移动时,带动滑轮转杆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活动杆从空心杆内部移动出,移动过程中,便带动内部的连接弹簧发生形变,连接弹簧发生形变时,同时能够产生弹力,从而有效的使抵触垫和橡胶软垫对外部人员的手部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机体在拿捏过程中,发生掉落;对移动终端进行安装放置时,外部人员可通过对夹持板进行转动,将夹持板转动到指定角度后,对活动板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活动块在槽口内部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抵触弹簧发生形变,抵触弹簧发生形变后,对活动板产生抵触力,带动夹持板和缓冲垫对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有效完成对移动终端的固定作用,便于外部人员进行夹持固定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拿捏板内部部分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图1中A区域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体,2、拿捏板,3、传感探头,4、手控摇柄,5、夹持垫,6、抵触垫,7、橡胶软垫,8、滑槽,9、空心杆,10、连接弹簧,11、滑轮转杆,12、活动杆,13、活动块,14、活动板,15、夹持板,16、缓冲垫,17、抵触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拿捏板内部部分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图1中A区域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传感探头3,所述机体1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手控摇柄4,所述机体1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拿捏板2,所述拿捏板2下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垫5,所述拿捏板2下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空心杆9,所述夹持垫5内部活动连接有抵触垫6,所述抵触垫6内壁粘附有橡胶软垫7,所述抵触垫6与滑槽8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转杆11;所述滑轮转杆11与空心杆9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2,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活动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0;对机体1进行拿持时,外部人员可将手部穿过夹持垫5内部,手部穿过夹持垫5内部过程中,对抵触垫6和橡胶软垫7进行抵触,抵触过程中,带动抵触垫6向上进行移动,抵触垫6进行移动过程中,因滑轮转杆11处于滑动状态,抵触垫6移动时,带动滑轮转杆11在滑槽8内部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活动杆12从空心杆9内部移动出,移动过程中,便带动内部的连接弹簧10发生形变,连接弹簧10发生形变时,同时能够产生弹力,从而有效的使抵触垫6和橡胶软垫7对外部人员的手部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机体1在拿捏过程中,发生掉落。所述拿捏板2内壁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拿捏板2内壁开设有供活动板14活动的槽口,所述活动板14与槽口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与槽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抵触弹簧17,所述活动板14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板15,所述夹持板15内壁粘附有缓冲垫16;对移动终端进行安装放置时,外部人员可通过对夹持板15进行转动,将夹持板15转动到指定角度后,对活动板14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活动块13在槽口内部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有效带动抵触弹簧17发生形变,抵触弹簧17发生形变后,对活动板14产生抵触力,带动夹持板15和缓冲垫16对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有效完成对移动终端的固定作用,便于外部人员进行夹持固定处理。所述活动板14内部开设有供夹持板15转动的槽口,且夹持板15与活动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夹持板15能够在活动板14内部进行转动。所述活动块13与槽口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13与槽口内部均开设有供抵触弹簧17安装的槽口;活动块13能够在槽口内部进行移动。所述活动杆12位于空心杆9内部,且活动杆12与空心杆9之间活动连接;空心杆9对活动杆12进行收纳,且活动杆12能够在空心杆9内部进行活动。所述滑轮转杆11与抵触垫6之间转动连接,且滑轮转杆11与活动杆1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传感探头,所述机体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手控摇柄,所述机体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拿捏板,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垫,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空心杆,所述夹持垫内部活动连接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内壁粘附有橡胶软垫,所述抵触垫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转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传感探头,所述机体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手控摇柄,所述机体一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拿捏板,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垫,所述拿捏板下端面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空心杆,所述夹持垫内部活动连接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内壁粘附有橡胶软垫,所述抵触垫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轮转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转杆与空心杆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人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捏板内壁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拿捏板内壁开设有供活动板活动的槽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进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空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