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平军专利>正文

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5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和与悬挂组件端部相连的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包括与悬挂组件固定连接的支架主体,用于对风扇主体其支撑定位作用;和与支架主体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以及与出风组件相配合的风扇组件,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实现对出风口方向的调节。悬挂组件为柔性连接件,支架主体包括用于收纳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收纳部位,可通过磁吸组件闭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风组件采用轴向固定径向活动的结构,使得出风组件可在圆周径向方向旋转,从而调节出风口方向。具有出风方向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法便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风扇的应用极其广泛,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自身舒适度的关注,便携式风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目前便携式风扇大多为手持的,使用和存放都不方便,长时间手持也会使手部劳累。为此,人们又设计了挂脖风扇,将风扇悬挂于使用者脖子上使用,使出风口对准使用者脖子或面部等部位,以实现便利式吹风散热的作用。由于不同使用者在不同使用场景对风扇的吹风部位需求不同,因此对风扇出风口可调性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挂脖风扇还存在出风口的可调性较弱,出风方向的调节不够灵活等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和与所述悬挂组件端部相连的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包括与所述悬挂组件固定连接的支架主体,用于对风扇主体其支撑定位作用;和与所述支架主体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实现对出风口方向的调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和与所述悬挂组件相连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与所述悬挂组件相连的支架主体、与所述支架主体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以及与所述出风组件相配合的风扇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口,用于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导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涡轮风扇,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的外周,所述导风口与所述涡轮风扇的出风方向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可旋转连接结构为阻尼旋转连接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组件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用于套设所述连接轴的轴孔,以使所述风扇组件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风扇组件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风扇组件同步旋转,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组件为设有出风口的壳体,所述风扇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边缘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边缘可旋转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风扇组件相对的进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挂组件为柔性连接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端部连接的连接端口和用于收纳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收纳部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脖风扇包括至少两组分别连接于所述柔性连接件端部的风扇主体,两组所述风扇主体的支架主体能够闭合连接为一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主体的收纳部位设有磁吸组件,用于将两组所述支架主体的收纳部位磁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和与悬挂组件端部相连的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包括与悬挂组件固定连接的支架主体,用于对风扇主体其支撑定位作用;和与支架主体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以及与出风组件相配合的风扇组件,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实现对出风口方向的调节。当悬挂组件悬挂于使用者脖子上时,由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于其端部,因此风扇主体相对使用者脖子的位置基本可保持固定,此时采用轴向固定径向活动的旋转结构,使得出风组件可在圆周径向方向相对支架主体旋转,从而实现对出风口方向的调节,能够将出风口方向调至使用者的不同部位。具有出风方向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法便利的优点,优化了通过调节软杆来改变风向的复杂操作。2.本技术提供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出风组件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可旋转连接结构为阻尼旋转连接结构。通过在出风组件与支架主体旋转连接处设置若干凸点形成档位阻尼,提高出风口方向的可调性和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土1中出风组件和风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悬挂组件;20-支架主体;21-连接端口;22-轴孔;23-进风口;30-出风组件;31-出风口;32-导风组件;40-风扇组件;41-连接轴;50-控制开关;60-电源插口;70-磁吸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10和与所述悬挂组件10端部相连的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可为一组设置于环状悬挂组件10一端的风扇主体,将环状悬挂组件10悬挂于使用者脖子上,使风扇主体正对使用者脖颈中间部位。风扇主体也可为在悬挂组件10两端对称设置的两组风扇主体。悬挂组件10以类似U型结构悬挂于使用者的脖子上,使得两组风扇主体分别位于使用者脖颈两侧。具体组成结构如下:请参阅图4和5所示,所述风扇主体包括与所述悬挂组件10相连的支架主体20、与所述支架主体20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30以及与所述出风组件30相配合的风扇组件40。所述支架主体20上优选设有与所述风扇组件40相对的进风口23。所述出风组件30包括出风口31,用于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30以调节所述出风口31的方向。支架主体20与悬挂组件10固定连接,对风扇主体起支撑和定位作用,当悬挂组件10悬挂于使用者脖子上时,由于支架主体20固定连接于其端部,因此风扇主体相对使用者脖子的位置基本可保持固定,此时采用轴向固定径向活动的旋转结构,使得出风组件30可在圆周径向方向相对支架主体20旋转,从而实现对出风口31方向的调节,能够将出风口方向21调至使用者的不同部位。具有出风方向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法便利的优点。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组件30还包括导风组件32,所述导风组件32设有与所述出风口31相对的导风口。出风组件30旋转时,出风口31与导风组件32同时旋转,有助于将风力定向集中送出,提高吹风散热效果。此时,风扇组件40可与出风组件30为非接触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10)和与所述悬挂组件(10)相连的风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与所述悬挂组件(10)相连的支架主体(20)、与所述支架主体(20)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30)以及与所述出风组件(30)相配合的风扇组件(40);所述出风组件(30)包括出风口(31),用于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30)以调节所述出风口(31)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包括悬挂组件(10)和与所述悬挂组件(10)相连的风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与所述悬挂组件(10)相连的支架主体(20)、与所述支架主体(20)可旋转连接的出风组件(30)以及与所述出风组件(30)相配合的风扇组件(40);所述出风组件(30)包括出风口(31),用于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组件(30)以调节所述出风口(31)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30)还包括导风组件(32),所述导风组件(32)设有与所述出风口(31)相对的导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40)包括涡轮风扇,所述导风组件(32)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的外周,所述导风口与所述涡轮风扇的出风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30)与所述支架主体(20)的可旋转连接结构为阻尼旋转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出风方向可调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40)设有连接轴(41),所述支架主体(20)上设有用于套设所述连接轴(41)的轴孔(22),以使所述风扇组件(40)与支架主体(2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军
申请(专利权)人:孙平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