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63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固定部分设有进水通道;旋转部分可相对固定部分转动,且其设有两个分水通道和一个出水面,所述出水面设有两组出水口,两组出水口与两个分水通道一一对应的接通,转动旋转部分以使分水通道切换接通进水通道进而使对应的出水口切换出水。由于出水口均设置在同一出水面上,在旋转切换的出水装置中,可将出水装置长度设计的更短,外观会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装置,尤其是包含漱口水的出水装置,其普通起泡水出水口与漱口水出水口为沿着出水装置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切换时仅其中一个出水口出水。该种出水装置出水口的布局,会造成出水装置长度需设计的更长,且外形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水装置,它包括:固定部分,其设有进水通道;及旋转部分,其可相对固定部分转动,且其设有一个出水面,所述出水面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该旋转部分还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转动旋转部分以使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切换接通进水通道进而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切换出水;且,当第一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下,且第一出水口朝下出水;当第二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上,且第二出水口朝上出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面之中心处设有与第二分水通道相连通且中空的出水柱,该出水柱末端为所述的第二出水口;所述出水面之出水柱外周形成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置有起泡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分水通道内设置有限流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位于进水通道内且其包括中空的密封座、弹性件和密封垫,所述弹性件夹置在密封座和密封垫之间,且密封垫设有进水通道出口,第一分水通道进口与第二分水通道进口可与进水通道出口切换接通。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夹置在密封座和进水通道内壁之间。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出水口均设置在同一出水面上,在旋转切换的出水装置中,可将出水装置长度设计的更短,外观会更加美观。且,当第一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下且第一出水口朝下出水,当第二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上且第二出水口朝上出水,实际使用时,第一出水口出水可以为普通的出水形式如起泡水、花洒水等,第二出水口可以为漱口水,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装置的剖视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装置的剖视图,此时第一出水口出水。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出水装置的剖视图,此时第二出水口出水。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座的结构图。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密封垫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请查阅图1至图6,一种出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它包括固定部分10和旋转部分20。所述固定部分10设有进水通道11。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分10包括进水接头12和与进水接头12相固接的连接座13,进水通道11贯通进水接头12和连接座13。该出水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位于进水通道11内且其包括中空的密封座14、弹性件15和密封垫16,所述弹性件15夹置在密封座14和密封垫16之间,且密封垫16设有进水通道出口17,第一分水通道进口与第二分水通道进口可与进水通道出口17切换接通。且,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18,该密封圈18夹置在密封座14和进水通道11内壁之间。该密封组件在周向上与固定部分10为相对固定,密封垫16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可在进水通道11的进水方向上调整位置。所述旋转部分20可相对固定部分11转动,且其设有两个分水通道和一个出水面21,所述出水面21设有两组出水口,每组出水口与分水通道一一对应的接通,转动旋转部分20以使分水通道切换接通进水通道11进而使对应的出水口切换出水。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22和第二出水口23,所述分水通道包括分别与第一出水口22、第二出水口23相连通的第一分水通道24和第二分水通道25,当第一分水通道24与进水通道11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21朝下且第一出水口22朝下出水,当第二分水通道25与进水通道11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21朝上且第二出水口23朝上出水。且,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一分水通道与第二分水通道上下间隔布置,只需将旋转部分旋转180度即可进行出水切换。如图2所示,旋转部分20包括旋转壳体201、分水座202和分水体203,旋转壳体201转动套接在连接座13右端外周,所述分水座202与分水体203相固接且均位于旋转壳体201内并均可与旋转壳体201同步转动,第一分水通道24和第二分水通道25均从分水座202延伸至分水体203,且分水座202左端面设有与第一分水通道入口204和第二分水通道入口205,分水座202左端伸入连接座13内且与密封垫16相靠抵配合。且,旋转壳体201设有侧开口206,所述分水体203设有所述的出水面21,该出水面21与旋转壳体201的侧开口206相对应。具体的,所述出水面21之中心处设有与第二分水通道25相连通且中空的出水柱207,且该出水柱207伸出出水面21外,该出水柱207末端为所述的第二出水口23;且在出水柱207外周形成所述的第一出水口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22处设置有起泡器30,起泡器30通过压盖31安装在第一出水口22处。为了与出水柱207结构相匹配,该起泡器30中心设有让位腔体32,所述出水柱207伸入让位腔体32内且二者末端面相齐平。如图1所示,出水柱207与让位腔体32均伸出旋转壳体201的侧开口206;根据需要,出水柱207与让位腔体32末端可与旋转壳体201的侧开口206相齐平,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水通道25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固定部分,其设有进水通道;及/n旋转部分,其可相对固定部分转动,且其设有一个出水面,所述出水面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该旋转部分还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转动旋转部分以使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切换接通进水通道进而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切换出水;/n且,当第一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下,且第一出水口朝下出水;当第二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上,且第二出水口朝上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固定部分,其设有进水通道;及
旋转部分,其可相对固定部分转动,且其设有一个出水面,所述出水面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该旋转部分还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转动旋转部分以使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切换接通进水通道进而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切换出水;
且,当第一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下,且第一出水口朝下出水;当第二分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接通时,所述出水面朝上,且第二出水口朝上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之中心处设有与第二分水通道相连通且中空的出水柱,该出水柱末端为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冬郭小飞张江城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