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63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止回阀在阀门开启时存在响动,排放时介质会对管道产生较大的冲击,稳定性较差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其中:阀体设置为直角式结构;阀盖设置于阀体的顶部;阀座设置于阀体内,且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芯和弹簧,弹簧置于阀芯与阀盖之间,且弹簧的一端置于阀芯的内部,阀芯的顶部与阀盖之间设置缓冲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制冷系统止回阀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止回阀在制冷系统中起到限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作用,制冷剂沿入口端进入止回阀并且依靠其自身的压力顶开阀芯而流动,当制冷剂流中断或呈反向流动时,阀门关闭。止回阀多装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中,以防止压缩机停机后冷凝器或储液器内的制冷剂倒流。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止回阀在阀门开启时存在响动,排放时介质会对管道产生较大的冲击,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止回阀在阀门开启时存在响动,排放时介质会对管道产生较大的冲击,稳定性较差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其中:所述阀体设置为直角式结构;所述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芯和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盖之间,且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阀芯的内部,所述阀芯的顶部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缓冲腔。优选地,所述阀芯上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阀芯的底部设置第一密封槽,用于容置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泄压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槽设置为燕尾型或者“V”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沿所述阀座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流道的底部尺寸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流道设置为底部为“V”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阀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用于容置第二密封结构。优选地,还包括吊环和防尘帽,其中:所述吊环连接于所述阀盖的中心处;所述防尘帽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出口端处。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密封结构和第四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第四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的平衡减震型止回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及制冷系统,阀体设置为直角式结构,底部设置为阀体的进口端,侧壁上设置为阀体的出口端,阀盖设置于阀体的顶部,阀座设置于阀体内,且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芯和弹簧,阀芯的顶部与阀盖之间设置缓冲腔;使用时,介质从进口端进入后在阀芯的端面上形成一定的压力,当压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后,阀芯就会被推开,对外输送介质,当阀芯压力消失,或者进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力平衡时,此时无压力差,通过弹簧和阀芯自身重量的作用,阀芯垂直落下,与阀座形成密封面,出口端处的介质不会反流入进口端,达到止回的目的。通过设置缓冲腔,避免介质进入后迅速压缩阀芯内部的弹簧,阀芯迅速上升与阀盖形成冲击,造成异响,通过设置缓冲腔,很好地避免了阀芯端面与阀盖端面撞击产生的声响,在阀门开启时有阻尼功能,具有很好地平衡减震的效果,从而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并且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平衡减震型止回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平衡减震型止回阀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平衡减震型止回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平衡减震型止回阀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11、进口端;12、出口端;2、阀盖;3、阀座;31、流道;32、第二密封槽;4、阀芯;41、排气孔;42、第一密封槽;43、泄压孔;5、弹簧;6、缓冲腔;7、吊环;8、防尘帽;9、螺栓;10、第一密封结构;20、第二密封结构;30、第三密封结构;40、第四密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座3。其中,图3是本实施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阀体1设置为直角式结构,底部设置为阀体1的进口端11,侧壁上设置为阀体1的出口端12,进口端11与出口端12垂直设置;图4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阀盖2设置于阀体1的顶部,本实施例中,阀盖2通过螺栓9安装于阀体1的顶部;阀座3设置于阀体1内,且阀座3的内部设置有阀芯4和弹簧5,弹簧5置于阀芯4与阀盖2之间,且弹簧5的一端置于阀芯4的内部,阀芯4的顶部与阀盖2之间设置缓冲腔6。使用时,介质从进口端11进入后在阀芯4的端面上形成一定的压力,当压力大于弹簧5的作用力后,阀芯4就会被推开,对外输送介质,当阀芯4压力消失,或者进口端11与出口端12的压力平衡时,此时无压力差,通过弹簧5和阀芯4自身重量的作用,阀芯4垂直落下,与阀座3形成密封面,出口端12处的介质不会反流入进口端11,达到止回的目的。通过设置缓冲腔6,避免介质进入后迅速压缩阀芯4内部的弹簧5,阀芯4迅速上升与阀盖2形成冲击,造成异响,通过设置缓冲腔6,很好地避免了阀芯4端面与阀盖2端面撞击产生的声响,在阀门开启时有阻尼功能,具有很好地平衡减震的效果,从而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并且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5是本实施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阀芯4上设置排气孔41,排气孔41与缓冲腔6连通设置,用于使缓冲腔内的介质缓慢地从小孔排出,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阀芯4的底部设置第一密封槽42,用于容置第一密封结构10,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10采用“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阀芯4和阀座3,第一密封槽42的内侧壁上设有泄压孔43,避免使用时制冷剂膨胀造成第一密封结构10脱落,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密封槽42设置为燕尾型或者“V”型结构,用于卡入固定第一密封结构10,形成有效密封,通过设置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其中:/n所述阀体设置为直角式结构;/n所述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顶部;/n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芯和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盖之间,且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阀芯的内部,所述阀芯的顶部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缓冲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其中:
所述阀体设置为直角式结构;
所述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顶部;
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芯和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盖之间,且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阀芯的内部,所述阀芯的顶部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底部设置第一密封槽,用于容置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设置为燕尾型或者“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平衡减震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达石良丁焕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永达制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