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610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导向座、夹持座和有丝杆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且轴承座本体的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导向座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于夹持座的内侧外壁,且夹持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夹持座内部螺纹杆的外壁套设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顶端,并且连接块的顶端贯穿设置于夹持座的上表面。该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通过轴承座本体左右两侧夹持座带动轴承座进行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导向座内部的限位孔对轴承座本体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轴承座本体能够适应更长丝杆的同时增加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
本技术轴承座涉及
,具体为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丝杆一般指代滚珠丝杆,通常是工具机械以及紧密机械上最常见的传动工件,主要是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同时丝杆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设置稳定结构以保障丝杆工作转动的稳定性,这就需要使用的丝杆配套的轴承座。然而现有的丝杆轴承座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时通过固定设置的轴承座将丝杆的端部进行固定限位,轴承座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承圈,以保障丝杆的稳定转动,现有的丝杆轴承座在使用过程中,用于是限位固定且无法进行移动,使得不同长度的丝杆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让轴承座与丝杆设置为最适合的位置以保障丝杆的稳定性,这就使得丝杆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因转速以及长度的改变导致加重震动的情况,需要对不同长度的丝杆更换轴承座以及基座,增加不必要的支出。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丝杆轴承座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1)、导向座(5)、夹持座(9)和有丝杆本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2),且轴承座本体(1)的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3),并且轴承座本体(1)的上方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轴承本体(4),所述限位滑块(2)贯穿社设置于导向座(5)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导向座(5)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6),并且导向座(5)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孔(7),而且导向座(5)的顶端中心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转杆(8),同时转杆(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导向座(5)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于夹持座(9)的内侧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1)、导向座(5)、夹持座(9)和有丝杆本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2),且轴承座本体(1)的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3),并且轴承座本体(1)的上方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轴承本体(4),所述限位滑块(2)贯穿社设置于导向座(5)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导向座(5)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6),并且导向座(5)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孔(7),而且导向座(5)的顶端中心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转杆(8),同时转杆(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导向座(5)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于夹持座(9)的内侧外壁,且夹持座(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0),并且夹持座(9)右端外部螺纹杆(10)的端部啮合连接于传动皮带(11)的顶部,而且传动皮带(11)的顶部啮合连接转杆(8)的外壁左右两侧,所述夹持座(9)内部螺纹杆(10)的外壁套设有导向滑块(12),且导向滑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13)的顶端,并且连接块(13)的顶端贯穿设置于夹持座(9)的上表面,而且连接块(13)的顶端左侧外壁固定连接于轴承座本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同时轴承座本体(1)内部轴承本体(4)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本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尾端轴承座的改进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顺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